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時代先鋒

時代先鋒:從“小木匠”到大國工匠

2017年04月25日10:39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時代先鋒】從“小木匠”到大國工匠

  白偉東在生產車間現場計算設計產品。新華社發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專家庫成員、碩士研究生專業學位教師、全國勞動模范、24項國家專利擁有者……如此多的“頭銜”及榮譽,集於一位工人之身。

  這位工人叫白偉東,大興安嶺神州北極木業有限公司高級技師、設計部部長。扎根大山深處30年的白偉東,是公司一線工人的驕傲,也是一名“驕傲”的工人。

  “瞎琢磨”中,創新的種子開始萌芽

  如今的白偉東,在木材加工領域可謂“大咖”級人物。但是,當我們追根溯源去尋找他創新“啟蒙點”的時候,卻發現是那麼的“偶然”。

  白偉東的父親也是林業工人,他從小就在林區長大。

  上世紀70年代,林業工人的家庭大多都很清貧,到了春季,淘氣的男孩子們就會在木棍的一端固定一個用鐵絲做的钎子,去剛化開的小河裡抓魚打牙祭。白偉東發現,木棍扎到河底的魚后,往回拽钎子經常會從魚身上脫離,好不容易扎到的魚又跑了。於是,他把魚鉤綁在鐵钎子上做了一個可以鉤魚的“武器”,被鉤住的魚無法掙脫。這一“武器”引來小伙伴們的爭相效仿。

  隨著年齡的增長,白偉東愛學習、善觀察、勤動手的天性愈發顯現。16歲的時候,白偉東就開始用自行車去井房馱家裡的飲用水,零下30多攝氏度的冬天,兩個裝滿水的大水桶挂在自行車后座上真是沉啊,白偉東利用小輪帶動大輪更省力的原理,對自行車進行了改造。

  回憶起少年往事,白偉東說:“我就是愛‘瞎琢磨’。”但就是在這琢磨的過程中,創新的種子開始萌芽。

  面對挑戰不屈服

  1996年,白偉東應聘到宜家木業公司(大興安嶺神州北極木業有限公司的前身)。工作中,他屢次遭遇挑戰。

  1998年,一個外國客戶來公司訂購6.2米長的集成材,而公司的指接機不足4.2米。“你們中國人,做不了這樣的事情。”外國專家的語氣中,藏著蔑視。

  “驕傲”的白偉東怒了,他當即拍了胸脯,承諾3天拿出方案。

  之后的72小時,白偉東幾乎沒合眼,反復設計研究。奇跡出現了,他成功了。

  2013年,大興安嶺集團公司去國外考察直徑300毫米空心木柱項目,外國同行們又對中國的技術發起了質疑:“這個產品,中國企業做不了。”白偉東聽后非常不服氣:“我就要把這件事情做好!”

  這一次迎接挑戰,過程非常艱難。白偉東和團隊因為方向性錯誤,離目標越來越遠。甚至到第20次方案出爐的時候,技術壁壘也始終沒有攻克。

  白偉東沒有放棄,苦思冥想之際,助手不經意間的一句“以柔克剛”,使他豁然開朗,也使整個研發峰回路轉。白偉東和他的團隊運用“柔性收縮”思維,通過半年的反復試驗,終於制作出第一台空心木柱液壓拼圓機,填補了國內外同類型設備的空白,並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面對困難,你得想辦法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白偉東對記者說,持續不斷地學習,是他的成功秘訣。

  1992年,17歲的白偉東初中畢業后到船上當了學徒。3年后,他憑借勤奮自學掌握了機械基礎知識,成為當時三江最年輕的輪機長。

  轉入木器行業后,他從零開始,憑著勇往直前的鑽勁和鍥而不舍的韌勁,對著圖紙和設備邊學習邊研究。他利用業余時間自學了《氣動與液壓》《機電一體化》《林業起重輸送機》等專業知識,查閱了文獻資料500多篇,做讀書筆記20余萬字。

  工作中,他研究的是木材,但他還自學了車工技術和電焊技術。

  2007年,白偉東成為高級技師,並通過自學拿到了大學本科文憑。2011年,他承擔了國家“十二五”科技計劃課題《落葉鬆結構結點設計研究與示范》項目,成為國家標准《結構用集成材》和《木結構設計規范》的參與修訂者。

  正是在不斷學習中,他從一個“小木匠”成長為大國工匠。

  “如今大小興安嶺全面禁伐,林業職工不能止步不前。”白偉東對記者說,“我們要瞄准國際市場和國內高端市場,不斷拿出更好的產品,讓老林區煥發出新光彩。”(張世光)

(責編:黃瑾、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