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今日浙江

敢叫舊貌換新顏——浙江深入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綜述

記者 吳堅

2017年05月23日15:4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美麗城鎮風姿綽麗、美麗鄉村星羅棋布。

行走浙江大地,如同穿梭在一幅幅風景畫中:遠處青山蜿蜒連綿,蒼翠欲滴﹔公路兩旁植被葳蕤繁茂,屋舍儼然﹔河道水質清澈,魚蝦細石盡收眼底。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踐行“兩山”重要思想,打出打好以“拆治歸”為基本招法的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重拳出擊治環境,重典治污修生態,深入推進城鄉環境綜合大整治,一個如詩如畫、賞心悅目的“美麗浙江”,正一步步向我們走來。

絕不把污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

德清縣鐘管鎮蠡山村,坐擁綠水青山。村內的劉家橋港碧水潺潺,兩岸植被繁茂、桃花含苞待放,河面上的古橋與岸邊的涼亭交相輝映,盡顯江南水鄉風貌。

得益於治水之后良好的生態環境,一個總投資5.8億元的“水樣年華”古婚俗文化園項目落戶於此,將於2018年建成啟用。目前蠡山村正在創建AAA景區,並通過該項目帶動周邊村庄發展。

隨著“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麗鄉村”等工作的深入推進,浙江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3年前,浦陽江畔打響治水第一槍,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決策部署落地生根,浙江開啟以水環境治理倒逼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征程。

這一創新實踐,探索的是一個事關中國轉型發展的重要命題: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GDP,走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綠色發展之路。

浙江立下治水軍令狀:3年(2014—2016年)解決突出問題,明顯見效﹔5年(2014—2018年)基本解決問題,全面改觀﹔7年(2014—2020年)基本不出問題,實現質變。

這是一段艱苦卓絕、氣壯山河的歷程。

2014年至2015年,浙江全面開展“清三河”,消滅垃圾河6500公裡,整治黑河臭河5100公裡﹔2016年,大力推進清淤泥,完成河湖庫塘清淤1.37億立方米。

全省4年累計完成河道綜合整治10310公裡,新建污水管網9700多公裡建成城鎮污水管網11625公裡,完成23137個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提標改造235個城鎮污水處理廠,調減生豬存欄800余萬頭,重拳整治六大重污染行業……水岸同治,徹底斬斷污染源,修復水生態。

3年治水,美麗再現。2016年,全省221個地表水省控斷面Ⅲ類以上水質比例77.4%,比2015年上升4.5個百分點﹔劣Ⅴ類水比例2.7%,比2015年下降4.1個百分點,滿足水環境功能區目標水質要求斷面佔81%。昔日垃圾河成了天然游泳池,水清岸綠的畫卷重回身邊。

上虞將治水與城市建設、產業發展有機融合,進入一江兩岸的曹娥江時代﹔安吉黃浦江源、長興太湖風光、德清環莫干山異國風情等19條美麗鄉村示范帶讓游客紛沓而至……無數個洗盡污垢方璀璨的故事,在浙江不斷上演。

今年2月,浙江再次部署“五水共治”工作——至2017年底,全面剿滅劣Ⅴ類水,提前3年完成消劣任務,更高水平實現水環境改善目標,兌現“決不把污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承諾。

寧波在全省率先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計劃未來4年內打通排水“經絡”體系,力爭在全市各縣市區內,不讓一滴污水直排入河。

溫州全市20個劣Ⅴ類水質斷面,按照“一點一策”原則,項目化推進、清單化管理,安排了120項整治措施,聯動實施“拆、截、清、封、防、調”六大舉措。

台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河長,實行“一河一策”﹔專項指標“一月一測”,實行“一票否決”……以“台州式硬氣”強勢推進剿劣。

截至2月底,全省已安排剿滅劣Ⅴ類水項目近1萬個。按照7月開始報捷、10月基本到位的總要求,逐一明確每一個劣Ⅴ類水體的報捷時間,報捷一個、銷號一個。

目前,浙江全省正在全面調查入河排污(水)口,依法進行規范化標識。對非法設置、設置不合理、經整治后仍無法達標排放的排污口進行清理﹔對保留的排污口、排雨水口,則設置規范的標識牌,實施“身份証”管理。

