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時代先鋒

那個“拼命硬干”的“犟種”走了--追緬“太行”發動機總設計師張恩和

2017年01月17日13:20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那個“拼命硬干”的“犟種”走了--追緬“太行”發動機總設計師張恩和

“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干發動機”“去世前一天他還在聯系工作”……作為我國自主研制的“太行”發動機總設計師,這個“拼命硬干”的“犟種”走了。

“我願用我全部的生命從事科學研究,貢獻給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國和人民。”

張恩和,這位為我國國產航空發動機事業披肝瀝膽一生的“科學匠人”,以近乎執拗的忠誠和純粹,詮釋了一位共產黨員的品行與承諾。

擇一事,終一生:“去世前一天他還在聯系工作”

2016年11月13日,“太行”發動機總設計師、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動力所原副所長張恩和,在遼寧省沈陽市因心衰逝世,終年77歲。

就在去世前一天,他撐著虛弱的身體,在病床上聯系赴京參加研討事宜﹔

去世前兩周,發燒住院的他拔下點滴,帶著藥品飛赴成都,又輾轉乘車2個多小時,擔任某課題評審組組長﹔

去世前一個月,他還在課題組,指導年輕人攻克項目難題﹔

去世前十一個月,他才從崗位上正式退休……

“為了發動機,他拼了一輩子命,真的是太累了。”張恩和的妻子段馨田擦了擦眼角,長嘆一口氣,“這下他終於能歇一歇了”。

朝聞道,夕死可矣。在張恩和的心中,“誓死也要搞出國產航空發動機”,就是身為航空人最大的道與義。

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長久以來,我國軍機深受缺乏自主先進發動機困擾,1987年國家立項上馬“太行”。1991年,52歲的張恩和出任“太行”總設計師,並立下了的軍令狀。

科學是浪漫的,科研卻艱苦而寂寞。對於“太行”,從1987年立項到2005年定型,18年間,張恩和傾注全部心血,不分晝夜、廢寢忘食地帶領參研人員投入研制、反復試驗,在物質、資料、資金緊缺的情況下,先后攻克了多項重大技術關鍵,解決了幾百個技術問題。

在張恩和及團隊的努力下,1997年起,“太行”整機試車時數每年成倍數增長。2001年,一架裝載“太行”發動機的銀白色戰機在沈飛公司試飛跑道首飛,提前完成發動機科研試飛任務。“‘太行’騰飛了!”當飛機最后返航時,看到試飛員做出一連串特技表演,平日穩重自持的張恩和激動地淚流滿面,疾步走向跑道,緊緊地抱著試飛員,良久沒有鬆開。

科學是嚴謹的,也是溫柔的。“張恩和總說,對待發動機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中國航發動力所某研究室副主任王宏偉還記得,2005年發動機定型時,張所長自豪地說:“你看,咱們兒子18歲成年了!”

“拼命硬干”的“犟種”:“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干發動機”

在東北,脾氣倔、認死理的人,常被稱為“犟種”。

張恩和,這個1939年生於遼寧農村,受教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發動機專業的東北漢子,平素總是操著一口東北話,從老花鏡上沿透出笑瞇瞇的目光,是個“好言語”的微胖“老爺子”。

可一旦提及“太行”,他就瞬間板起了臉,變成不容馬虎、不折不扣的“犟種”。

“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干發動機。”這是張恩和一生的真實寫照,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把發動機干出來,這輩子就值了”。

“說他是‘工作狂’,一點不為過。”中國航發動力所原科技部職工楊仲田曾經和張恩和共事了9年3個月,歷經“太行”研制的攻堅關鍵期。在這9年多的時間裡,張恩和沒休過一次節假日,幾乎每天都工作到夜裡10點以后。“一起奮戰的年輕同事頂不住了,勸他回家休息,他總說:‘你們先走,我再干一會兒。’”

定型之后,張恩和仍在為后續工作四處奔波,平均每周出一次差——去世前幾年,他生前常用的一張航空卡出差裡程達120多萬公裡。“有一次發高燒被送到醫院,聽說要住院治療,著急得一口回絕:‘我不能住院,口袋裡還裝著明天出差的飛機票呢!’”中國航發動力所黨委副書記徐慶澤說。

2003年非典期間,正在四川做高空台試驗的“太行”發動機出現問題,64歲的張恩和聽聞急得一夜未合眼,坐了火車、汽車,輾轉38小時趕到現場。白天他頂著30多攝氏度的高溫分析數據、排除故障,餓了就吃點面包、礦泉水對付,實在太困就在車裡瞇一會。別人勸他“別這麼拼”,張恩和正色道:“‘太行’是我的命根子、眼珠子,不拼能放心嗎?”

