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遼寧共產黨員

推進街道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黨組織共建互補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大連市委組織部課題組

2017年04月27日10:2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城市基層黨建是黨建工作的重要領域,加強城市基層黨建是做好城市工作,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推進街道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黨組織共建互補是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核心環節。

推進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互補的重要意義

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能否實現互聯互動、共建互補,直接影響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突破。應從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推進基層治理創新的高度,深刻認識推進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互補的重要意義。

推進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互補是凝聚黨建合力、強化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的需要。各駐區單位雖然行政互不隸屬,但同屬黨的組織,在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推進城市建設發展等方面主旨相通、目標一致,是不可分割的黨建共同體,實行共建互補,有利於加強黨的領導、形成黨建合力,進一步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增強城市黨組織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的堅定性、維護黨的領導的自覺性、黨內政治生活的嚴肅性、堅守黨的陣地的戰斗性,有利於打造堅強政治堡壘、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推進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互補是提升黨組織服務功能、深化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需要。伴隨經濟社會發展,當前群眾訴求日益多變,服務要求日益精細化、專業化,除了傳統的物質層面服務外,在精神、文化、法律、健康等方面的服務需求也不斷增強。而街道社區黨組織和駐區單位往往是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需要取長補短、相互借勢助力,形成整體的服務效應。

推進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互補是提升城市基層黨建水平的需要。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互補是一種組織聯合,也是一種組織設計的創新。多年以來,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形成了“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黨員”的縱向組織管理模式,這種縱向模式組織嚴密、紀律性強,但也相對封閉獨立,與駐區單位黨組織缺乏橫向聯系,形成各自為政的局面。駐區單位黨組織服務對象面對轄區百姓,黨員活躍在轄區,但由於行政隸屬和黨組織關系不在轄區,黨員發揮作用受到限制。條塊分割、封閉運行的傳統黨建格局已難以適應主體多元化城市新形態,構建以資源共享、共建互補為突出特征的城市黨建新格局已是大勢所趨。推進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互補,從某種意義上就是在鞏固業已形成的縱向組織管理模式的基礎上,積極加強街道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黨組織之間的橫向聯系,建立條塊結合的黨建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不斷創新完善城市基層黨建新的組織體系和組織網絡。

推進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互補是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需要。當今社會越來越開放多元,新問題、新情況層出不窮,基層社會治理面臨新的挑戰,特別是伴隨著城市治理主體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合作、開放、共贏已成為時代發展趨勢,在這種情況下急需推進利益和資源整合,統一各方意志、協調各方行動、形成治理合力。而推進共建互補、搭建共建平台,能夠最大限度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達成治理共識,尋求新常態最大公約數,有力助推全域城市化進程和基層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

大連市推進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互補的實踐探索

近年來,在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實踐中,大連市一直把推進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互補作為重要內容,採取一系列舉措抓緊抓實,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

堅持黨組織主導,牽頭搭建共建平台。推進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互補,首先需要有一個組織依托。在加強城市基層黨建過程中,大連在全市范圍內鋪開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建設,吸收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為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街道黨工委兼職委員一般為8-10名,社區黨委兼職委員一般為3-5名,兼職委員不改變隸屬關系,不佔原街道社區委員編制。初步構建了以街道社區為核心、駐區單位為骨干的“1+N”型組織體系,形成了“一核多元”的領導體制。同時,街道社區黨組織負責同志兼任駐區黨組織成員,實現雙向交叉任職、深度融合互動。甘井子區大連灣街道通過打造軍警地企區域化黨建聯合體,破解了因組織關系隸屬不同帶來的難題,有效凝聚區域發展合力,形成資源共享、責任共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區域化、開放性黨建覆蓋體系和服務網絡。