針對劣Ⅴ類水不同的污染原因,33位來自治水領域的專家組成首席技術顧問團,一對一“牽手”浙江33個省、市控劣Ⅴ類水質斷面的全程技術指導,通過技術的力量推動治污剿劣工作。

重塑江南水鄉,這是“五水共治”的初衷。而今,13萬公裡河川日新月異,美好願景已然落地、生根、開花。

  

絕不把違法建筑帶入全面小康

杭州玉皇山南,昔日違建遍地、農居混雜的亂象不復存在,變身充滿現代化藝術氣息的基金小鎮﹔西子湖畔,原本破舊不堪的玉泉村被白牆黛瓦的新式農居取代,打造成文藝范十足的青芝塢慢生活街區。

始於4年前的“三改一拆”攻堅戰,截至今年1月底,全省共拆除6.49億平方米違法建筑,2.83億平方米舊住宅區、4.34億平方米城中村和2.26億平方米舊廠區面貌一新。

對照“十三五”期間浙江全省要基本實現無違建這一要求,全省各地拆、改的進度明顯加快。

為讓違建無處遁形,紹興探索“五色標識圖”工作法,對比戶籍資料,對每幢建筑進行顏色標注——綠色為合法建筑、紅色為拆除違建、黃色為處罰違建、橙色為沒收違建、藍色為緩拆違建,並在每村公示,向百姓“交底”。

“三改一拆”開展3年多來,大批違法建筑得到處置,剩下的多是難啃的“硬骨頭”。

作為縉雲縣老城與新城間的最后一段梗阻,擱置10年的朝暉路終於在去年被打通。從“難”到“快”,縉雲干部轉換角色,繪制多張設計藍圖請市民投票,拆遷方案、未來規劃都請市民參與,一舉解開“死結”。

在全面拆違推進過程中,洞頭曾拆除“違建王”13個,有效發揮了警示作用。鐵腕拆違還要配合柔性服務,為解決拆違后漁民的實際困難,洞頭區政府出資對漁具房進行了統一規范安置,妥善處理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違建。

如今,這場整治行動不斷探入深水區:從聚焦違建拆除,轉向改、治並舉,全面整治城中村、危舊房﹔從一項階段性整治行動,轉入全面創建“無違建”,成為各級政府長效保持、長期推進的常態化工作。

提高拆后土地利用率,是“三改一拆”向縱深推進的重點。

各地推進低效土地開發、新型城鎮化建設、鄉村生態建設等工程,在優化城鄉環境、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建設惠民工程上下功夫。

一些生態環境優越的縣(市、區)拆除了大量違建畜牧養殖點,改善了城鄉環境面貌,重點助推當地旅游業發展。

一些工業發達的地區通過拆違淘汰“低小散”企業,倒逼產業轉型升級,並將拆后土地資源進行整合,引進重大項目。

許多地方同步跟進老小區改造、新農村建設,將拆后土地改建成公共停車場、濱水公園、景觀綠化等公共設施或休閑場所。

在湖州吳興區,通過土地復墾和農民集中安置,建成了3個萬畝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台州溫嶺市,曾經的違建集中地如今已被規劃為一個個小微企業園﹔在寧波海曙區,拆違拆出了一個“准5A”級景區……

2015年,浙江推出首批30個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三改一拆”重點改造功能性項目,投資規模均超億元。2016年12月,又集中開工145個“三改一拆”拆后土地利用項目和重點“三改”項目,拆后利用工作進一步發力。

“三改一拆”必須持之以恆,新增違建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防控新增違建,各地摸索出一些好經驗。

浦江縣整合500多人的機動力量,成立“假日違建綜合執法隊”,全天待命,全域巡查,發現一起拆除一起,不讓搶建成為既成事實。

玉環縣建立土地民主管理制度,村級管理成效突出的,由縣財政給予獎勵,優先安排年度建設用地指標,充分調動村民自主管理積極性。

諸暨市依托全市2.12萬個基層管理網格和防控信息平台,結合對網格巡查到位率和問題處置率等項目的量化考核,使處置流程更暢通,處置責任更明確,讓違建處置、防控責任追究成為常態。

