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黑龍江《黨的生活》

面對“談話函詢”,有哪些常見心理?

楊 雪

2017年04月14日10: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女兒結婚,要是場面小了多沒面子﹔再說了,我這些年隨出去的份子錢總得收回來吧?”哈爾濱市道裡區新農鎮黨委書記譚立偉聽說該鎮新鄉村一名黨員准備為女兒大辦婚禮,隨即找這名黨員談話,但這名黨員一開始很不以為然。

“我就提醒他,作為黨員,必須遵守黨規黨紀。我又找出《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相應條款向他解釋,嚴肅批評了他的錯誤想法。經過談話,這名黨員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打消了大辦女兒婚事的念頭。”譚立偉說,對於黨員干部出現的苗頭性問題,及時進行提示性談話很有必要。

這是哈爾濱市運用“談話函詢”處置方式過程中的一個案例。

通過與幾名紀檢工作者和曾被“談話函詢”的黨員干部交流,本刊記者發現,面對組織的“談話函詢”,作為當事人的黨員干部常有不同的心理表現,認識程度也有所不同。

“面對‘談話函詢’,多數同志都能嚴肅認真對待,坦誠做出說明,感謝組織提醒,但在接到‘談話函詢’通知時,有些人會產生抵觸情緒。”一位基層紀檢干部告訴記者,有的黨員干部在接到“談話函詢”通知時,第一句話就是:“我又沒違紀,紀委為啥找我談話?”

他向記者介紹了這樣一個案例:2016年,某鎮要建一棟商業服務綜合樓,很多開發商得知消息后,都想拿下這個項目。由於工程建設領域的違紀甚至違法問題高發,為了防患於未然,縣紀委約請負責該項目的一名副鎮長前來談話。“他在電話裡就問,為啥找他談話﹔來到談話室后也是滿臉的委屈。我們告訴他,找你來是談話提醒,給你敲敲‘警鐘’,不要跟開發商走得太近,把握好尺度。我們給他解釋完,他心裡的疑慮才消除。”

記者了解到,面對“談話函詢”,當事的黨員干部有一種常見心理就是覺得委屈。而當紀檢部門需要找當事人核實舉報信相關情況時,相關黨員干部也常常產生“組織上不信任我”的消極情緒。

一位曾被舉報有“生活作風問題”的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某告訴記者,接到談話通知時,就覺得泄氣了。“我這麼拼命干工作,被人寫信誣陷后,組織上也不信任我,這工作干得還有啥意思?”但是,這次談話的結果卻出乎張某的意料。通過談話,張某借機澄清了舉報信中的相關問題,也明白了這不是組織對自己不信任,而是一種關愛。終於洗清了“污點”,張某工作起來也更有勁兒了。

對於“談話函詢”,絕大多數黨員干部都不敢掉以輕心,但也有人存在著敷衍了事的僥幸心理。一位不願透露職務和姓名的黨員干部向記者講述了自己接受函詢的經歷。2016年年初,他接到縣紀委的函詢督辦單,要求他對在下屬單位報銷差旅費的情況做出解釋。“一方面因為時間過了很久,有些具體問題已經記不太清了﹔另一方面,也怕交代了這些情況會影響我在單位的威信,所以就隨便寫了幾條。”因為沒有如實交代問題,他隨后再次被縣紀委找去面談。“紀委領導給我講了幾個因小不廉而釀成大錯的落馬官員的典型案例,又對我嚴肅指出敷衍塞責可能出現的嚴重后果,使我意識到組織找我談話的重要性。回去之后,我把賬目一筆一筆都找了出來,根據回憶認真寫了一份情況說明和檢討書,並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廉潔自律、防微杜漸。”

據紀檢部門的同志介紹,除上述幾種較為常見的心理之外,也有一些黨員干部對“談話函詢”不領情、不思過、不改正,認為是組織跟自己過不去,有的甚至惱羞成怒,跟組織耍脾氣。也有的聽說紀委來電話就心裡“發毛”,擔心被“雙規”,甚至出現極端行為。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與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直接見面談話,對未澄清的問題及時函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妥之處與錯誤問題進行批評指正,對涉嫌違紀問題及時處理……對不少黨員干部來說,可能不大習慣、不大自在甚至有相當大的壓力,而這恰恰是需要面對的“新常態”。

(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