注重增進協調配合,規范工作運行。共建組織建立起來,大連市及時健全相關機制,確保共建組織規范有序運行,發揮應有的作用。建立共建互補的三級協調機制,在區級層面成立了共建互補指導委員會,在街道層面建立了共建互補協調委員會,在社區層面成立了共建互補協商委員會,形成共建互補黨建聯合體。健全日常協調機制。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例會等方式,共同研究分析和部署落實轄區內經濟社會發展、社會管理創新、黨的建設等各項工作。實施整體規劃協調和專題行動協調、領導層協調和工作人員協調、多邊協調和雙邊協調、例會協調和個別協調等相結合,加強日常聯系,定期交流情況。健全完善激勵約束機制。駐區單位評選先進黨組織和文明單位、考核任用干部,都要聽取街道、社區黨組織意見﹔區市縣對街道、社區領導班子成員考核任免,充分聽取黨建工作協調機構成員單位黨組織意見。市、區及各領域各系統黨組織開展黨內評選表彰活動,都把社區黨建工作情況作為參評的重要條件。旅順口區建立了走訪制度和溝通反饋制度,街道、社區定期走訪駐區單位,通報溝通區域黨建活動工作情況。 中山區建立健全了街道大工委、社區大總支兼職委員聘任、考核、激勵、退出機制,不斷提高轄區單位的共建意識和服務能力。

堅持以契約化、項目化方式推進共享共贏。通過契約明確責任。街道社區黨組織通過與駐區單位黨組織簽訂共駐共建協議書、設立共駐共建聯絡站、選派共駐共建聯絡員等方式,明確共建責任,一方面,街道、社區黨組織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做到引導而不攤派,協調而不強求﹔另一方面,駐區單位黨組織主動考慮社區建設實際和可提供的資源優勢,盡可能地保証投入,積極支持和參與社區共建工作,實現了黨員聯管、活動聯抓、資源聯用、服務聯做。通過項目推動落實。為落實好共建任務、達到共建目標,實行課題化設計、項目化管理、工程化驗收。旅順口區街道、社區分別與116個駐街、駐社區單位簽訂“六聯六共”共建協議書,明確了共建任務,並共同研究制定了黨建項目聯建單,用項目化方式推進共建工作。中山區對共建項目實行“菜單式”管理,街道、社區根據群眾需求擬定“服務項目訂單”,駐區單位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性、針對性地通過簽訂項目意見書認領和履行“服務項目訂單”。西崗區通過簽訂項目契約書的形式約定共建互補的權利義務,明確服務項目內容,限定項目責任和完成時限。

堅持以載體活動為牽引,推進資源共享。把創造活動載體作為推進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互補的重要內容加以探索創新。為推進資源共享共贏,按照“不求所有,但為所用”的原則,實行動態開放的黨員管理模式,實現了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黨組織活動陣地相互開放、共建資源互補共用。通過組織開展黨員領導干部進社區(村屯)活動等,組織駐區單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積極參加社區組織開展的各類志願服務活動,進一步凝聚服務群眾合力。各地區通過組織開展“兩代表一委員走進社區”“在職黨員一線集結號”等系列載體活動,牽動和協調駐區單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街道、社區各項工作出謀劃策、奉獻力量。西崗區香爐礁街道開展了“七攜手”共建活動,建立了齊攜手、共參與的工作機制,推進文明祥和社區建設。中山區深入開展“千名干部進百企幫萬家”活動,街道大工委、社區大總支積極發揮整合協調與主導作用,更好地為駐區單位提供政策服務、信息服務、協調服務和組織服務,從而實現雙向聯動,合作共贏。沙河口區積極整合資源,統籌聯建聯用“樞紐陣地”“網點陣地”“特色陣地”,既解決了場所不足問題,又提升了場所利用率。

堅持打牢基礎、強化保障。注重抓好隊伍共建,強化核心骨干力量建設。實行“雙挂鍛煉制度”,街道社區選派黨務干部到駐區單位黨組織挂職學習,駐區單位選派黨務干部到街道社區挂職鍛煉。結合在職黨員進社區、領導干部進社區(村屯)等活動,組建街道、社區等各級黨員志願者服務隊,實行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雙重管理”“雙向激勵”。堅持強化培訓,對交叉任職的兼職委員、共駐共建聯絡員等加強專項培訓,提高其共駐共建的素質本領。加大配套投入,修改完善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使用管理辦法,對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黨組織的共建項目予以支持,加大對黨建、教育、文化、體育等場所陣地、活動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推進陣地相互開放、共建共享。