圍繞創建無違建縣目標,各地隻爭朝夕加緊行動。

到今年底,浙江全省各縣(市、區)“無違建創建”工作將實現有機構、有人員、有資金、有政策“四有”目標,形成農村“一戶多宅”防控、城市亂搭亂建防控、農村宅基地保障、基層執法隊伍建設管理等長效機制。到2020年底,浙江將實現縣縣基本無違建,建成基本無違建省。

絕不把臟亂差帶入全面小康

驅車浙江國省道,路在婉約的山水間綿延,路面平坦,標志標線清晰規范,路側植被層層疊疊、生機盎然。

橫貫浙江的高鐵沿線,時而青山蒼翠、竹影搖曳﹔時而花海綿延、嬌艷芬芳﹔時而楊柳堆煙、古色古香。

一條條景、路、水和諧交融的公路、河道,一處處潔、綠、美相輔相成的景觀節點,正在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實施、高水平提升中逐漸顯現。

2012年,省委、省政府啟動開展“四邊三化”(“四邊”即公路邊、鐵路邊、河邊、山邊,“三化”即潔化、綠化、美化),並聯動打響藍色屋面、違法廣告和農村“三亂”等拆改大會戰,合力建設美好家園。

近年來,浙江各地不斷深化推進“四邊三化”“兩路兩側”專項整治,以點帶線、亮點美線,實施由“四邊”帶動全域的景觀打造提升工程。城鄉環境從“一處美”邁向“一片美”,打造了山水林田湖城鄉一體的美麗畫卷,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杭金衢高速除了車流量大以外,曾經最扎眼的是林立的廣告牌,其中不乏破舊不堪、立柱生鏽的,影響路域環境和行車安全。而僅僅一年時間,沿線的廣告牌全部拆除。現在的杭金衢高速,路側干淨整潔,行車視野開闊,再也不讓人感到“心塞”。

路域環境質量提升的同時,一張生態網正在織就——以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為重點,努力提升省際交界、互通區、服務區、城鄉接合部綠化水平。浙江近年共投入資金67億元,在公路沿線種植苗木2100余萬株、草灌4600余萬平方米。

2016年,全省完成省級“四邊三化”重點問題點位整治2453個,完成率99.9%﹔完成高速公路違法廣告牌整治511塊,完成率100%。

垃圾不見了,道路變寬了,違建拆除了,通行更暢了,土地復耕了……近段時間,一幅美麗城鎮的畫面正在嘉善徐徐展開,這是嘉善縣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帶來的一場“美麗蛻變”。

放眼全省,一批“升級版”的美麗小城鎮呼之欲出:在淳安,人們在綠道騎著自行車,享受著身邊的湖光山色﹔在桐廬,詩畫山水帶、古風民俗帶、產業風情帶、生態養生帶等鄉村風情帶初具雛形……一批特色鮮明的風情小鎮,成為連接城鄉的重要節點和美麗鄉村的“最美客廳”。

翻開浙江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書,核心任務始終圍繞“一加強、三整治”。加強規劃設計引領,整治環境衛生、整治城鎮秩序、整治鄉容鎮貌,這些重點內容,為補齊小城鎮發展短板明確了方向。

2月20日,小城鎮整治的第一場攻堅戰——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收官。全省1191個小城鎮在百日內,掀起了一場熱火朝天的全民“衛生大掃除”。

背街小巷、集貿市場、車站、碼頭、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等區域,是此次重點整治的范圍。

“從來沒有這麼大干過。”在鄉鎮,鎮村干部帶著袖章,拿著掃帚,一戶戶奔走,發動老百姓共同參與﹔各地群眾紛紛走出家門,掃樓道、擦灰塵、整理庭院、撕小廣告,干得熱火朝天。

一把掃帚掃到底,小城鎮面貌有了很大改變。大多數鄉鎮已初步實現了無裸露垃圾、無亂堆亂放、無亂搭亂建、無亂貼亂畫等現象,達到了預期效果。

2016年底,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發《關於推廣金華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經驗的通知》,浙江在農村試驗推廣的這項“綠色革命”,成為全國學習推廣的典范。

