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中華兒女》

嚴以新:嚴以治學 勤以創新

記者 宋漢曉  通訊員 張刃

2017年05月22日13:3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上任伊始,他就提出致公黨各級組織要緊緊圍繞建設高素質參政黨的要求,提升工作站位,突出統籌謀劃,加強合力運作,積極構建“大宣傳、大教育”格局,不斷提升致公黨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感召力

嚴以新,科學家,著名水利專家。出身於學者世家。曾任河海大學副校長,現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致公黨中央副主席。父親是我國水利泰斗、兩院院士嚴愷教授。伯祖父嚴復更是以一部《天演論》名留青史。嚴以新與共和國同齡,當時父親給他起名以新,其中寄托著他迎接新中國成立、“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新思想。

父子接力興水利

古有鯀禹父子、李冰父子治水傳奇,今有嚴愷、嚴以新父子接力興水利。

作為蜚聲國際的水利工程專家,在60余年的水利生涯中,嚴愷先生先后主持或參與了黃河治理、錢塘江治理、塘沽天津新港回淤工程、淮河治理、長江口及太湖治理、長江葛洲壩及三峽樞紐工程、珠江三角洲治理、全國海岸帶資源綜合調查以及連雲港、長江口深水航道、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先后被任命或受聘為長江葛洲壩水利工程技術委員會顧問、全國海岸帶和海涂資源綜合調查領導小組成員兼技術指導組組長、長江口及太湖流域綜合治理領導小組成員兼科技組組長、長江三峽工程論証領導小組泥沙專家組顧問和生態環境專家組副組長、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技術委員會顧問,為中國水利建設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1952年,嚴愷教授受命自上海交大來到清涼山山腳,創建華東水利學院(河海大學前身),身先士卒,披荊斬棘,在草棚搭建的校舍中給學生上課,在新辟的簡陋運動場上與學生一起參加全校運動會的競走項目。嚴愷以身作則、嚴謹踏實、與學生打成一片的作風,在華東水利學院建院初始便有口皆碑,在河海大學幾十年的發展史中,更是被一代代河海人傳頌和繼承。

幼承家學,嚴以新從小學到高中一直敏而好學,成績優良。然而,1968年,剛從南京師范大學附中畢業的他隨南京首批知青先后在江蘇泗洪和江都插隊落戶,開始了6年的農村生活。恰恰,這6年的農村生活造就了他強健的體魄、樂天達觀的個性和面對困難堅強不屈的精神。

“當時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全靠人工,我也有機會參加了農田水利建設——挖河挑土方。”至今,嚴以新回憶起來還是充滿了樂觀,“當時七八十斤的擔子,累了想換肩膀,肩膀一晃,擔子就從右肩繞到了左肩。根本就不用手扶,雙手還能很悠閑地插在褲子口袋裡。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掙10個工分。”

“也算是子承父業吧,從小耳聞目染,對水利工程非常感興趣。由於從小在家裡看到的就都是水利方面的書,就連父親給我們講的故事,都是水利前輩的事跡。當時選專業的時候,也是參考了父親的意見,因為他解放以后就開始搞港口,感情很深。加之我上學的時候正好是上世紀70年代中期,當時中國的港口特別落后,導致外貿的船隻進不來。周恩來總理提出三年改變港口的面貌。所以上大學我選擇了與父親研究領域類似的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專業。”

1974年9月,25歲的嚴以新被推薦到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水港系學習。1978年1月畢業后,恰逢“文革”后第一次恢復考研和向國外派遣留學人員。嚴以新便報名參加考試,作為學校四人之一被錄取。

“我們那屆研究生還真是出了不少人才。像水利部原副部長、全國政協提案委副主任胡四一,水利部原副部長、民盟中央原副主席索麗生,江蘇省原副省長金忠青等都是七八級研究生班的畢業生。當時,國家正處於撥亂反正,百廢待興的歷史時期,學校對我們這些十年動亂后新招的第一批研究生非常重視,為我們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環境,由著名教授擔任指導教師,從事研究生培養工作。父親常來看望我們,勉勵大家努力學習,圓滿完成學習任務,今后為國家多作貢獻。”

1981年8月15日,嚴以新成為“文革”后華東水利學院第一位進行論文答辯的碩士,並順利通過答辯。同年9月9日,嚴以新赴美留學。在美國特拉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一年之后,嚴以新隨同導師轉到了佛羅裡達大學海岸及海洋工程系,與他在國內讀本科、讀碩士的專業接上了軌。1987年,他順利取得了佛羅裡達大學的博士學位。其間,還被推選為佛羅裡達大學第一屆留學生聯誼會主席,在組織能力和領導才能上初露鋒芒。

