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砥礪奮進的五年 脫貧攻堅篇:有一種溫暖,叫“精准扶貧”

2017年05月18日15:14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砥礪奮進的五年 脫貧攻堅篇】有一種溫暖,叫“精准扶貧”

  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寒村這個曾經貧困的小山村,正蛻變為原生態休閑旅游村。記者 楊召奎 攝

  開欄的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審時度勢,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書寫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華章。五年成就萬眾矚目,五年輝煌鼓舞人心。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全方位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光輝歷程,全景呈現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現人民群眾生活的新變化和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本報開設“砥礪奮進的五年”專欄。今起推出的第一組報道聚焦脫貧攻堅,通過本報記者在海南、青海、寧夏、黑龍江等地的精准扶貧調研採訪,反映我國脫貧攻堅的舉措和成就,敬請讀者關注。

  今年50歲的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鎮大邊村村民王萬啟,2016年初住進了敞亮的新家。替王萬啟解決難題的,一是政府,二是銀行。

  “政府的危房改造補貼和富美鄉村建設補貼近6萬元,另外5萬元是向銀行貸款解決的,由政府貼息。”王萬啟說,解決了住房后,他還加入了合作社,在政府的幫扶下,養了4頭牛,並於當年底順利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王萬啟的脫貧經歷是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積極成效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脫貧攻堅這一民生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黨中央確定的目標是:深入推進扶貧開發,幫助困難群眾特別是革命老區、貧困山區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使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得以保障。

  這,是一種來自整個社會的關切溫暖。這種溫暖,既著眼於貧困人群的感受,又飽含著體制建設的宏大關愛。如今,這種關愛已寫入了國家戰略和執政根本,這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倡導並要求各級黨政切實踐行的“精准扶貧”。

  一個貧困山村的蛻變

  打贏脫貧攻堅戰,貴在精准、重在精准,成敗之舉在於精准。中央對扶貧工作提出了“六個精准”的要求,即扶持對象精准、項目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准、脫貧成效精准。

  要扶貧減貧,首先要弄清貧困人口在哪裡、誰是貧困人口。為力求統計數據真實、准確,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全國動員近200萬人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補錄貧困人口807萬,剔除識別不准人口929萬,識別精准度不斷提高。

  確定了誰是貧困戶,如何實現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各地瞄准貧困村、貧困戶,對症下藥,成效初顯。

  什寒村曾是海南瓊中極為偏遠貧困的村庄之一,海拔近800米。由於海拔高,不適宜種植檳榔、橡膠等經濟作物,在2012年時村民的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傳統的產業扶貧和補助補貼性扶貧解決不了什寒村的貧困問題。

  為了摘掉貧困落后的帽子,在海南省委辦公廳的定點幫扶下,瓊中縣委、縣政府根據什寒的生態環境、資源條件,結合當地民俗特色,深入挖掘黎苗文化內涵,推出了“旅游+扶貧”模式,讓村民在家門口就吃上了“旅游飯”。

  “旅游扶貧帶來了連鎖效應,不僅貧困人口減少,村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改變,不少村民搞起了農家樂、民宿。”瓊中縣新聞中心副主任朱德權說。到2016年,村民的人均純收入增長到1.2萬多元,短短4年時間收入翻了4倍。

  去年底,什寒村28戶貧困戶有27戶實現了脫貧。這個曾經貧困的小山村,也由此蛻變成為海南十大最美山村之一。

  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打贏脫貧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特色產業扶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為此,各地著力培育特色產業,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在青海門源回族自治縣北山鄉上金巴台村,當地政府用幫扶資金購置牛羊,引導村裡的貧困戶通過賣奶、牛犢或羊羔來增收。該村17戶貧困戶中,有9戶選擇了產業脫貧,其中8戶買了奶牛,1戶買了藏系綿羊。

  在黑龍江拜泉縣國富鎮自治村,縣政府投入扶貧資金1780萬元,在該村建設了黑木耳生產示范園區,打造黑木耳閉合產業鏈,新建標准化大棚400棟。僅木耳採摘的年勞務收入就有1200萬元,優先雇用貧困戶,可帶動該村2000人脫貧。

  在海南瓊中縣長征鎮萬眾村,村民則靠著種桑養蠶走出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種桑養蠶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我們村就是靠這一個個小東西實現了脫貧。”村民王進民撫弄正沙沙啃食桑葉的蠶寶寶喜滋滋地說,“再過幾天,這批蠶寶寶就可以上架打繭,吐絲完后就可以賣蠶繭了。”

  從買來蠶寶寶的那天算起,隻需要15天的時間就可以賣蠶繭,也就是說每個月可以賣兩批蠶繭。王進民算了一筆賬,“如果家裡種3畝桑樹,就可以養一張蠶種,按照一張蠶種純利潤2500元算的話,一個月就可以收入5000元。”以前萬眾村主要以種植稻谷為主,3畝地一年種兩季稻子才能賺5000元。

  萬眾村村委會主任黃茂彬告訴記者,2014年村裡8個村小組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0戶,靠種桑養蠶等特色產業帶動,截至2016年底,該村僅剩14戶貧困戶。“今年繼續努力,爭取全村的貧苦戶都摘掉帽子。”

  不斷創新扶貧模式

  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不斷創新扶貧模式。為此,各地都摸索創新,切實拿出了“新方案”“硬辦法”,通過“造血式扶貧”讓貧困戶真正脫貧。

  在青海門源上金巴台村,當地針對勞動力不足的家庭,在村民自願的情況下,指導其將政府撥付的人均6400元的專項扶貧資金、縣政府籌集的5萬元幫扶金、原子城紀念館的10萬元幫扶金、扶貧日捐款等用於入股到有經濟實力、固定資產的企業中,以合同形式約定每年以入股金額的10%的比例分紅給貧困戶。同時,將企業的固定資產作抵押,用以保障貧困戶入股本金的安全。在17戶貧困戶中,每年戶可分紅4800元~5200元。

  海南瓊中灣嶺鎮長邊村則通過海南金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引進了新型的農業開發模式。該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與18位農民簽訂了股份制養殖合同,主要養殖泥鰍和羅非魚。

  “養殖需要投入,還要有一定的技術,如果一個人來干的話,弄不好就會虧損,這就需要借助專業化的公司。我們的模式是由公司提供資金、技術支持和經營管理,農戶以土地量化入股或者勞動力的形式入股,參與產業發展,利潤按照當年魚塘所產生的利潤進行分紅,如果參與勞作,不僅佔股,而且每個月還有固定收入。”灣嶺鎮鎮長周魁龍說。

  去年底摘掉“貧困戶”帽子的村民王存告訴記者,去年分紅分了2.8萬元,這比種水稻的收入翻了一番。“現在的收入渠道多了,月月領工資,年年有分紅,還有種檳榔、橡膠的收入,日子真的是越來越好了。”

  (參與採寫:記者 吳迪 楊學義)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