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情牽雲嶺大地 心系邊疆發展——李克強在雲南慰問考察紀行

2017年01月26日12:30    來源:雲南日報

春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昭通、昆明考察,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習近平總書記向各族人民送上新春祝福。圖為李克強1月23日在昭陽區洒漁鎮聯合村余家大沖自然村13村民小組看望貧困群眾。記者 雷桐蘇 攝

新年伊始,彩雲之南生機盎然。1月23日,距春節不到一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雲南慰問考察。

從地震重建新村到烏蒙山深處的貧困農戶,從充滿生機的“雲”字號企業到歷史厚重的大學校園,從熙熙攘攘的年貨街到芳香四溢的花市,兩天時間裡,李克強在省委書記陳豪、省長阮成發等陪同下,先后深入昭通市、昆明市親切看望各族群眾,實地考察指導工作,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習近平總書記向雲南人民送來了新春問候和美好祝願。

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楊晶陪同考察。

再上龍頭山鎮

“你們這麼短時間內建起新家園,令人欣慰”

一幢幢民居青瓦白牆,一條條柏油路寬闊整潔,災后新生的魯甸地震重災區龍頭山鎮沐浴在冬日暖陽下,顯得寧靜安詳。23日,李克強時隔兩年多再次來到龍頭山,看望搬進新居的受災群眾。

2014年8月3日下午4時30分,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次日一大早,李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代表習近平總書記急飛災區,徒步5公裡走進災情最嚴重的龍頭山鎮察看災情、慰問群眾,現場指導搶險救援。此后,李克強還兩次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魯甸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

在黨和國家的關心指導下,雲南各級黨員干部帶領受災群眾艱苦奮斗,在2016年春節前就全部完成25.88萬戶民房修復重建的計劃。

“你們這麼短時間內建起新家園令人欣慰。我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對你們表示慰問!”走進龍頭山鎮甘家寨安置點,看到村子煥然一新的面貌,李克強說。

村中的小廣場上,得知總理要來的村民們早已聚集起來。李克強來到人群中,與大家握手致意。

李克強在人群中見到小男孩沈鍇桐,把他摟在懷裡說, “你還記得當時貼在我耳朵旁說的話嗎?你受傷了,我問你疼不疼。你說不怕疼。”2014年赴魯甸指揮救災時,李克強在進龍頭山的路上遇到了趴在爸爸背上撤離災區的小鍇桐。如今兩年多時間過去了,小鍇桐的臉上已經恢復了這個年紀應有的天真與活力。

“你在大難面前都不害怕,將來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要怎麼辦?”李克強親切地問。小鍇桐想了一會兒,認真地說出“克服”兩個字,引來了一陣笑聲。

“房子有多大面積,花了多少錢,政府補貼了多少?”“家裡生活怎麼樣,年貨是否准備好了?”來到村民甘永榮的新居裡,李克強仔細詢問。交談中,甘永榮告訴李克強,自己的妻子在地震中不幸遇難,現在家裡6口人的生活就靠出租部分房屋和自己在外省打工,然而最近一年多的工資卻還一直被拖欠著。

聽到這裡,李克強當即“怒”了:“他是家中頂梁柱,傷害他就是傷害他全家。這既違背市場規則,更違背道德良心。決不能讓農民工背井離鄉流汗再流淚。”

“自然界有災難,但社會應該有溫暖。”李克強語重心長地說,魯甸受災群眾為了生活外出打工十分艱辛,不能讓他們雪上加霜。他叮囑雲南有關負責同志,要盡快到群眾打工的地方開展工作,幫助他們追討工錢。

牽挂百姓冷暖

“好日子要靠大家共同來創造”

百姓冷暖、民生幸福,是李克強關切的主題。春節臨近,節日市場物資供應是否充足?物價能否保持穩定?23日上午,李克強專程來到昭陽區鳳霞路源成農貿市場年貨街考察。

“總理好!”“總理春節快樂!”李克強的到來讓街上的人群沸騰起來,紛紛簇擁到總理身邊。

“平時在哪裡經營,生意怎麼樣?”“通過集市、超市和網購買東西有什麼不同感受?”李克強沿街察看一個個攤位,不時停下腳步與攤主和群眾親切交流。得知月中桂食品有限公司的幾種糕點已經賣斷貨,李克強說,這說明你們的商品貨真價實。