早在2003年,浙江就結合生態省建設和“千村示范、萬村整治”,開始探索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經過數十年一以貫之抓落實,目前在全省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率超過90%,4500個農村垃圾分類與減量省級試點村,每年減少垃圾40多萬噸。同時各地以更高的要求,對垃圾進行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

奮力打造生態文明先行區

面對環境保護的全球性難題,10多年來,浙江先行先試,從綠色浙江、生態省建設到生態浙江、美麗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深入人心,美麗城鄉呈現神形兼備、豐盈充實的全域化格局。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2013年4月12日,浙江生態省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提出,要把生態省建設繼續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把浙江的金山銀山做得更大,把浙江的綠水青山護得更美。

2014年5月,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提出堅持生態省建設方略,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個方面和全過程,建設“富饒秀美、和諧安康、人文昌盛、宜業宜居的美麗浙江”。

面對“十三五”,浙江進一步提出“決不把臟亂差、污泥濁水、違章建筑帶入全面小康”。堅持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之路,猶如一場接力賽,歷屆省委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

2016年,浙江啟動新一輪“811”美麗浙江建設行動,力爭通過實施綠色經濟培育、節能減排、“五水共治”、大氣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三改一拆”、深化美麗鄉村建設等11項專項行動,加快建成美麗中國的“浙江樣板”。

隨著環境、基礎設施到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斷改善,全省3萬多個村庄實現了巨大變化,城鄉人居環境的改善使得“鄉村,讓城市更向往”成了人們的直觀感受。

10多年前,靠著挖礦、辦水泥廠富起來的安吉天荒坪鎮余村村民,下決心停了石塵彌漫的礦山,關了水泥廠。他們一面保護青山綠水,一面在省內最早開始發展生態旅游。如今,全村280戶人家有近一半的主要收入來自經營性收入。

如今的安吉,全縣就像是大景區,一鄉一品、一村一韻。去年,安吉接待鄉村旅游游客700多萬人次,收入逾22億元。

2016年,安吉、德清、浦江、江山、桐廬、象山等6個縣(市)成為第一批美麗鄉村示范縣(市),全省產生了首批100個省美麗鄉村示范鄉鎮、300個特色精品村。去年,全省新增1020公裡綠道,如同葉脈聯結城鄉、潤澤大地。

截至2016年底,浙江已累計建成2個國家級生態市、34個國家生態縣(市、區),691個國家級生態鄉鎮,綠色細胞、美麗細胞的創建,編織成之江大地上的綠色陣營。

如今,浙江正在推動美麗鄉村從“一處美”邁向“一片美”,從“外在美”邁向“內在美”,從“環境美”邁向“發展美”,在“十三五”期間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美麗環境是形象,更是競爭力。

慶元是“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在2017年度重大招商項目簽約儀式上,共有18家企業簽下了總額達70億元的“生態大單”。

錢塘江發源地的衢州,地表水達到一級水質,盤活“美水”給衢州人帶來了生態紅利,旅游業近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美麗環境是獲得感,又是生產力。

紹興市柯橋區印染產業產值曾佔全國三成。2016年2月起,柯橋區將200家印染企業一舉關停69家,砍掉1/3﹔20家企業完成兼並重組。

今年前兩月,中國輕紡城市場群實現成交額187.72億元,同比增長8.03%﹔“網上輕紡城”實現線上成交額19.78億元,同比增加18.19%。數據說明,整治實現了“減量、提質、增效”的目標。

2016年,浙江提前超額完成“低小散”塊狀行業整治、提升“十百千萬”計劃,提前超額完成淘汰落后和嚴重過剩產能任務。

通過統籌打好“拆治歸”這一重拳硬招,開展環境整治倒逼轉型升級,實現發展動能有效轉換,浙江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找到了跑道、見到了曙光。

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城鄉環境越來越美。

成功的實踐,使浙江更有信心、有基礎、有能力、有空間深入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

美麗中國建設的“浙江樣本”,正變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生動、越來越豐滿。

《今日浙江》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