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扶貧攻堅

砥礪奮進的五年:阜平脫貧攻堅重精准

趙書華 胡惠玲

2017年05月21日11:40    來源:河北日報數字報

原標題:阜平脫貧攻堅重精准

駱駝灣村經過改造提升的民居別具一格。 敦偉濤攝

河北新聞網相關專題二維碼

河北日報客戶端二維碼

掃二維碼,觀看記者採訪影像報道

□記者 趙書華 胡惠玲【發自阜平縣】

太行山深處的阜平,是習近平總書記牽挂的地方。

2013年元旦前夕,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后不久,總書記第二次外出考察就專程來到這裡看望困難群眾,共商脫貧致富之策。在這裡,總書記說:“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5年彈指一揮間,20多萬阜平干部群眾汗水和泥,苦干實干,讓這個老區、山區、貧困地區“三合一”的地方煥發出勃勃生機。全縣貧困人口由2014年初的10.81萬人下降到去年底的2.8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48%下降到14.79%。

春末夏初,行走在阜平的太行山區,我們看到最多的是建大棚、蓋民居的紅火場景﹔感受最深的是用“繡花”功夫謀劃推進產業,以問題導向傾力改善民生的“全過程精准脫貧”﹔聽到最多的話是:阜平變了,真想請總書記再來看看!

精鋪“脫貧路”

天生橋鎮龍王廟村與南栗元鋪村之間曾有一片千畝荒灘,稀稀拉拉地種著低產玉米和大路蔬菜。如今,山峪間一排排黑色穹頂大棚很是壯觀,擁有217座大棚的現代食用菌產業核心區,像一艘巨輪高揚著風帆即將遠航。

“阜平發展食用菌產業有著獨特的優勢:高山氣候適宜出產優質菇,而且由於東、西部山區的海拔差,可以終年出菇﹔空氣、水、土壤好,沒有工業污染……”提起阜平發展食用菌產業,省農業廳經濟作物技術指導站站長、現挂職任阜平縣副縣長的通佔元如數家珍。

通佔元不僅參與了阜平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的制定,還經歷了阜平探索食用菌產業發展“精准”路徑的全過程。他介紹,通過外出考察、多方咨詢、反復論証,最后阜平將食用菌產業發展模式確定為:“六位一體”(政府+金融+科研+龍頭+園區+農戶形成一個產業整體),“六統一分”(龍頭企業統一建棚、統一品種、統一制袋、統一技術、統一品牌、統一銷售,農戶分戶栽培管理)。為確保不出現技術風險,新園區每50萬菌棒配備一名技術員,技術人員進駐后,逐棚逐戶手把手指導菇農栽培管理。

產業選定,錢從哪裡來?這是困擾許多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普遍問題。“2015年,借助阜平創建金融扶貧示范縣的契機,在省金融辦幫助下,我們探索出一種‘保險+貸款’的金融扶貧模式,每個棚可根據情況貸款5萬到10萬元,政府貼息。產品銷售如果低於市場價格,由保險公司補齊差價。”縣金融辦主任杜金利介紹說。

在天生橋鎮現代食用菌產業核心園區,45歲的南栗元鋪村村民孫海軍正在大棚裡忙碌著。正值出菇期,密集的立體層架上,一朵朵的香菇像一個個小花傘從枕形的菌棒內向外綻放。“開傘”是香菇成熟的表現,但過分成熟會降低營養和品質,為了使香菇在“開傘”前及時採摘,就在前一天,孫海軍和工人們在棚內一直忙到凌晨。

“辛苦是辛苦,但能多掙錢啊!”曾經常年掙扎在貧困線上的孫海軍早年下過煤窯,當過泥瓦工,背井離鄉也掙不下多少錢。去年他家承包了3個棚種食用菌,每個棚每年能賺3萬元。

截至目前,阜平食用菌產業已帶動農戶6260戶(其中貧困戶2810戶),戶均增收約2萬元。到2018年,全縣將發展食用菌3.2萬畝,帶動10萬貧困人口人均增收萬元以上。

精建新民居

黃牆、青瓦、塑鋼窗,一溜六間大瓦房——這是駱駝灣村72歲的唐宗秀老人的家。

當年總書記踏雪來到駱駝灣,唐宗秀挽著總書記的手臂走過黃泥山牆的畫面,令很多人記憶深刻。

如今,當年低矮逼仄的泥土小屋,被具有保溫隔熱功能的新民居所取代。房子雖然還保留著傳統太行民居的泥黃色,但建筑材料早已不是泥土。作為駱駝灣村首批改造提升的農戶,去年秋天,唐宗秀搬進了新家。這套92.95平方米的房子,唐宗秀自付4.26萬元。“我選了貸款,縣裡有政策,如果3年內還清,不用付利息。”