“這是手工制作的紅糖?”來到巧菊農副產品經營部的攤位前,李克強問道。得知這種巧家小碗紅糖是有著300年歷史傳承的昭通當地特產,李克強拿出130元錢買了兩盒,作為看望慰問群眾的禮物。

“趕年集在中國傳統悠久,這裡年味兒濃啊!”李克強說,市場無信不立。隻有誠信為本,大家才能買得安心、吃得放心,市場才能更加公平、更加紅火。好日子要靠大家共同來創造,共同守護好。

考察期間,李克強還在夜色中走訪了全國最大的花卉市場——昆明斗南花市。24日晚,李克強來到斗南花市,仔細詢問鮮花品種價格,關心花農收入,還自掏腰包買了兩束花。他對花農們說:“經營花卉是個溫馨產業,不僅展現七彩雲南的風採,而且給全國人民過新年帶來喜慶。祝你們春節快樂!”

走訪山區農家

“一定讓你們盡快從大山深處搬出來”

截至2015年底,雲南仍有貧困人口574萬人,數量居全國第二位,全面脫貧任務艱巨。同時,許多群眾生活在生態環境脆弱、生存條件惡劣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程度更深,脫貧難度更大。

23日下午,李克強乘車輾轉一個半小時,帶著在昭通年貨街上為鄉親們買的年貨,沿著崎嶇陡峭的山路來到烏蒙山深處的昭陽區余家大沖自然村13村民小組,看望貧困群眾,向他們拜年。

楊昌蘭今年49歲,居住的土坯房破敗不堪,屋頂用塑料布堵漏,堂屋裡挂著一個小小的節能燈,四壁被做飯取暖的炭火煙熏得漆黑。李克強走進狹窄陰暗的房間仔細察看,臉上神色凝重。

“糧食存在哪裡,有沒有通自來水?”“家裡幾畝地,都種些什麼,產量怎麼樣?”李克強細細詢問。看到楊昌蘭家狹小的臥室隔壁就是雞舍,李克強連聲說:“人住的地方和雞舍在一塊兒,這怎麼行?”

在楊昌蘭、陳萬富兩戶群眾家裡,李克強得知,村裡土地貧瘠,隻能種點玉米、洋芋,而且基本上是“靠天吃飯”,一畝玉米產量往往隻有三四百斤﹔大部分民房都是年久失修的土坯房,人畜混居十分普遍﹔通往外面的鄉村土路崎嶇難行,孩子上小學得步行40多分鐘。

“你們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就是早點搬出去。”在村頭的空地上,李克強與村民們圍坐在火盆邊促膝交談。洒漁鎮黨委書記崔汝山告訴總理,這個村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已在建設之中,全村將遷到附近的平壩區集中安置,同時加強村民技能培訓和產業培育。

“如果全靠政府出資,建房搬遷的時間可能較長,你們願不願意自己貸一點款盡早解決,將來逐年還清?”李克強仔細詢問村民對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措施的看法,村民們異口同聲地表示支持。

李克強告訴大家,我們在城市裡搞棚戶區改造,也是按這個路子,隻要居民自己有意願,政府就大力支持。他隨即又對隨行的部長及省市負責人說,要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創新機制,多渠道籌集易地扶貧搬遷資金,加快脫貧攻堅進度。

“你們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我們看在眼裡,心裡也惦念著。政府的職責就是要想辦法讓你們盡快脫貧致富。”李克強動情地對大家說,“一定讓你們盡快從大山深處搬出來!”

