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砥礪奮進的五年】升級農網“電”亮農民新生活

2017年06月03日15:42    來源:河南日報

原標題:升級農網“電”亮農民新生活

5月31日,鄧州市白牛鎮干渠村,個體養雞戶梅瑞虎正往粉碎機裡填放玉蜀黍,“電壓老得勁,機器轉得歡,飼料可著勁喂呢”。

走進雞舍,幾乎聞不到異味,地面干淨整潔,碩大的風機呼呼地轉著。“這裡的撿蛋、喂食、清糞,都採用智能化操作。”梅瑞虎告訴記者,今年不僅養雞規模從3000隻擴大到1.2萬隻,還新上了一套智能化養殖設備,將雞和糞便分開,雞籠底下是鐵絲網,糞便透過鐵絲網掉到自動刮板上,再通過傳輸帶傳送到室外。

無論是打料、控溫,還是運行自動化設備,都離不開充足的電力供應。養豬戶辛聞濤對此深有感觸,“以前電壓低的時候,白天用電的人多,我都是后半夜起來用粉碎機打飼料,或者將原料拉到鎮上去加工,費時費力。”辛聞濤說,“現在村裡改造了電網,電壓高了,豬舍打飼料、換氣、供水、除糞都是用電,節約了人力,降低了成本。”

干渠村下轄8個自然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8戶59人。過去村裡隻有2台變壓器,一到刮風下雨就停電,逢冬夏兩季用電高峰,空調還轉不動,村民們多有抱怨。

鄧州市供電公司總經理代鑫波介紹,2016年,電力部門對該村進行電網升級改造,投入資金130余萬元,增容改造5台變壓器。電網改造后,干渠村電壓質量和供電可靠性顯著提高,村民們不僅冷熱都不怕了,還有更多人依托充足的電量發展養殖業、種植業,並帶動群眾脫貧增收。

在村民辛澤章的百畝特色農業種植園裡,綠油油的皇冠梨、石榴、葡萄、獼猴桃等果樹長勢喜人,樹下一條條水管噴著水花,在陽光下格外耀眼。“機井通電前,到了旱天沒水,隻能望天收。現在,電已經通到了田間地頭,澆水很方便。”辛澤章指著地頭的電線杆欣喜地說。

機井通電解決了抗旱澆地對勞動力的捆綁,刷電卡、控制開關就能出水,老人小孩都可以操作,且有力保障了糧食的穩產高產。目前,干渠村糧食畝產量提高100公斤以上,村裡新增養殖大戶9戶,特色種植戶17戶,戶均增收500元以上。這是經過農網改造以后,農民生產生活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

我省是農業大省、人口大省,農村電網承擔著全省90%的覆蓋面積、80%的用電人口和70%經濟總量的供電任務。近年來持續加大農網投入后,我省農網薄弱局面正在加快扭轉,農網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不斷改善。更多群眾享受到了優質、便捷、高效的供電服務,用上了“放心電、舒心電”﹔農村電氣化進程加快,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

2017年,省委、省政府將“加快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列為十件重點民生實事之一。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計劃投資128億元,完成1900個中心村(小城鎮)電網改造升級、3900個貧困村通動力電,實現13萬眼機井通電﹔完成38個縣電網脫貧改造任務﹔消除39個鄉無變電站問題。屆時,百姓用電保障能力將再上一個台階,農網改造后村庄的10千伏戶均容量將達到1.5千伏安以上,每個自然村都通動力電,直接受益群眾達1160萬人。(記者 宋敏)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