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刊授黨校》

“絲綢之路”一詞的由來

趙磊

2017年05月23日10:2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帶一路”倡議既要維護中國文化安全,又要實現中華文明再造。文化安全之於國家安全的意義,在於文化安全本質上是國家利益的根本價值支柱。文化安全是國家利益的重要內容,表現在國家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特定的文化滋養,國家在處理對外關系時要考慮文化安全。

“絲綢之路”最初指西漢張騫、東漢班超出使西域時開辟出來的通道,因為絲綢為商道上的大宗商品而得名。后來,這一概念成為古代中國對外交流通道的統稱。“絲綢之路”在中國家喻戶曉,但“絲綢之路”這個詞是130多年前一個德國人的“發明”,他的名字叫費迪南·馮·李希霍芬。

隨著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的失敗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長期閉關鎖國的中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中國近代史就此發端。1854年,日本也被迫打開國門,與美國簽訂貿易協議。亞洲格局發生重大變動。

當時的普魯士政府坐不住了。他們於1860年派出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外交使團前往東亞,意欲與中國、日本、泰國等建立外交關系,締結商約。這個配備了三艘軍艦的外交使團實際上混雜著帝國賦予的外交和經濟表象之外的各種使命,其中一項即是效仿英國成例,在中國獲得一塊類似香港的商港和海軍錨地。使團中,一位年僅27歲的地理學者費迪南·馮·李希霍芬,接受了秘密勘測選址的任務。

李希霍芬於1833年在卡爾斯魯厄出生。自幼就對地質學著迷的他畢業於柏林大學的地質學專業。大學畢業后,他渴望前往他認為極富探索價值的東亞。1861年9月,李希霍芬等人乘坐一艘軍艦到中國台灣、菲律賓、蘇門答臘和爪哇進行考察。這一趟東方異國之旅,讓眼界大開的李希霍芬萌發了對中國大陸的強烈興趣。1862年,做好了充分准備的李希霍芬試圖由南亞迂回進入中國大陸,可原先承諾資助他的漢堡銀行家突然變卦毀約,他不得不臨時改變計劃,乘船橫穿太平洋到了北美。1862—1868年間,李希霍芬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從事地理學考察、研究,加利福尼亞的銀行家們慧眼識珠,表示願意資助這個普魯士人開展一項旨在發現商業機會的對華考察活動。

按照約定,由加利福尼亞銀行資助李希霍芬的中國之行。從上海登岸后,上海歐美商會將給他提供旅華4年的經費,條件是:他必須把從考察地區獲取的地理和地質資料,以及物產、人口、交通、風土人情等社會經濟概況,用英文及時向商會作專題報告。

1868年9月,李希霍芬經日本來到中國,開始了他的中國之旅。之前在去往北京總理衙門領取護照時,他遵照朋友的建議,有意將其姓氏的中譯由最初的“栗”改為“李”,以跟清政府重臣李鴻章同姓,希望能借此增加親和力,抬高自己的身份,降低風險,其實李希霍芬一句中文也不會講。1868—1872年間,李希霍芬對大清帝國內地18個行省中的13個進行了地理、地質考察。

1873年,李希霍芬回國,先后出任柏林國際地理學會會長、柏林大學校長、波恩大學地質學教授、萊比錫大學地理學教授等。他后半生用大部分精力撰寫了一部5卷的鴻篇巨制:《中國——親身旅行和據此所作研究的成果》。正是在1877年出版的《中國》第一卷中,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絲綢之路”的概念,並在地圖上進行了標注。這一術語后來被廣泛採納,甚至成為古代中國強盛的代名詞。

《刊授黨校》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