1987年,嚴以新歸國任教河海大學。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2001年8月,嚴以新任河海大學副校長、河海大學科學研究院院長。1990年代開始,嚴以新開始跟著父親干長江口的事情。長江口的治理,凝結了多少代人的心血。

“長江口治理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河口工程,情況最復雜,技術難題最多,上馬非常曲折。我參與了大部分,父親是全程參與。當初在交通部,他是長江口工程治理研究小組的組長。上世紀60年代,他便帶著很多人進行勘測。1980年代,又開始恢復長江口工程治理領導小組,他兼任科技組的組長。可以說大半生都投入到長江口了。1998年1月27日,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舉行開工典禮。這是新中國長江口整治工程,也是父親會診長江口40多年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天。他親自出席,且在他的大力支持下,長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的二、三期工程順利完工。經過幾代科技工作者的通力合作、不懈努力,終於一步步從藍圖變成了現實。到2010年,從7米到12.5米,長江口的水深在過去的這12年時間裡完成了三次飛躍。長江這條黃金水道終於發揮了的黃金效益。”

嚴以新說,直到90高齡時,父親念念不忘的還是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他陪同父親最后一次親臨施工現場,實地查驗施工情況。2011年5月20日,嚴愷被追授為“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建設杰出人物”。時任交通部部長李盛霖在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建設,突破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取得了圓滿成功,對加快推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優勢、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1996年到1998年間,圍繞長三角地區的港口開發,有過一場大爭論。處於強勢的一方認為應集中有限的財力、物力發展上海港,以嚴愷為代表的另一方則認為優先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是必要的,但江蘇、浙江也需要發展,不能搞上海一枝獨秀。嚴以新站在處於弱勢的一方。他們聯系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德國的萊茵河、埃及的尼羅河等河口、港口開發的經驗教訓,提出以上海港為中心的滬浙蘇均衡發展、長三角整體推進戰略。新華社發了內參,最后採用的是處於弱勢一方的觀點。現在,以上海為首,長江沿江港口為身,浙江、江蘇的沿海港口為兩翼的長三角“一體兩翼”格局已經成形。長三角港口群的騰飛正為長三角的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嚴氏家風以“嚴”相傳

嚴愷先生之嚴是出了名的,治學嚴、治校嚴,教子同樣嚴。1982年,在華東水利學院建院30周年大會上總結辦學經驗時,嚴愷第一次提出“十六字校訓”:艱苦朴素,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勇於探索。他自己曾這樣闡述“十六字校訓”的初衷:水利是艱苦的事業,所以,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生活上一定要艱苦朴素。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科學是嚴肅認真的,不能馬虎,所以還要嚴格要求,要有創新精神,才能取得獨特成就。

嚴愷的老領導老同事,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錢正英說:“我認為,‘十六字’的特點在於‘嚴’。嚴愷同志的特點在於嚴格要求,由於他要求最嚴,所以成為我們的師表。他姓嚴,確實是嚴字當頭,嚴於律己,嚴於治校。”因此,在南京水科院,嚴愷有個由姓氏諧音和個性合成的外號——“閻王”。他的一位學生曾經這樣評價嚴愷先生:“一切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在成就和榮譽面前從不自傲。為我們樹立了道德高尚、事業奮進的光輝榜樣。”

“‘十六字校訓’也是父親個人的座右銘。我理解嚴格要求不僅包括嚴肅的負責精神,嚴格的教學要求,嚴謹的治學態度,還包涵嚴以律己、為人師表的師德等等。這不僅僅是校訓,同樣也是他教育我們子女的家訓。”

“父親時間觀念極強,即便他早年在中央大學教書時,時常冒著敵機的轟炸,他從沒有耽誤過一節課,甚至連遲到都沒有過。凡是他參加的會議,秩序都特別好,絕無遲到、早退者。”嚴以新回憶說,1983年,父親嚴愷在斯裡蘭卡主持第二屆發展中國家海岸與港口工程國際會議組織委員會會議,一位外國與會者姍姍來遲,父親以開玩笑的方式說了一句不吐不快的話:“在國內如有人遲到5分鐘,我對他說的隻有一句話:請出去。”那位外國大胡子也鬧了個大紅臉。

“父親嚴肅認真的治學態度也是值得我們敬重的,我的太太曾有幾年的時間負責打印父親的外文稿件,之間打印了無數的稿子,但是卻從來沒有發現過一處錯誤,包括標點符號都沒有錯過。凡是交由父親簽字或審查的報告、總結、論文,如出現‘估計、大概’等字樣,他是決不會輕易放過的——科學不允許‘大概’,要的是鐵板上釘釘式的實在,—絲不苟的認真,即實事求是。用他自己的話說:‘水利工程,一動就是上億元的投資,每當我簽字時,真是落筆千斤重那!能不認真?’”

