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扶貧對准貧困群眾“胃口”

記者 石飛

2017年05月18日14:14    來源:法制日報

原標題:扶貧對准貧困群眾“胃口”

“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不僅讓我一家人徹底告別了破舊不堪的茅草屋,住上了‘洋房’,還讓我明白了隻有通過自身的努力才能過上好日子。”呂卓夢站在自家的新房前感慨萬端,言語裡傳遞著幸福和感激。

今年48歲的呂卓夢是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藥山鎮洗羊塘村村民,和他有著相同感受的還有該村的許多村民。4月28日,《法制日報》記者來到距離巧家縣城所在地白鶴灘鎮近100公裡外的洗羊塘村蹲點採訪時獲悉,洗羊塘村是巧家縣最貧困的村庄之一,平均海拔在3200米左右,交通不便,自然環境惡劣,基礎設施薄弱,生活條件極差。全村有10個村民小組403戶1462人。他們主要作物僅有洋芋、蕎麥,居住的依然是茅草屋,生活取暖依靠的是一種名叫“海伐”的草根沉積物。

“為徹底改變該村村民生活條件,根據《中共巧家縣委辦公室、巧家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藥山鎮洗羊塘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該村10個村民小組中的6個將搬遷至老店鎮尹武海壩進行安置,另外4個將在鎮內進行異地扶貧搬遷安置。”藥山鎮黨委書記楊友崇表示,該村村民將永久告別茅草屋,住上“小洋房”。

32寸彩電成為村主任家中最“耀眼”物件

4月28日早上8點整,記者從藥山鎮出發,汽車繞著盤山公路向上爬行,經過4小時顛簸,終於來到65公裡外的洗羊塘村。

12點10分,記者抵達洗羊塘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破爛不堪的茅草屋,這時,站在村口的一名中年男子迎面走來緊緊握住記者的手。

“這是洗羊塘村黨支部副書記兼副主任呂卓兵,在村委會工作已經13年了,他可是有著13年黨齡的老黨員了。”隨行的藥山鎮人大主席馮志福介紹說。

在呂卓兵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仿佛是一個早已荒廢無人居住的房屋前,呂卓兵說:“到家了,這就是我家。”

低矮的茅草屋沒有窗戶,屋內陰暗、潮濕一片,門前堆放著高高的“海伐”草根沉積物,家中除了日常生活用具外,一台32寸的彩電成為家中最“耀眼”物件。

呂卓兵告訴記者,由於歷史、自然、社會等多方面原因,這裡生態極度惡化,水土嚴重流失,農作物產量極低。主產農作物洋芋,其他地方畝產可達1500至2500公斤,而洗羊塘村畝產隻有300公斤左右,群眾生活十分困難。加之燃料奇缺,部分地方群眾飲水困難,已基本喪失生存條件。

“我們這裡太窮了,很多小伙子找不到媳婦,全村30歲至60歲左右的男人打光棍就有30余人。”呂卓兵說。

他表示,之前搬到尹武海壩進行安置的部分村民已經安居了,有幾個小伙子還找了對象准備結婚呢!

搬遷村民住洋房勤勞致富年均收入6萬多

5月9日,記者來到洗羊塘村異地扶貧搬遷尹武海壩安置點看到,一排排依山而建即將竣工的別墅式小樓房錯落有致,一條條硬化公路縱橫交錯,蜿蜒盤旋伸向村民院落。

“這裡建了300套新房,全部用於洗羊塘村異地扶貧搬遷使用。”老店鎮副鎮長周平介紹說。

在新家門前,呂卓夢跟記者聊起了以前的日子,“8年前,家裡還是一貧如洗,吃糧基本靠借,根本沒有衣服和褲子穿,冷的時候,隻有把身子靠在羊群上取暖。”

談話間,呂卓夢拉著記者進屋參觀新家,隻見二層96平方米的房屋,南北通透,干淨明亮,通水通電,二室一廳一廚一衛設計精致,房屋的前面自建了豬圈,養了兩頭80公斤左右的肥豬。

呂卓夢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自己除了種4畝地外,還在外邊幫村民建房砌磚,一天收入120元,加上一些其他收入,一年下來也將近有6萬多元。

周平告訴記者,為確保安置下來的村民留得住、穩得住、能致富,達到如期脫貧目標,鎮黨委、政府結合當地實際,大力發展了黃花菜、洋芋、烤煙等農業種植。

村民留在“家門口”掙錢顧家兩不誤

5月5日一大早,家住洗羊塘村小羊窩社的村民石起銀就起了身,在家裡火塘快速燒熟3個洋芋吃完后便出了門。

“昨天剛把蕎子點種完,今天准備去打一天零工。”石起銀起身告訴記者,他今天要去村口的混凝土攪拌站干活,一天工作下來可以掙到120元工錢。

“由於土地貧瘠,氣候環境惡劣,並且隻能出產洋芋和蕎麥,而且產量不高,加之多年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全村基本沒有種地。”石起銀介紹說,直到今年明確小羊窩村小組將按異地搬遷扶貧政策進行規劃建設,自己在種好自留地的同時有機會在家門口打起了工。

“有勞動力的,我們就採用就業幫扶﹔沒有勞動力的,我們就選擇一些勞動量小、見效快的養殖項目等進行幫扶。”藥山鎮政府扶貧工作站站長羅百發說,精准扶貧就是要做到扶持對象精准、項目安排精准,就是要對准貧困群眾的“胃口”,才能讓他們實現自我價值,並積極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現狀。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