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時代先鋒

時代先鋒:轉型之翼,在這裡高飛

——陸軍某部“大功三連”用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建連育人(下)

2017年01月16日09: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塞北寒冬,一場實戰化背景的合成營戰術演練激戰正酣。立體偵察、炮火打擊、裝甲強突……“大功三連”擔任主攻任務,全新的作戰樣式、精湛的戰術水平、靈活的戰法運用,攻堅勢如破竹,守固穩若泰山。

  在指揮所,旅長劉長安介紹,近年來,三連官兵注重從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汲取創新的智慧和勇氣,直面武器裝備更新、體制編制調整帶來的挑戰,走出了一條脫胎換骨、鳳凰涅槃的轉型之路。

  思維更新找准轉型坐標

  “裝備換了!編制變了!”2013年12月,三連所在師改旅,為全軍步兵旅轉型建設探路。三連官兵滿懷豪情送走挂滿榮譽的戰車,告別熟悉的裝甲團營區,走進旅合成營這個新生家庭。

  新裝備列裝不久,集團軍組織創破紀錄比武考核。三連官兵摩拳擦掌,希望在裝甲步兵班攻擊碉堡這個拳頭課目上爭個頭彩。

  “不合格。”考核組的評判,讓三連參賽官兵頓時傻了眼。“戰車上強大的火力武器為何棄之不用?還沿用傳統步兵的進攻戰術……”考官的反問讓官兵啞口無言。

  比武場上首次亮相就遭遇當頭棒喝,給這個聲名赫赫的連隊上了刻骨銘心的一課。當晚,連隊黨支部“一班人”徹夜反思:“穿新鞋走老路,手持倚天劍竟舞成燒火棍”“人鑽進了步戰車,思維還躺在履帶板上”……

  為了從思想上脫胎換骨,大家認真學習習主席關於新軍事變革的論述,逐漸認識到,“不日新者必日退”“要始終以改革創新精神開拓前進,努力奪取軍事競爭主動權”。

  “榮光隻屬於過去,隻有主動識變、思變、應變,才能創造新輝煌。”全連官兵積極建言獻策,破除重體能輕技能、重單兵輕協同、重基礎輕戰術等陳舊觀念,形成了戰技一體、人裝一體、訓戰一體等轉型理念。

  “劍”變了,“劍法”也要跟著變。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實戰要求,大膽變革訓法戰法。緊貼步兵分隊未來作戰能力需要,實現官兵分訓,連隊干部專心練指揮、研戰法,士官長負責組織基礎訓練、班組戰術﹔採取過關升級、分層次訓練,增加戰場偵察、特種射擊、特種爆破等特戰技能訓練內容……

  搜索目標、裝填炮彈、激光測距、跟蹤發射……隨著一陣隆隆炮聲,一發發炮彈直搗“敵”陣。當年底,三連參加旅實彈射擊考核,取得了8個課目全部優秀的好成績。

  本領恐慌驅動能力升級

  去年初冬,一場紅藍對抗演練膠著厮殺。擔任紅軍的三連狙擊小組奉命執行敵后“斬首”行動。晨曦微露,三連狙擊手劉帥、馮麗軍在藍軍營地附近密林中,潛伏6個多小時,敏銳地捕捉目標。

  “山貓,1號高地800米處發現敵裝甲車一台!”“砰!”一聲清脆槍響,遠處裝甲車上,一名剛探出半個頭的藍軍指揮員喪命,藍軍頓時群龍無首,紅軍趁勢展開猛烈攻擊,一舉扭轉戰局。

  “定點清除敵指揮人員、精准打擊敵火力點、滲透敵后偵察狙殺,狙擊班是我們連的一把鋼刀。”談及狙擊班從零起步的跨越,班長李志凱一臉自信。

  狙擊班剛組建時,面對新型武器裝備,李志凱和班裡其他戰友都有種“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習慣了步槍機槍,這些寶貝疙瘩能玩得轉嗎?李志凱帶領全班勤學苦練,攻堅克難。

  沒有教練員,他們就跑到兄弟單位蹭學,回來再加班練習﹔隱蔽偽裝訓練,他們借鑒外軍狙擊手訓練做法,探索不同天候、環境下的偽裝滲透方法……旅第一次組織狙擊手集訓比武,李志凱率隊奪得第一名。

  新裝備需要新知識,新崗位呼喚新本領。三連官兵時常用習主席強調的“打仗能力”拷問自己,努力提升能力素質,實現換羽高飛。

  連隊士官長張海生一走上新崗位,就深刻地感受到能力之痛:組織連隊訓練考核,籌劃不嚴密不細致,招致一些戰士質疑﹔開展班組戰術訓練,方法不多急得直冒汗……

  “士官帶了‘長’,本事先要長。”張海生心裡很清楚,打鐵還得自身硬。他對照士官長責任清單,一項一項倒逼自己,在不斷摔打磨煉中實現能力升級。

  “如今,士官長不僅是連隊干部的左膀右臂,更是連隊建設的頂梁柱。”對於連隊幾名士官長的表現,指導員王金龍很滿意。去年連隊實彈射擊,沒有干部在場,張海生帶領3名排士官長全程負責組織,無一差錯。

  刀刃越磨越快,本領越練越強。從狙擊班到士官長,三連官兵主動適應轉型要求,人人精通手中武器、個個專業崗位全優,90%以上官兵精通兩種以上專業。

  攥指成拳搶佔制勝高地

  “向2號高地出擊!”一聲令下,某訓練場上,一輛輛新型步戰車突奔挺進,揚起滾滾沙塵。

  “一車、二車交替掩護,三車快速沖擊。”接到指令后,三車車長徐杰生快速搜索目標。“10點鐘方向,敵火力點,開火!”

  旋即,突擊組、戰車組、反裝甲組相互配合,線膛炮、反坦克導彈、並列機槍交織開火,敵火力點瞬間灰飛煙滅。

  “合則強,孤則弱。現代戰爭不再是某個作戰單元的單打獨斗,勝利取決於作戰系統整體效能的發揮。”連長張繼平形象地比喻道,好比人的一雙手,單個指頭硬還不行,隻有攥指成拳才能打出最大力量。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他們悉心領會習主席提出的“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等指示要求,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對所有訓練課目技戰術運用,逐個分解形成協同流程圖﹔集中群眾智慧探索攻關,革新出快速瞄准發射器等10多套訓練器材,新裝備戰斗力生成步入了快車道。

  不僅如此,他們還組織官兵熟悉掌握合成營各連的主戰裝備技術性能、戰術運用。合成營戰術演練中,前方敵情迭出,指揮車內,連長張繼平通過一體化指揮平台,實時掌控戰場態勢,不斷向合成營指揮機構發出求援信息。

  在強大火力掩護下,三連官兵與機降分隊密切協同,穿插迂回,打得“敵”指揮所被迫轉移。

  演習結束,導演部對三連的行動給予高度評價:這支初具雛形的新型步兵連隊,上了戰場必將是一把更加鋒利的勝戰尖刀。(記者 倪光輝)

  《 人民日報 》( 2017年01月16日 03 版)

(責編:黃瑾、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