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高層動態

廣東代表團向中外媒體開放 胡春華馬興瑞李玉妹等回答記者提問

2017年03月07日16:52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廣東代表團向中外媒體開放

3月6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廣東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本次全體會議向中外媒體開放,來自110多家媒體的300多名記者到會採訪。代表審議結束后,媒體記者紛紛舉手,針對協調發展、粵港澳合作、創新發展、預算監督、環境保護等熱點話題向代表們拋出問題。省委書記胡春華、省長馬興瑞、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玉妹、副省長袁寶成、省環保廳廳長魯修祿等代表分別作了回答。

人民日報記者:胡春華代表,我們發現過去一直比較落后的粵東西北這幾年在發展上有了比較大的改觀,特別是在交通上有很大的進步。下來,廣東在解決發展不協調的問題上有什麼新的考慮?

胡春華:區域發展不協調始終是廣東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深圳的人均GDP是梅州的7倍。總體上看,廣東已經過了“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階段,到了“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階段。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始終注重協調發展,切實解決發展中不協調不平衡的問題。我們將著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加強粵東西北聯通珠三角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機場等。比如高速公路,過去4年,我們新建成2100多公裡高速公路,近2/3集中在粵東西北。

二是推動珠三角與粵東西北開展產業共建,把珠三角的先進生產力引到粵東西北。比如,深圳與河源在河源共建中興通訊生產基地,深圳與汕尾在汕尾共建比亞迪生產基地。這樣就可以確保從珠三角轉移到粵東西北的都是先進生產力,而不是落后的、過剩的生產力。

三是努力提升粵東西北公共服務能力。粵東西北與珠三角的差距,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公共服務水平的差距。舉個醫療方面的例子,總體上看珠三角的醫療資源是足夠的,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深化改革﹔但粵東西北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醫療資源嚴重不足。因此,省委、省政府決定,拿出近500億元,在人口較多、經濟欠發達的偏遠地區新建第二、第三人民醫院,初步規劃新建45家縣級綜合性醫院,解決基層醫療衛生資源不足、群眾看病難的問題。這45家醫院年內將全部開工建設。

四是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按照廣東的脫貧標准,全省有176.5萬相對貧困人口。通過努力,去年脫貧了52.4萬,下來要扎扎實實地把剩下100多萬人的脫貧問題解決好。我們從實際出發,把2277條省定貧困村納入新農村示范村建設,使這些貧困村一步邁上中等水平,避免再次返貧。我們希望通過省加大支持力度、珠三角對口幫扶和貧困村自身努力,讓貧困村由“后隊”變“前隊”,徹底解決貧困問題。

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實現協調發展,將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也需要更多的措施。我們相信,隻要落實好協調發展理念,沿著既定思路做下去,粵東西北的面貌一定會得到更大改變。

香港大公報記者:一直以來粵港兩地不斷緊密合作,今年正值香港回歸20周年,20年來粵港兩地合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廣東將如何進一步深化兩地合作?

馬興瑞:廣東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粵港合作在制度層面、基礎設施建設、平台建設、科技合作、經貿合作等方面都取得顯著成果。

一是合作制度體系日益健全。2003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正式簽署並推出一系列措施在廣東先行先試﹔2010年,在習近平同志親自見証下粵港兩地簽署《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同時,兩地在政府層面建立了高層會晤、聯席會議、專責小組等具體合作機制,合作模式不斷完善。

二是合作平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比如2010年深圳在前海建設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15年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批設立,成為粵港合作新的高水平平台﹔2016年“深港通”正式開通﹔今年1月,深圳與香港簽署《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擬在該地區合作建設“港深創新及科技園”。

三是重大跨境基礎設施建設順利推進。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工程順利合龍,廣深港客運專線內地段建成通車,深圳東部過境高速公路建成后將免費通行,口岸建設和通關便利化取得新進展。

四是科技教育人才等交流合作不斷深化。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成開學,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等創新創業平台不斷落地,支持香港青年到內地創業發展,涌現出大疆無人機等典型案例。

五是經貿合作取得顯著成效。香港至今仍是廣東最大的貿易伙伴,粵港進出口貿易額快速增長。在粵港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帶動下,粵港服務貿易合作迅猛發展,香港高水平的專業服務機構和專業人士,如律師、會計師、計量師、評估師等紛紛進入廣東執業。

總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東旗幟鮮明地講政治、顧大局,推動粵港合作取得了重大進展。

新華社記者:李玉妹代表,公眾對政府預決算公開的關注越來越高,不僅要知道“錢袋子”計劃怎麼花,還要知道花的過程,以及最后花的結果。請問人大及其常委會如何開展工作回應公眾這方面的呼聲,真正做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每一筆錢都花在明處、用出實效?