關注綠色產業

“百年老店靠的是工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這兩大支柱”

近年來,雲南省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取得了可喜成效,雲南白藥集團和雲南省能投集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4日,李克強分別來到兩家企業,實地了解企業改革發展情況。

在雲南白藥氣霧劑智能車間裡,現場工人寥寥無幾,管理人員在后台通過聯網數據和視頻實時監控生產關鍵環節﹔白藥博物館裡,從戰爭年代的傷科聖藥“百寶丹”,到氣霧劑、創可貼、膏藥、牙膏等在國內市場名列前茅的現代產品,展現出這家百年老字號的勃勃生機。

詳細了解了雲南白藥集團以制度創新推動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的歷程,李克強說:“雲南白藥之所以成就百年老店,靠的是工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這兩大支柱,以工匠精神保証質量、效用和信譽,以企業家精神經營壯大形成產業。”

在中藥材標本展示區,李克強與公司首席科學家、研發總監朱兆雲帶領的科研團隊進行了深入交流。從雲南白藥配方中各種藥材“君臣佐使”的搭配,到重樓、三七等中藥材裡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利用,總理的問題專業、具體,朱兆雲一一詳細作答。

看到在場的科研人員裡有不少年輕人,李克強走上前與他們親切交談。得知有兩位同志分別學的是藥物分析專業和機械自動化專業,李克強笑著說:“你們的專業在這裡就結合到一塊了。希望你們發揮所長,早日推出更多自主研發、自主制造,低成本、高質量的工業裝備。”

“我贊賞你們的職業精神!”得知科研人員為促進民族醫藥發展,持續多年深入野外採集標本,編撰雲南天然藥物圖鑒時,李克強說,“你們研究的天然藥物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博採眾長,借鑒國際先進理念和技術,推出更多天然植物特性、高質量的生物藥和保健品,推動民族醫藥產業立足中國、走向世界。”

在雲南省能投集團,李克強認真觀看了運用能源大數據實現最優化管控的“能源雲”運營監控系統演示。這個系統使全省發電站聯結成網,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優化水電火電調度,大大提高了清潔能源利用率。李克強邊看邊提問,並就更大區域內統籌水電資源配置、最大限度減少棄水、在更大比例利用水電中實現水火電網上平穩運行、不斷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等問題,與隨行的部委、雲南省負責同志研究討論、布置工作。

“清潔能源優化調度的空間很大,雲南可以成為突破口。”李克強對“能源雲”給予充分肯定,稱贊這為解決電網“水火平衡”難題破了題。他還給雲南能投提出了更高標准:希望你們不斷提升技術,為西南地區乃至全國提供優質示范。

“企業就應該是這樣,一直保持一個持續的競爭力,體制和機制一定要適應市場的需求。而不是改一次就停下來,要有一個持續的組織創新,這非常重要。體制機制是基礎,以制度創新激發技術創新,企業才能永葆活力。”總理的話牢牢銘刻在了大家的心中。

傳承文化品格

“西南聯大是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跡”

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173位“兩院”院士……誕生在抗戰烽火中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在中國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4日下午,李克強來到位於雲南師范大學的西南聯大舊址參觀。

在先后參觀了西南聯大校門、“一二·一”紀念標志廣場、西南聯大教室舊址、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等標志性建筑后,李克強感慨地說,聯大以“剛毅堅卓”為校訓,在極端艱難困苦中弦歌不輟,大師輩出,賡續了我們民族的文化血脈。這不僅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跡,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

李克強還看望了健在的西南聯大老校友。他們均已年逾九旬,最年長者97歲。總理握著他們的手動情地稱呼“老學長”。李克強說,在國家危亡之際,聯大師生展現了我們民族最寶貴的品格,傳承了民族精神和血脈,要不斷傳承和發揚光大。

走出西南聯大舊址,寒假留校的學生們聚集在校門旁向總理熱情招手。李克強來到同學們中間,了解大家的學習生活情況,勉勵大家:“你們現在的教學條件比當年好得多。希望你們在這裡汲取前輩們的精神養分,傳承剛毅堅卓的文化品格,將西南聯大的精神發揚光大。”

兩天時間裡,李克強不辭辛勞、深入基層,一路聽、一路看,與各界群眾、一線職工親切交談,給各級干部群眾以極大鼓舞和激勵。省委書記陳豪表示,李克強總理不僅充分肯定雲南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而且對雲南發展的重大問題給予精心指導,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對雲南工作的高度重視、對雲南發展的關心支持,對全省人民的深切關懷。我們一定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扎實做好各方面工作,以優異成績回報黨中央、國務院對雲南的關懷和殷切期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民政部部長黃樹賢、財政部部長肖捷、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局長畢井泉、總理辦公室主任石剛、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陳祖新、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等隨同考察。 (記者 張寅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