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扶貧攻堅

砥礪奮進的五年

記者蹲點筆記③ ——來自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坎子山村的報告

李華林

2017年05月21日10:48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記者蹲點筆記③ ——來自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坎子山村的報告

  馬頭山羊已成為坎子山村的“致富羊”,全村目前養殖3200隻。

  春耕時節,坎子山村民種地忙。自從辦了合作社,這裡的玉米、土豆、包菜銷路和價格都特別好。

  駐村干部師聰(右一)到田間地頭走訪貧困戶顧發曼。

  村黨支部書記魏登殿(右二)幫助貧困戶貸款養羊,希望他能夠快速脫貧致富。

  坎子山村投入10萬元建的玉米加工廠,可將玉米加工成玉米糝、玉米面等,大大提高了玉米的附加值。 本報記者 李華林攝

  與所有的貧困山村一樣,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坎子山村,基礎薄弱,條件差,發展能力弱。守著重重大山,村民們祖祖輩輩陷於貧窮的泥沼,掙不脫,逃不過。

  在精准扶貧政策支持下,坎子山村人瞄准產業發展,從產業選擇,到產業扶持,再到產業成長,步步為營,久久為功。如今,山鄉不再讓人“割愁腸”,滿目“客舍青青柳色新”。

  村有產業初長成

  如今的坎子山村儼然一個建筑工地,隨處可見忙碌的工人、來來往往的挖掘機。誰能想到,這裡曾經是遠近聞名的窮困之地。年輕時,聽說父母要把自己嫁到坎子山,住在山下的馬勝英哭了幾天幾夜,死活不願意。在她的印象中,坎子山有的只是一間間快要倒塌的土坯房和種不出庄稼的薄地。“太窮了,出門就要翻山,沒有水也沒有路。”馬勝英說。

  代際貧困在這裡傳遞,除了少許飛出去的“鳳凰”,大部分年輕人以打工為生。由於文化水平低,隻能輾轉在各個礦區,等到年紀一大,再回家接過父輩手中的鋤頭繼續種地。

  怎樣才能脫貧致富?這是村黨支部書記魏登殿一直思考和摸索的事。“全村幾乎沒啥資源,村民除了種點地就是養牛放羊。”山裡天寒地薄,能養活的東西有限,從前種玉米,一畝地收成不到100斤。養點牛羊,牽到山下去賣,從村裡走到鎮上,來回得一整天。多年來,種植、養殖零零散散地難成氣候。

  思來想去,要脫貧致富,發展產業才是根本。什麼產業能脫貧?魏登殿說,在山村,扶貧產業難選。前些年聽說核桃市場好,坎子山村也跟風種過幾十畝,但成活率不高,好多樹都不挂果。后來又見中藥材效益不錯,也劃出200多畝地種金銀花,結果產量也不高。

  走了幾步,跌了幾跤,魏登殿總結出個思路:發展產業,還是要從自身條件出發。

  首先要摸清家底。坎子山村晝夜溫差大,耕地碎片化,大規模的糧食種植和養殖成不了氣候。但山區生態好,家家戶戶有養殖馬頭山羊的傳統,發展適度規模的種養殖不成問題。“產業既要短平快,又要能見長效。”

  坎子山試著選擇了三項扶貧產業:一是種植玉米、土豆和包菜。氣溫能適應,當年種、當年收、見效快。二是養殖牛羊。坎子山是馬頭山羊的發源地,不缺養殖技術和銷售市場。三是發展旅游。村裡有萬畝石林、奇秀溶洞、清真寺、佛教遺址等,都是可開發的資源。

  為幫助村裡的農產品打開銷路,2013年,坎子山村成立了高山蔬菜無公害合作社,蔬菜銷往縣裡的中學、醫院和超市。土豆、玉米賣到0.8元一斤,包菜賣到0.6元一斤,僅去年一年,合作社就賣出蔬菜280萬斤,村集體收入也從零變成了年收入15萬元。

  幫扶讓種了一輩子地的貧困戶郭邦堂有了新體驗。老郭今年67歲,兒子在礦上打工,自己和老伴留守在家,靠種6畝地掙點零花錢。家裡牛羊多,去年他種了三畝玉米、一畝包菜、兩畝土豆,入秋一賣,掙了8000多元。“靠種地就能有這麼高的收入,以前真是不敢想。”郭邦堂說。

  鄉有人才顯其能

  坎子山全村462人,其中勞動力約200人,一半都在外打工,大多是年輕人,留下來老的老、小的小。有的貧困戶文化水平不高,身體素質不強,隻能干技術含量低的活﹔有的貧困戶負擔重,顧慮大,不敢放開膽子干產業。

  “最稀缺的,就是技術人才。”村調治主任代金波說,村裡一直想通過發展電商賣農特產品,鄖西縣商務局資助了1萬元用來購買設備,但苦於沒有人懂技術,一直沒有大的起色。“稍微懂點行的年輕人嫌待遇低,寧願去外面打工,也不願意留在村裡。”

