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山西《前進》雜志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重在把握根本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體會

李永鑫

2017年05月19日10: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施政綱領,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體方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發展的最新成果。“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新時期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根本和全局,著眼新階段推進現代化建設和實現民族復興的整體和長遠,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戰略重點、戰略舉措。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本質要求是准確理解、科學把握、忠實踐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深刻內涵和思想精髓,重點是要以戰略眼光瞄准中國夢這一根本目標,以全局視野把握全面這一根本要求,以科學思維用好統籌這一根本方法,以問題導向踐行嚴實這一根本精神。

以戰略眼光瞄准中國夢這一根本目標

“四個全面”是實現中國夢的戰略指引。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的高度,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大命題。中國夢貫穿始終的戰略目標依次涵蓋著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圍繞這一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從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出發,提出並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思想,是實現中國夢的戰略指引。

“四個全面”是實現中國夢的戰略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戰略目標、戰略重點和戰略舉措的統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決定中國命運的戰略抉擇和戰略設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二者如同“車之雙輪”、“鳥之兩翼”,構成著實現中國夢的“姊妹篇”﹔全面從嚴治黨,鍛造我們事業更加堅強的領導核心,是根本政治保証。“四個全面”既在全面部署“過河”任務,又在重點解決“橋或船”的問題,為我們實現中國夢確立了路線圖、任務書、動員令,形成實現中國夢的戰略布局。

“四個全面”是實現中國夢的戰略保障。實現中國夢的第一步是到2020年建成包括城鄉全體人民,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的全面小康社會,所以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礎性保障。目前改革到了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像總書記講的那樣“加強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的改革,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推動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所以說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國夢的動力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要實現物質文明的小康,也要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小康。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在解決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國家長治久安,所以說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國夢的法律保障。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構成了當代中國最為關鍵的“命運共同體”。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最核心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最根本的是全面從嚴治黨、鍛造堅強領導核心,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方向指引和政治保証。

以全局視野把握全面這一根本要求

堅持鮮明人民立場的全面。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價值追求和政治立場。“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始終堅持人民創造歷史、開創未來的主體地位,集中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強烈願望和根本利益、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四個全面”中居於引領地位,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的整體性目標,順應人民群眾的美好期待,統領著各項戰略舉措和全部奮斗行動。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和舉措,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讓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依法治國堅持讓人民成為依法治國的主體力量和深厚源泉,讓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根本目的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人民性,真正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堅持富有時代內涵的全面。“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科學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現代化和民族復興、如何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時代命題,具有豐富的時代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的階段性目標,也是前提和基礎。其基本內涵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面深化改革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總目標,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為核心重點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防和軍隊、黨的建設等各個領域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就是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從嚴治黨要靠全黨、管全黨、治全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根本任務是加強黨的建設,總的抓手是落實“兩個責任”,總的思路是牽牢“牛鼻子”、緊握“牛鞭子”、種好“責任田”,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目的在於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實現黨的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堅持充滿辯証思維的全面。“四個全面”是習近平總書記遵循唯物史觀、唯物主義辯証法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等基本原理,立足我國現階段發展實際,站在統領和指導黨和國家未來發展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綜合運用辯証思維、戰略思維、系統思維、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提出的治國理政總方略。正確處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系列重大關系,必須運用辯証思維來把握。重點要把握好幾對關系:一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關系。“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囊括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諸多內容,必須整體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則是實現“五位一體”的戰略目標、強大動力、法治保障和領導主體,它是貫穿於“五位一體”中的本質要求。二是“四個全面”與當前我國改革發展的關系。“四個全面”是根據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程中面臨的根本問題和主要矛盾確定的戰略布局、主攻方向和工作重點。三是“四個全面”之間的關系。每一個“全面”都是“兩點論”與“重點論”的辯証統一,既是整體又是個體,既是系統又是要素,它們不是簡單並列疊加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有機整體,是既有全局又有重點的施政總綱和發展路線圖,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點。

以系統思維用好統籌這一根本方法

從時間維度統籌推進“四個全面”。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由一成不變的事物構成的,而是過程的集合體。習近平同志指出:“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蘊涵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現實基礎和對未來科學研判的積澱,是遵循歷史、現實與未來相統一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形成的,是歷史、現實與未來的辯証統一。從全面建設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從深化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從依法治國到全面依法治國,從從嚴治黨到全面從嚴治黨,都體現了新一屆領導集體對歷史的傳承與發展辯証統一的戰略思維和務實精神。准確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既要尊重歷史,沿著歷史進步的邏輯前進﹔也要立足現實,以問題為導向,解決事關人民群眾最重要最迫切的實際問題﹔更要面向未來,把握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從時代變革的大趨勢中把握走勢。與時俱進是歷史的、具體的、客觀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實施“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也必須遵循這一規律,絕不能單兵冒進、劍走偏鋒,要堅持歷史、現實、未來相統一的原理統籌協調推進。現階段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最主要的是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展開,堅持“五位一體”的發展思路,全面推進和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著力破解發展難題,不斷增強發展動力,切實厚植發展優勢。

