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古有“鎏金銅蠶” 今有致富“金蠶”

2017年05月25日10:54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古有“鎏金銅蠶” 今有致富“金蠶”

  進入5月份,在五愛村的房前屋后、田間地頭,都可以看到葉子長到手掌大的桑樹。桑葉正好,蠶寶寶可以大快朵頤了。

  池河鎮是桑蠶養殖大鎮,也是國家一級文物西漢“鎏金銅蠶”的出土地。古老的蠶桑產業在這裡被勤勞的人民傳承下來,變成了當地百姓脫貧致富的法寶。

  5月4日,五愛村婦委會主任胡澤秀在村委會為大家發放蠶種。村民們圍著她,熱熱鬧鬧地聊著1個月后的春蠶收成。胡澤秀告訴記者,這些蠶種是石泉縣蠶種廠培育的,按照蠶種補貼政策,每張蠶種由政府補貼30元,村民自己花30元。“這裡的村民幾乎家家都養蠶,一張蠶種大概能出80斤至120斤的蠶繭。春蠶緊俏,在市場上可以賣到20多元一斤。”胡澤秀說,這樣算來,一張蠶種就能有1000多元的純收入。“為了帶動貧困戶養蠶,除了可以免費領取蠶種,政府還給養蠶的貧困戶每張蠶種200元的獎補。”

  據了解,除了蠶種補貼和獎補,政府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勵農戶發展蠶桑產業,包括新建標准蠶室70平方米及以上、經驗收合格的按每平方米50元予以獎補﹔新搭建固定養蠶台80平方米及以上、經驗收合格按每戶1000元予以獎補等。

  胡澤秀發給村民的蠶種隻有小米大。5天后,記者在村民黃楊芬家的蠶台看到,5毫米大的小蠶已經在慢慢蠕動著吃桑葉了。“我今年養了一張蠶。這個階段的蠶寶寶一天喂一次桑葉就夠了。”黃楊芬說,“蠶寶寶現在還小,要把採回來的新鮮桑葉切碎喂給它們”。她把蠶台用塑料布仔細地包裹起來,還在蠶箕子下面墊上了一條小棉被,“山裡早晚溫差大,要保持好溫度”。

  “小蠶養好一半收。”小蠶孵化出的最初10天最需要精心照料,濕度、溫度都必須保持在恆定狀態。村民們有的像黃楊芬這樣自己孵化蠶種,有的選擇池河鎮明星村的“小蠶共育室”代為孵化。這個聞名十裡八鄉的“小蠶共育室”,由明星村的養蠶大戶賴真彩擔任共育員,她說,“共育室就是小蠶的幼兒園,我們負責把它們養到10天大,村民再把小蠶領回家自己養,每張蠶種隻需付給共育室60元的費用”。

  “村民們不用擔心蠶繭的銷路,石泉縣有好幾個繅絲廠、家紡廠,到了春蠶成繭的時候都會來村裡收購蠶繭。為了保護蠶農收益,政府還制定了保護價,春蠶不能低於20元。”賴真彩說,池河鎮專門成立了蠶桑產業服務隊,為蠶農們提供免費的技術指導,這裡95%的村民都掌握了科學的養蠶技術。“我們這裡1年可以養6批次蠶。隻要人勤快,養蠶技術得當,一年隻養蠶一項的收入就能脫貧。”賴真彩說。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