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目前,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互補工作還存在一些短板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共建互補主動意識、能動意識仍顯不足。主要表現是:參與熱情不足、參與率不夠高、參與情況不平衡等。參與內容多局限於衛生清潔、治安聯防、文體娛樂等非政治性的活動,而涉及社區選舉、社區公共事務決策、公共服務項目選擇等內容的政治性參與較少,駐區單位為社區居民所提供的各種直接、具體和人性化的公共服務還沒有完全到位。

領導體系、責任機制仍然不夠健全完善。主要表現是:由於街道黨工委日常工作任務往往依靠駐區行政單位支持,不便過多去發號施令,造成街道黨工委的引領和支撐能力不足,協調參與渠道不暢通,再者駐區單位參與不參與一個樣,參與程度好壞一個樣,有的單位礙於面子,勉強參與,遇事回避,有的單位重形式輕實質,草率應付,存在“時多時少、時有時無”的問題。社區居委會存在自我邊緣化和工作“行政化”的問題,與居民和駐區單位接觸較少、聯系不密切,影響了共建互補工作的深入開展。

內容與方式仍顯單一。主要表現是:內容不夠豐富,方式比較單一,長效性不足。一些單位仍停留在訪貧問苦、文體娛樂等層面,而在精神、文化、健康等方面的服務較少。一些單位多採取送錢送物、結對聯系等傳統方式,而協商對話、參與決策、調解矛盾、創意“眾籌”、“互聯網+”等創新方式用得較少,靈活性不夠,影響了服務的實際效果。一些單位滿足於“一時一事”的共建工作,沒有形成常態化長效化工作機制。

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一、街道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不夠,統籌協調作用發揮不夠好。由於缺乏足夠的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街道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黨組織的共建工作責任邊界不清晰,目標考核內容不明確,導致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雙方的積極性得不到充分調動,各類資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應用。同時,由於權責關系不順,市區在給街道社區壓擔子、交任務的同時,並沒有同步賦予相應的職權,導致職責、權力不相匹配,嚴重影響街道社區的綜合協調和區域統籌能力。二、利益共享機制缺失。由於缺乏利益共贏的著力點與結合點,許多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不能從共建工作中共享利益,認為參與共建互補工作對自身價值度不大,或者存在“搭便車”的心理,不願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參與共建工作,進而影響了共建互補工作的長期長效發展。三、習慣做法和思維慣性影響。一方面,街道社區仍然沿用“大包大攬”的做法,統籌整合理念不夠,沒有將黨委政府承擔的大量社會性、公益性、事務性服務職能交給企業、社會團體和社會組織來承擔,也沒有通過適當方式激發調動各類社會組織參與服務的活力。另一方面,由於長期以來體制性慣性,造成部分駐區單位依賴性過強,長期習慣於被動接受政府的安排,坐等街道社區解決問題,很少考慮自己在其中應擔負的責任,缺乏主動參與、自我解決問題的意識。同時,由於近年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伴隨著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和城市建設,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流動性加快,在客觀上影響了彼此之間的來往和共建互補。

對策與建議

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推進共建互補,第一責任是街道社區黨組織,第一要務是發揮好黨組織的領導統籌作用。街道社區黨組織要增強主體意識和主導意識,自覺站前台、唱主角,主動出擊、主動上門、真促實抓,積極作為、創造工作,努力搭建共建互補平台,為共建項目搭橋引線,引導駐區單位黨組織積極參與和支持共建互補工作,防止“剃頭擔子一頭熱”。

駐區單位要牢固樹立共建互補自覺意識。駐區單位要從大局出發,不斷強化共建互補的“主動意識”和責任意識。要增強歸屬感,實現由“局外人”到“自家人”的角色轉變,對共建互補實現思想認同、情感認同。要自覺參與進來、深入下去,積極為共建互補出點子、想辦法、出實招,在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社會治理、推動城市發展方面做到對策共商、難題共解、責任共擔。

