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河北高鐵營運裡程5年增3倍  “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邁進1小時交通圈

2017年05月27日10:18    來源:河北日報數字報

原標題:河北高鐵營運裡程5年增3倍 “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邁進1小時交通圈

51分鐘,滄州天瑞星光熱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靜從北京南到達滄州西﹔10分鐘,從滄州西到單位。5月22日9時許,家住北京的王靜在200多公裡外的滄州開始新一周工作。

“4年多,我已習慣‘鐘擺’式生活。”經常乘坐的G111車廂裡,王靜時常能看到熟面孔。每一天,僅在河北各站點,就有近10萬人搭乘高鐵,開始他們的城際穿越。

延伸的高鐵,讓這樣的“雙城記”越來越成為常態。2012年12月,京石、石武客運專線開通﹔2013年12月,津秦高鐵開通﹔2015年12月,津保鐵路開通……省發改委鐵路辦綜合處方艷平說,2011年底,我省高鐵營運裡程僅為249公裡,而到了2016年底達到1020公裡,5年增長了3倍。

從石家庄出發,半小時到保定、邢台、邯鄲,1小時達北京、天津。以北京為中心,覆蓋1億多人口的1小時交通圈、生活圈初步形成。

京津工作,河北居住﹔京津安家,河北工作——高鐵帶來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78.4%和77.6%—— 5月25日20時百度遷徙指數顯示,保定遷出遷入指數第一熱門城市是北京。其人流活躍指數堪比蘇州之於上海。密織的高鐵網絡,讓京津冀成為全國遷徙熱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為滿足潮汐通勤需求,北京鐵路局先后增開石家庄、定州東、保定東至北京西,秦皇島、唐山、滄州西至北京南的高鐵列車。開行環繞北京、天津、石家庄的早晚市域高鐵列車,實現“早進京津石、當晚可回家”。

300公裡時速,也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動能。

方艷平說:“高鐵讓擁有土地等資源優勢的河北,和正欲擴張的京津企業間,仿佛隻隔個‘五環’。”

2012年,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共同投資組建的天瑞星光熱技術有限公司在滄州設立子公司,總投資16億元。

高鐵拉來資本,也帶來技術。大批研發人員和王靜一起隨高鐵往復,他們研發的高溫太陽能集熱管很快推向市場,一舉打破德國壟斷。

最微小的經濟“細胞”,也因高鐵的到來綻放新活力。

“津保鐵路開通后,客戶到訪次數多了,訂單也多了。”保定白溝新城箱包商戶辛雄說。

首條跨省軌道交通線平谷線開工,連接北京新機場和雄安新區的京霸鐵路開工,石濟、京沈、京張等6條高鐵也在加快建設。

更多“王靜”們開始加入到這支疾速、龐大的城際通勤隊伍中。裹挾資本、技術、信息,穿行於“軌道上的京津冀”。

“高鐵公交化、區域經濟融合化將愈加明顯。”方艷平說,根據規劃,京津冀將建24條城際鐵路,長度約3457公裡。

(責編:黃瑾、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