嚴以新說,當父親近90歲的時候,因為是名人,很多人找他,但他對任何問題都不發表任何觀點。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年紀大,學習的少了,判斷力差了。

“其實,最重要的是他現在並不掌握全面的第一手實際資料,因此不能隨便發言、發表評論。父親這種嚴謹的態度對我印象最深刻。他總是囑咐我,不能憑自己的經驗再去做一些判斷。現在有些科學家,很有名氣,好像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憑一知半解的東西對很多事情加以評論,我感覺這是不尊重科學,也不尊重自己。”

“父親一生省吃儉用,但對於教育,他從不吝嗇。”1995年,嚴愷用自己的稿費、咨詢費20萬元設立了“嚴愷教育科技基金”,用於獎勵學校教學和學習成績好的師生及全國水利系統的優秀科技人員。多年來在獎褒先進、扶掖新人、為學校的辦學、國家的水利水電事業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2014年10月17日,嚴以新和他的學生向河海大學捐資70萬元,用於嚴愷教育科技基金。捐贈儀式上嚴以新表示,希望通過捐贈將父親愛祖國、愛人民、愛水利的精神發揚光大。

河海之子勇創新

1994年河海大學由嚴以新領銜,與南大、同濟聯合開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重點項目“南黃海輻射沙集群形成演變的規律研究”,他帶著學生一起到蘇北作現場監測的。第一次到海上,一去就是兩個星期。不少學生暈船,嘔吐,嚴以新卻安然無恙,大家好奇地問他竅門,他才說起是在大洋彼岸弄潮打下的功底。為獲取江蘇沿海港口開發的第一手資料,摸清港口水沙運動、潮汐變化的規律及其對建港的影響,上世紀90年代初,嚴以新和他的團隊,在蘇北沿海摸爬滾打。他們在江蘇1000多公裡的海岸線上,不知來回跑了多少趟。嚴以新團隊創造性地提出了利用海岸外輻射沙洲深水潮溝通道建立港口的建議,並在此基礎上確定了以連雲港、鹽城大豐港和南通洋口港為重點的北、中、南三大港口群。這一全省沿海港口整體規劃很快付諸實施。

2003年4月至2005年12月,嚴以新作為國家“863”項目“蘇州市城市水環境質量改善技術研究與綜合示范”的首席專家,針對蘇州河網城市特色和水污染特征,帶領課題組成員深入研究基地,在現場採樣監測等大量調查研究和示范工程的建設中,完全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切入了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性課題,綜合採用水力調控、水質淨化、水生態修復等技術,實現了水利工程與環境工程、生態工程的有機結合,實現了一個又一個技術突破。大大改善了蘇州的水環境質量,總體達到了景觀用水標准,為重污染城市河道水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一個成功范例。一系列突破也使該課題組收獲頗豐:在研究期間形成專利6項,發表論文41篇。

嚴以新站在改革發展前沿的前瞻性新戰略視野,在由他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長江流域調水工程對河口環境的影響和對策”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長江口深水航道的治理,河口變深后,鹽水上朔五公裡的情況,對港口的布局與規劃,對國家深水航道的總體布局,對港口、海岸、水運經濟、灘涂圍墾,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這一項目的研究中,嚴以新還發明並成功運用了新的科技手段,通過計算機程序,模擬大范圍港口、海口、沿海泥沙、水流、海水入侵規律﹔在國內率先自主研發了河口海岸三維潮流鹽度數學模型。無論是在海岸、河口動力環境及其模擬,海岸防護工程,海岸、河口泥沙運動,海岸與水運工程經濟的廣闊領域,嚴以新都有新探索、新突破。

嚴以新先后主持或參加撰寫專著3部,在《科學通報》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更成就了他和他的團隊在所承擔的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在內的50多項重大項目方面攻關成果的輻射狀推進。將港口建設的理念運用於中西部開發,提出建設無水港口的理念,中部輻射到河南的鄭州、許昌等地區,西部輻射到西藏。嚴以新把河清海晏赤子情融進祖國騰飛的脈動中。

參政履職見真功

1989年3月,嚴以新加入中國致公黨。淵博的知識、高尚的師德和獨特的領導藝術,使他在致公黨同仁中脫穎而出:2000年擔任致公黨江蘇省委副主委、致公黨南京市委主委,2007年當選為致公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2008年3月任全國人大常委、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委員。