健全完善共建互補工作體制機制。推進共建互補,一個關鍵性問題就是打破行政隸屬壁壘,推動黨建體制由條塊分割向條塊結合轉變,這就需要在領導體制、工作機制等方面積極進行探索創新。要把轄區內有一定影響的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選聘為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實現交叉任職,通過組建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探索構建以街道黨組織為核心、社區黨組織為基礎、駐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的共建互補協調機制。探索在區、街、社區三個層面成立常設工作機構或聯絡站,統籌負責區域內共建互補工作,統攬全局、協調各方。要建立健全定期例會、工作通報、定期走訪等制度,通過召開工作聯席會、情況通報會、綜合分析會等,定期專題研討共建互補工作,總結經驗,破解難題,促進“共建互補”工作有序運行。要實行目標管理,通過簽訂共建責任書等方式,進一步明確共建互補工作目標和方向。要建立健全保障機制。抓好骨干隊伍建設,選好共建互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配強共建互補專職聯絡員,有針對性地跟進相關培訓,提升其專業素質能力,使共建互補工作有專門機構管、有專人抓﹔加強督查促深入,通過定期督查、隨機巡查、定點調研等方式,推動共建互補工作開展﹔要強化考評增動力,制定精准、量化的考評標准,准確評估共建互補工作成效,並將“共建互補”情況與街道社區、駐區單位黨員領導干部個人評先爭優、提拔使用相挂鉤,促動各級黨組織主動作為﹔要遵循權責對等原則,向街道社區適當下放職權和財權,把“費隨事轉”落實到位,實現街道社區“責、權、利”的統一,讓街道社區在共建互補工作中擁有話語權和決策權。

找准利益共同點和互動結合點。共建互補能不能開展得起來,關鍵是能否找准利益結合點、提高利益關聯度,使街道社區、駐區單位在相互受益、共同發展中增強共建互助的內在動力,增強共建互補的成效。在深化載體活動中尋找突破口。圍繞實現共同目標、共同需求、共同利益,街道社區牽頭組織開展實事共辦、難題共解等接地氣的載體活動,吸收駐區單位參加,同心協力,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在發揮各自優勢中找准結合點。街道社區黨組織要發揮組織優勢和政治優勢,通過牽線搭橋,讓駐區單位與服務對象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讓更多的百姓理解和支持駐區單位工作,促進駐區單位工作更快更好開展﹔駐區單位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從人才、技術、物資、資金、教育、陣地等方面,幫助解決街道社區自身無法破解的民生大事、發展難題,讓街道社區在共建互補中得到實惠。在服務百姓上找到共同點。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職責任務各不相同,但宗旨使命都是為人民服務,以服務群眾為共同追求和價值取向。要認真調研、全面了解轄區百姓實際需求,開展組團式服務、黨員志願服務、項目化服務等,凝聚服務群眾合力。

創新共建互補工作的形式內容。要適應時代變化,採取更加靈活新穎的方式,通過結對共建、聯點扶建、派駐幫建、項目帶建等方式,積極探索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黨的組織共建互補、活動共同開展和黨建資源共享的新途徑新渠道,不斷拓展共建互補的深度和廣度,推動黨建融合、工作融合、感情融合。在抓好在職黨員進社區“義務服務日”“義務服務周”活動的基礎上,探索建立駐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到社區“雙報到”制度,實行駐區單位和黨員參與社區活動“雙報告”制度,引導駐區單位和黨員為社區治理獻計出力。要堅持雙向服務制度,街道社區黨組織要主動上門,為駐區單位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駐區單位要積極支持街道社區各項工作,在職權范圍內提供便利,在雙向服務中實現互利雙贏。要緊跟形勢發展,進一步豐富拓展共建互補的內容,在范圍上由單一黨建向多樣化服務拓展,由一般性合作共建向專業性、精細化、個性化方向發展,實現班子聯建、干部聯挂、黨員聯訓、人才聯育、活動共聯等,推進政企資源與社會資源和諧共振,推動信息、陣地、文化、服務等各類資源共享共贏。

遼寧《共產黨員》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