  魏登殿感嘆,山裡人有脫貧意識,也願意吃苦,但冒險精神不足,致富動力不足,需要能人帶動。他舉了個例子,坎子山村山高天涼,以前玉米收成一直不好,他跑到縣農業部門“取經”,回來后准備推廣玉米地膜覆蓋技術,免費給村民發放地膜和種子,但卻沒有人願意嘗試。魏登殿隻好“第一個吃螃蟹”,在地裡開辟試驗田,當年單產就由50公斤提高到350公斤。村民一看,家家戶戶地裡也套起了薄膜。

  村裡能人少,坎子山嘗試借助外力。隔壁虎坪村的王賢明是個“85后”,2013年當兵復員回鄉辦起了牛羊養殖合作社,帶動170戶農戶入社,提供技術指導,並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向周邊農戶敞開收購。

  能人帶動,銷路不愁,坎子山村民也慢慢放開了膽子。貧困戶夏儉根去年一口氣養了350隻羊,1隻羊能賣500元到700元不等。“以前自己養,也沒人收,不敢多養,現在跟著王賢明養羊,不用擔心賣不出去,價格也好。”夏儉根說,一隻種母羊1年能生兩隻小羊,是筆賺錢的買賣。

  像夏儉根一樣,坎子山村民羊欄中的羊越養越多。目前,全村共有3200隻羊、648頭牛。

  “人才是貧困村發展的最大動力。好的產業需要好的人才帶動,不然就發展不起來。”魏登殿說,隨著村裡條件的改善,外出打工的村民中,漸漸有人動了回鄉創業的心思。夏秀梅12歲時跟著母親去了江蘇,幾十年過去,夏秀梅成了江南養殖大戶,養雞養鵝10年,掙了不少錢。今年年初偶然回家,發現山村已大變樣,她萌生了回鄉搞養殖的想法。她和魏登殿商量,流轉十幾畝地,帶動鄉親養殖致富。

  魏登殿想著,像夏秀梅這樣有資金、懂技術、會經營的人正是坎子山村目前最需要的。產業扶貧不是發救濟,而是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人,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富足的生活。但對於久居深山的村民來說,要適應外面的世界,學會和市場打交道,還需要有能力的人拉一把。

  內生動力見長效

  從湖北口鄉鎮去坎子山村,要翻過一座高1500米的大山。車子低速盤旋而上,左邊就是壁立千仞,萬丈深淵。以前這裡是一條一尺寬的土路,不能通車,近年來,鄖西縣交通局累計投資466萬元,幫助坎子山村把羊腸小道拓寬為6米的旅游公路,通往縣城的班車也已開通,每天一趟。

  坎子山村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當地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支持。比如,鄖西縣農業局每年免費給坎子山農戶發放蔬菜種子和化肥,一畝地可節約近千元,村民種地基本不用花錢。再如,村裡想發展旅游業,十堰市旅游局每年投資20萬元,開發旅游新村。

  各項扶持政策精准落地,事無巨細。但“輸血”不如“造血”,貧困村沒有自己的產業,長久穩定的發展就沒有希望。

  魏登殿早就想通了這個道理。除了發展旅游業,在坎子山村北山坡,他還動員村民種了5000畝華山鬆,等10年挂果期一到,每畝至少收入5000元,戶均增收2萬元至3萬元。“從長遠看,不僅對環境好,還能掙錢。”

  傳統產業也需提升價值。坎子山投入10萬元,建成玉米加工廠,將玉米加工成玉米面、玉米糝。原本市場價每斤0.8元的玉米,做成玉米糝可賣到4元一斤。“不僅提升了附加值,還能解決村裡一部分貧困戶的就業問題。”魏登殿說。

  有特色才有競爭力。鄉黨委書記楊洪來看好坎子山村的加工業,一是當地生態環境好,種出來的土豆、玉米天然無公害,品質高﹔二是不缺市場,坎子山位於湖北、陝西交界處,馬頭山羊、高山蔬菜的品質聲名遠播。“隻有把產品變成商品,農村經濟的內生動力才能長久。”楊洪來說。

  產業扶貧成效如何,最終要看貧困戶有沒有長期穩定的收益,隻有讓貧困戶切實參與其中,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才能真正變“輸血”為“造血”。

  這其中,產業風險不容忽視。養殖業自然風險大,一旦受疾病感染,農戶往往面臨虧損,來年敢不敢養就成了問題。為解決這個后顧之憂,鄖西縣財政出資,給全村所有農戶買了財產保險,每戶保費30元,死一隻羊賠700元,死一頭牛賠3000元。

  金融扶持也起到關鍵作用,鄖西縣財政拿出1000萬元作為風險補償基金,撬動10倍商業銀行貸款額度,支持貧困戶和致富帶頭人創業,助力參與扶貧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貧困戶可申請5萬元貸款作為發展產業的啟動資金。

  村民余照琴去年靠養殖脫了貧,今年她又貸款5000元買下一隻種母羊,希望稍稍擴大一下養殖規模。她說,“資金有小額貸款可以借,銷路有村裡幫著賣,這麼好的機會,去年脫貧,今年可就要致富嘍”。

(責編:景玥、姚茜)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