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扶貧攻堅

砥礪奮進的五年

東邵一村:產業從零到標杆

童浩麟

2017年05月21日14:52    來源:河南日報

原標題:東邵一村:產業從零到標杆

   5月19日,蘭考縣小宋鄉東邵一村脫貧戶王隨生在採摘自家大棚裡的扁豆。脫貧后,幸福感時常挂在他的臉上。⑨6本報記者史長來攝

  ▼昔日脫貧戶王隨生。⑨6本報資料照片

  更多精彩請掃一掃

  □本報記者童浩麟

  蘭考縣小宋鄉東邵一村沒有閑人。5月19日8點剛過,村民王隨生已經忙乎了兩個小時,把在自家大棚剛摘下的200多斤架豆搬到三輪電動車上。女兒要把架豆運到600米以外村西頭的蔬菜交易市場,王隨生則要去一趟鄉農信社。

  “去還去年底的3萬元貸款。”王隨生說,“做事兒要講誠信。”按照貸款合同,王隨生的3萬元蔬菜大棚貸款到年底前要還清。

  過去的3年時間,56歲的王隨生一家的家境,就像坐上了“過山車”:

  2014年,王隨生愛人被診斷為肺癌,近10萬元的治療費讓他家一下成了貧困戶﹔2015年,在扶貧工作隊幫扶下,他投了8萬元,建了一座佔地2.5畝的蔬菜大棚,收益7萬元﹔2016年,他和兩個女兒又貸款建了兩座大棚,當年實現脫貧。

  “隨生家兩年從返貧到脫貧,是精准產業幫了大忙!”東邵一村穩定脫貧奔小康工作隊隊長陳國平說,“兩年時間,東邵一村的產業發展,從零起步變成全縣的發展標杆。”

  東邵一村1470人,310戶,有耕地1360畝。2014年全村確定貧困戶77戶,361人﹔2016年脫貧75戶,356人。2012年人均收入3000多元,到了2016年人均收入突破9000多元,全村實現脫貧。

  2015年1月,還在縣工商聯工作的陳國平成為東邵一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讓種了一輩子地的老鄉們在家門口掙錢,還是要從土地上做文章。”經過充分的考察、討論,東邵一村選擇了大棚種植高品質反季節蔬菜。隨后成立的東邵一村的種植專業合作社,牽頭建起了7座日光溫室大棚,其中包括王隨生家的。

  帶有實驗意義的7座大棚,讓東邵一村的百姓大開眼界:頭一茬番茄效益非常好,加上第二茬長豆角,每個棚年收益在7萬元以上,成本當年基本收回。

  資金從哪兒來?陳國平開始東奔西跑:舉辦蘭考縣工商聯幫扶東邵一村捐款活動,為該村扶貧籌集發展資金9.6萬元。工作隊幫助23戶貧困戶,協調爭取小額貼息貸款150多萬元,2015年、2016年共確定新上產業到戶增收項目扶貧對象43戶。

  2015年年初7座,半年后49座,一年后150座,兩年后218座……東邵一村流轉的750畝土地,像變魔術一樣,兩年時間變成了蔬菜大棚創業園,產品銷往陝西、江蘇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

  “我們還要在穩定脫貧上下功夫。半年內再建150座大棚,使大棚數量突破360座,年產值突破6000萬元。”陳國平掰著指頭說,“讓脫貧后的群眾戶戶有產業,人人有活干。”

(責編:景玥、姚茜)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