回沈陽后,張恩和在賓館裡被隔離了五天。十八載“太行”研制歲月,那是他唯一一次休息。

每當發動機出現問題,張恩和總要親赴現場,找到問題根源。1993年,張恩和為了檢測發動機,爬上2米多高的試驗台,結果一腳踩空摔下來,頭撞在橫梁上,當場暈了過去,后腦被劃出一個十幾厘米的傷口,鮮血直流。送到醫院縫了5針,搶救蘇醒后,他第一句話就問:“發動機故障排好沒有?”

在張恩和的兒子張德軍的記憶中,父親並非隻知道發動機,還會唱京劇、拉京胡,是馬連良、於魁智的“粉絲”,唱起《空城計》來活脫一個“玉面老生”。老式電子管收音機壞了,父親能給修好,家裡的老式沙發、五斗櫥等家具都是自己設計打造的。“可自從他干上發動機,家就變成了旅館,京戲也很少唱了。”

在妻子段馨田的記憶裡,張恩和這輩子在工作崗位、試驗現場的時候最多,即使春節也隻在家休息半天,下午就回辦公室,夜裡也經常接電話處理技術問題。“有一次張恩和在試驗現場連軸轉排故障,一連20多天,連衣服都顧不得換,臉蠟黃得不成人形,心疼得我一下子眼淚就下來了。”

“拼命硬干”一生的張恩和,憑著一腔熱情與良知,懷秉對理想的渴求,對家國的關切,以共產黨員的赤誠,做出一生無悔的抉擇:“這輩子能把發動機干出來,就沒白活!”

隻願此身長效國:不為名利惟報恩

苦心勞力五十余載,究竟為了什麼?

為名乎?

作為涉密軍工單位技術人員,張恩和的名字與成果,總會被封存在一個個文件袋中。即使在航空業內已鼎鼎聞名,在時代的浪潮與背景中,他卻始終以無名氏的姿態,悄然成為中國航空事業的靜默注解。

為利乎?

褲子上打著補丁,枕巾壞了還要“縫一縫接著用”,張恩和一輩子都蝸居在單位家屬院的一個老小區,20萬港幣的獎金也悉數捐出。甘受清苦、一生廉潔的他,以一顆純粹的科學之心,成為一個時代的精神標本。

“哪有為了啥?就是為了報國恩。”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黨和國家培養出來的。黨和國家有需要,你還能不沖上去?”張恩和的大學同學、中國航發動力所原副總師劉國玉感慨地告訴記者,張恩和生前曾多次表示,自己是遼寧營口蓋縣地區的貧農娃娃出身,在黨和國家的培養、資助下才能一路讀完小學、中學、大學,成為首批赴美留學的公費訪問學者。“從學校裡,他就立志要把自己獻給航空工業,報答黨和國家的栽培。”

音容笑貌,高山仰止。一面鏡、一根燭,把這位勤勉一生的科學巨匠照亮,銘畫著共產黨人的拳拳之心。

張恩和能記住發動機的連串數據,記住上百個研發成員的姓名,卻記不住自己的工資卡密碼,也不清楚工資卡裡有多少錢。“從沒去銀行取過錢出去消費。”家人和同事還記得,張恩和常說:“其他什麼都不重要。對於我們那個時代的人,能為國家做點實實在在的事,這輩子就值得了。”

在生前留下的影像資料中,張恩和雙目矍鑠精芒,有著幾枚老年斑的面龐略顯蒼白。“父親貧血症很嚴重,已經十幾年了。他的肝臟上還長著一個腫瘤,從起初幾厘米到了最后十幾厘米,直到走的時候都沒切掉。”兒子張德軍搖著頭說,“一直勸他去住院做個引流手術,可他就是舍不得那幾天時間,始終不肯。”

“對發動機的摯愛,支持老爺子走完了這一生。”中國航發動力所副所長趙亮感慨地回憶,2015年的一天,張恩和悄悄拉住自己說:“我快退休了,不要返聘,也別給工資,就給我一台計算機、一間辦公室,有個地方能做點工作、看看書就好。別讓我就這麼離開發動機,行不行?”

張恩和去世前一個月,因發燒在醫院治療,情況不容樂觀,白細胞值高得嚇人。然而,他堅決阻止家人將他生病的情況告訴單位領導:“臨近年底,他們工作忙,知道我生病肯定又要來探望,不想耽誤他們的工作……”

得風氣之先,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一份淡泊明志的氣節風骨,以穿透歷史的震撼力,從虛無享樂、精致利己的浮躁中掠影而過。這份赤誠與執著,勉勵著后繼者品行承襲,遵循歷史的腳步砥礪前行。

葬禮結束的那天,懷著緬懷和悲痛,當人們回到呼嘯轟鳴的發動機試驗場,“聽到這隆隆的轟鳴,就像張老還在耳邊說話。”

像往常一樣,那個舍不得、丟不下發動機的“犟種”似乎一直都在,仿佛沒離開過。(新華社沈陽1月17日電 記者 彭卓、石慶偉、胡喆)

(責編:黃瑾、程宏毅)
相關專題
· 人物事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