從空間維度統籌推進“四個全面”。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一切事物都是包含著時間與空間過程的集合體。從空間維度統籌推進“四個全面”,最主要的是要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指引下,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大局,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空間格局,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大局就是要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既立足國內,充分運用我國資源、市場、制度等優勢,又重視國內國際經濟聯動效應,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空間格局重點要在有序推進東中西部及東北“四大板塊”戰略的基礎上,實施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實現板塊聯接,形成區域一體化﹔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堅持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堅持硬實力與軟實力並駕齊驅,全面推動“五位一體”共同建設、共同發展,更加注重提升我們國家依靠政治制度吸引力、文化價值感召力和國民形象親和力等釋放出來的無形影響力。

從系統維度統籌推進“四個全面”。“四個全面”本身就是一個有機的系統,是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辯証統一的有機整體。四個“全面”合起來就是一個“全面”,即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首要的是把“四個全面”作為一個“整體”運用系統思維、辯証思維科學統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小康社會的要求是“全面建成”,對改革的要求是“全面深化”,對法治的要求是“全面推進”,對治黨的要求是“全面從嚴”。每一個“全面”無不體現著全面系統與辯証平衡、“兩點論”與“重點論”、“破”與“立”的辯証統一,都是一套相對獨立的子系統,每個子系統中又包括若干小系統。每一個“全面”都需要運用“兩點論”與“重點論”、“破”與“立”的辯証思維來把握推進,既要統攬全局,又要突出重點﹔既要抓住關鍵問題,又要以點帶面、整體突破﹔既要“破”,聚焦解決問題,清除障礙弊端,又要“立”,不斷開辟新道路,開拓新空間,凝聚新能量,取得新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要把握好脫貧攻堅與整體小康的辯証關系,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重在處理好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膽大與心細、部分與整體、局部與全局的辯証關系,統籌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體制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正確處理好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依法治國與依德治國、學習借鑒世界優秀法治文明成果與根據中國國情推進的辯証關系,統籌推進法律規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建設﹔全面從嚴治黨重點要處理好思想建黨與制度建黨、嚴管與厚愛、治標與治本、緊盯關鍵少數與管住絕大多數等辯証關系,統籌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

以問題導向踐行嚴實這一根本精神

實事求是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指南針”。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是馬克思主義全部理論的精髓和靈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本身就是充分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准確把握我國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征的產物,是深諳“長河”、“河流”、“河段”規律特征的治國理政理論,是對“實事求是”這一思想路線一以貫之的堅持和運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需要繼續忠實地堅持“實事求是”這一“思想路線”、“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協調推進“四個全面”首先要牢固樹立問題導向,找准問題、破解難題,有針對性的抓發展、推改革、建法治、強黨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開展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從當代中國發展的實際出發,准確把握歷史新階段的本質特征,堅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嚴格遵循每項任務和具體工作所涉及領域與范疇內在的客觀規律,抓好每一項“全面”,抓好每項“全面”的每項具體工作。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一切工作都要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准確把握世情、國情和黨情的深刻變化,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努力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本地區本部門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突出問題,不斷在發現問題、矯正偏差、糾正錯誤中改進工作,不斷在探索真理、堅持真理、發展真理中奮勇前行,不斷在化解矛盾、破解難題、推動發展中鑄造輝煌。

實干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動力源”。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曾經說過:“一步實際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立身之本、為政之基、成事之要,其核心精神是“嚴實”,本質要求是實干。做好一切工作要靠實干,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同樣要靠實干。實干就是在抓發展、推改革、建法治、強黨建的具體實踐中要求領導干部率先垂范,集中精力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突出重點抓落實、一以貫之抓落實,帶動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一級促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生動局面﹔就是要求各級黨員干部切實轉變干部作風,腳踏實地干事創業,謀實策、出實招、見實效﹔就是要求每項工作都要堅持“一切工作具體化、具體工作精細化、精細工作規范化”的理念和標准,做到思路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在具體實踐中注重協同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不斷增強學習力、激發創新力、提升執行力﹔就是要求更加注重工作的實效性,在實干中創實績,在實干中見實效,把實績作為檢驗是否真抓實干的標尺,靠實績說話,用實績來考核一切工作的成效。

創新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金鑰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黨的執政理念、執政方略的創新,是一項全新的事業,既無經驗可供借鑒,又無模式可供遵循。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發展性、改革性和全新性必須要創新,隻有創新才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基本方法,是破解難題、推動發展和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金鑰匙”。創新就是要從破除思想障礙入手,強力推進觀念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工作創新,大膽革除制約科學發展的種種障礙,最大程度地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把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努力推倒圍牆、打破界限,有效推動科技創新不斷提質提效、生產要素不斷優化組合、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完善,為科學發展持續注入動力、激發活力﹔就是要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想得更深,把創新貫穿於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全過程,以寬廣的胸懷、開放的思維,積極對待一切新生事物,熱情鼓勵一切社會實踐創新,大膽吸納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切文明成果,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凝聚起來,以科技創新引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改革創新釋放發展強大動力,以法治創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以黨建創新提高管黨治黨科學化水平,真正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插上騰飛的翅膀。

(作者系中共柳林縣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 

山西《前進》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