“宣傳思想工作絕不僅僅是宣傳部門或幾個宣傳干部的事情,我們要樹立起‘每項黨務工作都是宣傳教育的載體、每名黨員都是宣傳教育的主體’的意識。要用時代的要求來審視宣傳思想工作,用科學的態度來研究宣傳思想工作,以創新的精神來推動宣傳思想工作。”上任伊始,他就提出致公黨各級組織要緊緊圍繞建設高素質參政黨的要求,提升工作站位,突出統籌謀劃,加強合力運作,積極構建“大宣傳、大教育”格局,不斷提升致公黨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感召力。

圍繞“大宣傳、大教育”理念,從2009年提出不到兩年時間,全黨所有省級組織均建立了網站,一些市級組織也建起了自己的網站,使網絡傳播成為開展宣傳思想工作的又一重要手段和途徑。與此同時,改進網站宣傳效果,也是他極力推進的一項工程。致公黨中央對網站進行了全新改版,視覺效果大大增強,內容更新更加及時。同時,致公黨中央也緊跟“微時代”潮流,率先啟用了微信公眾號。新時期提升致公黨中央宣傳工作能力的全新嘗試,得到了廣大黨員的普遍認可和歡迎。大大拉近了致公黨中央與廣大黨員之間的距離,樹立了良好的參政黨形象。

2010年,致公黨中央成立理論研究會,結合致公黨史研究學習、通過問卷調查、編寫《致公黨黨員讀本》《中國致公黨理論研究選集》等方式在全黨發揮了理論研究的骨干和核心作用,激發他們理論研究的積極性。且圍繞僑海報國、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參政黨建設、人才興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和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等主題展開研討並形成了一批有深度、有份量的理論成果,對參政黨理論建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除了成立理論研究會、加強網站與手媒建設外,改版《中國致公》內刊、完善中國致公畫院、成立中國致公攝影社等等不斷地創造條件、搭建平台,不斷增強組織的凝聚力。尤其是為了“講好中國的故事”、“講好中國致公黨的故事”,組織了“中國夢·僑海情”致公黨宣講團,通過全國宣講,生動地講述了新時期致公黨各級組織履職成效和致公黨員奉獻社會的感人事跡,體現了致公黨“致力為公,僑海報國”宗旨。不斷鞏固全黨的政治道路認同、奮斗目標認同和文化價值認同,充分發揮宣傳思想理論工作的輿論導向、思想引領和規律認知功能,為致公黨宣傳思想理論工作開創了新局面。為加強參政黨自身建設積累了成功的經驗。

此外,每年嚴以新都要帶領致公黨中央教育委員會和留學人員委員會的黨員專家與相關部委的同志分別組成聯合專家組,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發揮“僑”“海”特色,扎實開展了一系列專題調研,形成了近20份調研報告,提出的相關建議也得到了中共中央有關領導同志的重視和肯定。

嚴以新身兼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聯系科技和教育領域。一年近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放在了人大工作上。他多次作為小組長帶領全國人大執法檢查小組赴各地開展執法檢查。每次他都是有備而來。

“查資料、聽講座,研讀專業書籍。執法檢查不發現問題,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備課一般就做好兩個方面,一是抓住關鍵問題,二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多想想採取什麼樣的工作方式才能知道真實情況。”

於是,他帶隊的執法檢查組,經常會有各種出其不意。在食品安全法的執法檢查中,剛到第一站,當地一位領導就拍著胸脯說,“我們這裡肯定沒有問題,放心查”。沒想到,在計劃中的檢查項目結束后,行車途中,檢查組突然叫停車輛,隨意走到路邊幾家餐館進行了臨時檢查。轉一圈下來,雖然大問題沒有,但小問題一堆。這讓當地領導鬧了個大紅臉。

參加執法檢查的次數多了,特別善於思考的他開始琢磨起人大的監督工作。很長時間以來,執法檢查報告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完后,由國務院辦公廳書面轉交國務院有關部委的反饋情況報告。

“按照法律相關規定,國務院有關部委可以口頭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匯報反饋情況。”嚴以新說。仔細研究了相關法律規定后,在一次會上,嚴以新開始“較真”,他堅持自己的意見,提出一定要讓國務院部門當面向委員做反饋情況的報告。嚴以新的意見被上級採納並進行了研究考慮。很快,人大執法檢查工作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

嚴以新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告誡全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在歷史的趕考中向人民交出更優異的答卷。作為執政黨親密的諍友和摯友,從去年10月份開始到今年年底,我們在全黨開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專題教育活動,努力將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不斷推向深入。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切實承擔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捍衛者的政治責任。通過專題教育活動,抓好黨派自身建設,全面提高‘五種’能力,在參政議政上下真功,在民主監督上有作為,在社會服務上用真情,在海外聯絡上出真招,匯集眾智,積聚眾力,發揮僑海優勢,為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貢獻力量,用優異的參政履職成績迎接中共十九大和本黨十五大勝利召開。”

《中華兒女》雜志 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