李玉妹:公眾對政府預決算公開和監督的關注確實越來越高。預算監督是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重要職能,政府工作報告對預決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辦法去貫徹落實。廣東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已超萬億,這麼大的“錢袋子”花在明處、用出實效就顯得更為重要。

多年來,廣東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省委領導下,與省政府及其財政等有關部門做了全方位、全過程、有深度的探索。我們探索了事前監督,在預算草案編制確定之前,省人大就提前介入,與政府有關部門及時溝通,就代表關注的重點民生、重大發展項目反復磋商、形成共識。我們探索了事中監督,開展預算支出的聯網監督,把財政撥付的每一筆錢實時納入在線監督系統。我們探索了事后監督,省人大連續多年對重點專項資金使用績效組織第三方進行評估。

經過多年努力,廣東已經實現了省級預算資金覆蓋范圍從一般公共預算資金、政府性基金預算資金逐步擴大到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和社保基金預算資金,實現了“四本”預算資金全納入預算支出聯網監督系統﹔實現了預算單位全覆蓋,即聯網監督系統涵蓋了119個省級預算單位和省對21個地級以上市及121個縣區轉移支付資金撥付情況﹔實現了預算執行全跟蹤,即可以查詢到年初預算編制、年終決算以及年中每筆財政資金的具體撥付情況﹔積極推動省市縣三級聯網等,效果非常明顯。一是提高了預算執行的透明度,力爭做到每一筆錢、每一筆資金從申請到審批再到支出,撥到哪裡、什麼用途、什麼支付方式,都看得清清楚楚,做到“花在明處”。二是提高了人大監督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有關部門及時解決在執行中出現的問題。總之,做好預算監督工作是擺在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面前的重大課題,我們一定要繼續努力探索實踐,認真總結經驗,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完善監督機制和程序,讓老百姓的錢袋子真正花在明處、用出實效。

中央電視台記者:有人說廣東創新靠深圳,深圳創新靠華為,請問廣東如何在全省建立科技創新體系和建設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袁寶成:你的問題前面兩句話我隻同意一半。首先你說廣東創新靠深圳,深圳創新靠華為,深圳作為廣東的創新引擎,各項科技指標確實都走在前列﹔同時華為也是一家優秀的企業,從什麼都沒有發展到現在超過5200億元的銷售額,它的創新非常強大,這兩個事情是成立的。但是,如果說廣東創新隻靠深圳,深圳創新隻靠華為,我是持保留意見的。因為廣東作為一個整體來講,這幾年發展得不錯,廣東高新技術企業數去年居全國第一,達到19857家,其中深圳佔了百分之四十幾的數量,也証明不只是靠深圳一家。同時廣東在平台、載體的投入各方面都有發展,特別是去年廣東有效發明專利量和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均居全國第一,全省科技企業孵化器634家,也是全國第一。這些數字都表明,我們的科技創新是做了一些工作的。

廣東省特別重視全省的合力推動,我們每年都召開以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全省性會議。當然,廣東的創新確實存在區域不平衡的問題,珠三角相對不錯,粵東西北相對薄弱。今年的創新發展大會就提出要圍繞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定位,整合各種科技資源,真正建造中國乃至世界級的科技產業創新平台。

一是加大政策的推動和落實力度。發揮好廣深龍頭作用,加大財政投入和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優化創新環境。

二是繼續發揮好企業的主體作用。企業活力以及科技產業化是廣東的優勢,國家“十三五”規劃之所以把廣東定為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也是因為我們產業帶動能力強。

三是加快建設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學,提升大學的科研能力和科技產業能力。

四是大力加強科技研發,充分發揮好科研機構、大學和新型研發機構的作用。

五是發揮好中介組織,特別是專利代理機構、資產代理機構、金融服務機構、計量測速機構的作用,圍繞科技產業發展形成產業閉環。

六是推進科技金融產業融合發展。

未來,廣東將圍繞“政、產、學、研、介、金”這六個要素繼續加大工作力度,真正使廣東按照國家的要求圓滿完成建設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目標。

南方日報記者: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進一步增大,東江水的污染問題近期被國家環保督查組要求整改,也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想請問魯修祿代表,今后廣東將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魯修祿:您的問題涉及到環保督查、東江水、經濟與環境共贏的問題。

環保督查方面,去年12月中央環保督查組在廣東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駐點督查,共收到來信來訪的交辦案件4403件,主要涉及大氣、水和噪聲等環境問題。

有一個案件涉及到河源市紫金縣下黃塘村村民簡易生活垃圾填埋場。按照中央環保督查組的要求,在去年12月已完成立行立改,對垃圾填埋場進行了封場復綠。經核查,該垃圾填埋場規模較小,距離東江口30多公裡,對東江水未造成影響。中央環保督查組能夠把垃圾填埋場作為整治案件交辦,說明了中央和省委對於東江水的高度重視和對東江環境保護的嚴格管理。

東江水是廣東的生命水。多年來,廣東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推動東江水質保護和環境改善,東江干流的水質始終保持在地表水二類水質以上。省委書記胡春華同志擔任珠三角水污染防治協作小組組長,親自到東江干支流調研水質保護工作。省人大、省政府的歷屆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做好東江和支流石馬河、淡水河的污染防治工作。流域內4個市這幾年拒批涉水污染項目近7000個,淘汰重污染企業1292家,建成污水處理設施142座,污水管網約6000公裡,清理非法畜禽養殖1.2萬家,執法檢查企業24.6萬廠次,立案處罰21361家。

關於廣東經濟與環境發展的情況,這次中央環保督查的初步反饋認為,廣東的轉型已經發生了標志性的轉變,基本上擺脫了依靠拼資源、犧牲環境謀求發展的階段。從數據分析來看,廣東基本形成經濟保持中高速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同時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污染物總量保持不增加的格局。廣東這幾年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從實踐中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將按新發展理念,努力實現更高水平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共贏。

一是全面建設珠三角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二是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的三大戰役,落實好省委、省政府關於確保“廣東藍”的各項硬措施﹔三是全面落實生態環保體制改革﹔四是加快完善垃圾、污水和管網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五是強化環保科技和環保產業。(特派記者/徐林 吳哲 黃穎川 曹斯 辛均慶)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國內活動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