今年春節,唐宗秀遠嫁河南和北京的兩個女兒帶著孩子回來過年了,以前“沒地住,條件差”,女兒們不敢也不願回娘家,如今一家人團聚,喜氣洋洋,一個住了10多天,一個住了近一個月。

在城南庄鎮花山村,昔日的亂石灘被砌筑成梯式景觀瀑布,由廢舊水塘改建的湖心小島正在建設中。這個被深山擋在身后的小村,曾是當年毛主席在晉察冀邊區的居住地。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毛主席在花山》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1948年春夏之交,毛主席來到花山村。他居住的小院門前有盤石碾,擔心碾米聲影響主席休息,警衛員就勸說百姓到村中別的地方碾米,主席知道后,不僅讓警衛員把老鄉叫了回來,還為大家沏茶,和大家一起聊天。如今,位於半山腰中的毛主席舊居還在,就連院中那記錄著黨和人民心連心的石碾也還在,推起來也還會發出吱吱呀呀的響聲。

在村裡,我們見到了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駐花山村扶貧工作組的幾位同志。工作組成員仇瑞雪和村裡19位農婦剛從四川綿陽考察鄉村旅游回來。“這兩天她們正興奮著呢,覺得花山發展鄉村游基礎比那裡還好。”仇瑞雪說,“現在,全村76戶居民,已有66戶報名改造提升自家住宅。”

阜平縣美麗鄉村辦公室的侯彥軍告訴我們,阜平採取三種方式改善群眾居住條件,一是對城鎮規劃區內的農戶實施就地城鎮化,二是對有特色、適合發展旅游的村庄進行改造提升,三是對居住分散、生活條件惡劣的村庄進行易地遷建。一戶一宅,一家不漏。目前已完成提升改造1200戶,今年年底將完成2000戶。到2018年,阜平將完成全縣域以居住條件改善為主的美麗鄉村建設任務量的80%。這些改造過的新民居成為阜平發展鄉村游的硬件設施。

入夏,植被覆蓋率達80%的阜平迎來了山清水秀的好季節,駱駝灣村十家示范農家樂之一的“清泉農家院”接待了第一批來自石家庄的游客。顧家台村顧建設家剛剛裝修完二層小樓,也已經有游客來打問食宿價格……

精心惠民生

見到阜平縣委書記郝國赤時,他先給記者講了自己最近調研的一番心得:“衡量一個家庭是否是貧困戶,不能隻看收入,還要看支出,一個農民有兩萬塊錢,但如果他養著兩個大學生,那麼,生活可能就非常緊張。一位老人,他手裡有萬元存款,但一場大病可能就使他重新返貧。”

阜平民生工作有“四個抓好”:抓好建立在富民產業發展,實現穩定就業基礎上的群眾增收;抓好建立在學校建設和貧困學生救助基礎上的教育保障﹔抓好建立在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完善和大病、特殊慢性病再次報免補償基礎上的醫療保障﹔抓好建立在低保水平提升和養老服務體系完善基礎上的社會兜底保障網絡建設。

對於駱駝灣村另一位與總書記拉過家常的農民唐榮斌來說,曾經讓他擔心的住院看病費用問題解決了——從2015年到2016年,阜平先后試行對參加新農合大病患者及特殊慢性病患者進行再補償,對60歲以上參合人員縣域內住院治療發生的合規醫陪費用100%予以補償。記者從阜平醫保中心了解到,2016年3月至6月,阜平共有2711名老人看病花費在10元以下。

在距離駱駝灣兩公裡的龍泉關鎮,去年10月剛剛落成的保定師范附屬學校龍泉關分校引人注目。這裡不僅教學環境一流,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所學校裡,學生們不僅可以享受國家免學費、免課本費、免住宿費的“三免”政策,每人還可享受到一頓價值4元的免費午餐。對孤兒、單親家庭和重大疾病家庭子女,阜平縣還建立了救助庫,由縣財政出錢,救助標准為中學生每人每年2000元,小學生1500元。縣財政每年編列1300萬元,設立貧困學生救助基金,建立起從學前教育到大學全覆蓋的救助體系。

“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越要壓實責任、精准施策、過細工作。我們一定要牢記總書記的指示,以‘繡花’功夫打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攻堅戰。”說到下一步工作,郝國赤充滿信心。

(責編:景玥、姚茜)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