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9日15:44 來源:寧夏日報
4月18日,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建華在銀川市調研產業轉型和項目建設時強調,要堅持創新發展,大力培育新經濟、新業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在轉型發展上取得更大成效。
在寶豐集團1GW生態光伏發電項目基地,一塊塊隨陽光轉動的深藍色電池板首尾相銜,匯成了一片浩渺的“藍色海洋”。電池板下面,蟄伏了一個冬天的枸杞苗頂出了鮮嫩的幼芽,上面光伏發電、下面枸杞種植、全方位觀光旅游的“農光游”一體化新業態正在銀川濱河新區北部形成。該項目總投資210億元,規劃發電功率3千兆瓦,開發10萬畝枸杞扶貧田,建成后將成為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單晶地面光伏電站和全國最大的優質枸杞精准扶貧基地。“群眾能得到什麼實惠?”“用工問題怎麼解決?”李建華在枸杞基地仔細詢問。“我們採取‘企業+農戶’的合作經營模式,每戶可以分到6畝地,育苗、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等全由企業負責,農戶隻負責田間管護和採摘,每畝地每年可收入2萬元左右。”企業負責人介紹說,僅此一項,可解決山區8萬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就業和脫貧問題。李建華叮囑企業負責人,要千方百計降成本,在節本增效的同時,發揮好龍頭帶動作用,更好地助力全區脫貧攻堅。他希望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延長產業鏈,大力推進枸杞產品精深加工,加強宣傳營銷,努力實現工藝標准化、產業鏈條化、產品品牌化,探索出一條農業產業化的新路子。
中聯重科年產2000台輕量化智能環衛專用車項目車間,集成了全球環境設備制造的先進技術,是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布局在西北地區、面向阿拉伯國家和地區的首個產業基地。項目主要生產垃圾壓縮車、道路清掃車、垃圾轉運車等5大類20多種環衛機械,隨著一期、二期項目的建成,將與寧夏相關產業實現互聯互通,帶動鋼鐵和相關制造業的升級發展。李建華在聽取企業銷售和二期建設情況介紹后,沿著生產線逐一了解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情況。他說,作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北地區的第一家生產基地,要借助國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機遇,擴大生產規模,加強配套建設,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形成集群發展效應﹔要主動對接需求,拓展國際市場,打造西北地區智能型環衛設備的制造基地和運營中心。
在銀川智慧產業園區,基於互聯網、農業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形成的現代智能產品令人目不暇接。可預約全國名醫的好大夫互聯網醫院、可自動加熱座椅和檢索站點的新型智能公交站台、智能物聯網水表、3D人體掃描儀、雲筒等,將為銀川居民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科技享受。目前,該園區已簽約引進31家智慧產業龍頭企業,智慧產業窪地效應正初步顯現。李建華詳細了解智慧產業大廈建設情況,為銀川的“智慧”點贊。他希望銀川市以智慧銀川品牌為引領,加快推進智慧產業發展,盡快推廣應用這些與百姓日常生活緊密連接的現代科技成果,使更多群眾享受到智慧科技帶來的實惠。
位於銀川城市以東、由寧夏寶豐集團投資的寶豐健康城項目正在建設之中,鋼筋骨架已初具雛形。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0億元,將建設98萬平方米的大型集約式多功能養老中心,並根據不同老年人群的需求,個性化定制戶型和服務,建成后將提供2萬張床位。李建華聽取了項目規劃及建設情況介紹,詢問了床位設計、養老模式、收費、特殊護理等情況。他說,養老服務是朝陽產業,市場潛力巨大,要深入調研,精准定位人群,搞好配套服務,打造醫養結合的全產業鏈養老新模式。
自治區領導徐廣國、張超超,自治區黨委秘書長和自治區有關部門(單位)、銀川市負責人參加調研。(記者 馬曉芳)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