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成都《先鋒》雜志

國家中心城市:成都城市發展的新起點

戴賓

2017年02月03日14:0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6年4月,國家批准發布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將成都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要求成都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按照國家對成都的目標定位,成都圍繞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確定了“一個目標、五維支撐、七大任務”的“157”總體思路,加快建設“六個成都”:產業發達經濟繁榮的實力成都、科技領先創新活躍的活力成都、融入全球開放包容的國際成都、生態優美綠色發展的美麗成都、大氣秀麗蜀風雅韻的魅力成都、生活富足安居樂業的幸福成都。成都城市發展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開啟了新的征程。

一個城市的發展定位決定其在較長歷史時期內在一定區域、一個國家乃至世界范圍內所處的位置,也是城市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邏輯起點。在2000年之前,成都一直定位為四川的省會城市,四川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中心。2000年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成都開始從西部地區的角度來思考自身的城市定位,將其發展目標定位為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的定位進一步拓展了成都城市發展的宏觀視野,推動成都不斷強化和提升科技、金融、商貿的中心功能和交通通信的樞紐地位,推進產業高端化發展,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的綜合實力排名不斷上升,成為全國GDP上萬億元的10個城市之一。

當前,我國正在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成都處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南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疊覆蓋區域,是連接“一帶一路”的樞紐與咽喉,也是向西開放的重要支撐點。在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中,成都是成渝城市群的一核,是我國中深遠內陸地區最大的城市、長江經濟帶西端最大的端點城市、長江上游最為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國家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和新的奮斗目標,開啟了成都城市發展的新裡程,將使成都肩負起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內外競爭,極大增強和提升成都在全國的引領、輻射和集散功能,在推動東中西互動發展、沿海與內陸互動發展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成為全國城鎮體系和城市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在全國乃至全球經濟社會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國家在全國范圍內已經確定了11個國家中心城市。對標這些國家中心城市,從綜合經濟實力看,成都明顯優於中西部其他城市,且發展態勢強勁,在中西部乃至全國的位勢還將穩中有升﹔從交通樞紐功能看,成都已然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西向開放門戶,且隨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加快建設,樞紐地位還將進一步增強﹔從創新引領看,在重點領域改革創新上已形成引領示范效應,創新投入及產出呈高速增長態勢,潛力巨大﹔從開放門戶看,成都領先中西部,是國家內陸地區對國家經濟活動、資源配置最具影響力的城市。與此同時,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還面臨一些短板制約:面臨地理區位的短板,地處深遠內陸,對外物流成本相對較高,區域輻射腹地相對有限﹔面臨引領能力的短板,經濟增速提升欠力﹔面臨發展動力的短板,產業集聚有限,產業鏈條優勢不明顯,城市群內部分工協作不緊密﹔面臨國際化能力的短板,城市開放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六個成都”的奮斗目標描繪了成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發展藍圖,明確了未來發展方向,掀開了成都城市發展新的一頁。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成都需要具備全方位擔當起國家中心城市的綜合功能。“十三五”及未來十年,成都需要進一步全面強化其國家中心城市的功能,成為全能型的中心城市。一是要強化國際交往功能,完善國際交往制度和基礎設施,成為我國重要的國際交往中心﹔二是要強化研發服務功能,成為我國重要的研發中心、創新中心、創業服務中心﹔三是要強化旅游服務功能,打造我國重要的國際國內旅游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四是要強化教育培訓功能,成為我國重要的教育中心和國際勞動力培訓流動中心﹔五是要強化文化服務功能,成為我國重要的文化創作、演藝、交流中心。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成都需要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成為國家新的經濟增長極。一是堅持做強工業經濟支撐。突出發展先進制造業,培育壯大產業集群,提升創新研發水平和產業競爭力﹔二是大力發展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加快制造與服務的協同發展,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促進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全面提升成都產業經濟的整體競爭實力和創新發展能力。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成都需要優化城市空間形態,推動城市形態由個體城市向大都市區全面演進,強化國家中心城市的空間載體支撐。一是加快發展都市新區和衛星城,構建新的城鎮空間發展﹔二是以軌道交通為引領,重構大都市區城鎮網絡體系﹔三是重構大都市區地域功能結構﹔四是要建立與大都市區相適應的行政區劃設置和管理協調的體制機制。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成都需要加強多層次區域合作,在全國范圍內發揮好引領、輻射和集散的作用。一是要深入推進成都平原城市群建設,加快一體化進程,推動區域合作向縱深發展﹔二是要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創新區域合作方式,全面拓展和提升與省內其他市州的區域合作﹔三是發揮成渝城市群的雙核中心作用,加快建設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生態環境優美的國家級城市群﹔四是強化與周邊省區和西部省區區域合作,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發達地區的經貿往來和科技文化交流,有效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形成產業互補、市場互通、資源互用、政策互動、互利共榮的新局面。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成都需要以全球的視野審視城市的未來,站在世界的高度思考城市的發展,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快國內區域性中心城市向國際區域性中心城市轉型,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在全球經濟、特別是泛亞地區經濟社會事務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成為世界城市網絡體系的重要節點。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成都特別需要以問題為導向,補齊短板。一是進一步做大做強綜合交通樞紐,強化航空、鐵路、公路樞紐建設,加快內陸港口發展,破解成都區位劣勢﹔二是要推動經濟發展量質並舉,穩定傳統經濟增長,在新產業、新經濟和新區發展中找增量,突顯成都引領能力﹔三是要做長做強優勢產業鏈條,實施產品發展戰略、產業集群發展和融合發展,形成和發揮成都的產業規模效應和競爭實力﹔四是要全面加快國際化進程,增大城市經濟開放度,提升國際化水平,增強和拓展城市口岸功能,拓寬國際經貿合作空間,實施全球營銷,推動城市品牌“走出去”,提高成都開放水平。(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成都《先鋒》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