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時代先鋒

永不褪色的信仰力量——陸軍某部“大功三連”紀事(上)

2017年01月13日09:2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永不褪色的信仰力量

  陸軍某部“大功三連”進行進攻戰斗協同演練。王東輝/攝

  在戰場上,信仰是無法偽裝的。

  能夠在戰爭中連續榮立4次“大功”的中國士兵王進臣所在的陸軍某部“大功三連”,一直都有一種精神支柱。

  即使身處和平年代,這種永不褪色的信仰力量,也讓“大功三連”人不敢有絲毫鬆懈。

  “大功三連”是個“富礦”,可以不斷挖出“寶藏”

  在“大功三連”,有一個20多平方米的榮譽室,因為獎狀、獎杯太多,師級以下的榮譽隻能貼著牆根兒挂。

  三連指導員王金龍講解介紹時,從頭到尾腰板挺得筆直,講完前輩的故事,又驕傲地介紹剛來不久的新兵。

  石崐強剛進連隊寫思想匯報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名,說自己是一頭“爛蒜”,隻想回家。但3個月之后他再沒提回家的事兒,還主動為出板報加班到凌晨4點。

  李杰剛來的時候上教育課跟不上,因為學歷“超級低”,很多字不會寫。但后來他理論考核得了90多分。

  陸鈞杰1996年生人,在家時爸爸通宵替他寫作業,媽媽對他唯一的期待是“不危害社會”。“現在他變成什麼樣了?拉練幫戰友扛槍!”

  王金龍對比這些90后士兵的前后轉變,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在“大功三連”當了3年指導員,把這裡比喻成一個“富礦”,可以不斷挖出“寶藏”來。其實,“寶藏”也是他們自己培育出來的。

  “三連人”的血性

  “三連人”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最基本的是“出口成章”,比如,他們平常能像引用詩詞成語一樣引用習近平主席的講話。

  “習主席有句話叫‘懂團結是真聰明,會團結是真本領’。”24歲的劉冠華篤信地說。

  劉冠華是本科畢業之后來三連當兵的,剛來的時候,他覺得有不少人比自己笨,“作戰靴、膠鞋、拖鞋,就這麼幾種鞋的順序總有人擺不對”。而別的戰友也覺得他“資格高”,大家相互都看不慣。

  但班長告訴他,必須學著“團結”。幫在午飯時間站崗的戰友打一碗熱湯,“人家心裡自然就暖和了”。和戰友關系緩和之后,劉冠華才真的開始相信“理論確實有用”。

  連長張繼平覺得可以用“認識的辯証法”來解釋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轉換關系,理論不一定學了就能用上,還需要有矛盾點來激發。而劉冠華需要緩和戰友關系的需求,就是一個矛盾點。

  不過,沒有人天生就有理論儲備,面對20歲上下的孩子,王金龍覺得還是得先“逼”他們“背下來”,再理解運用。

  大學生劉冠華在來三連之前沒有聽說過《之江新語》,他是為了“能在連裡站得住腳”才開始學習的,否則總感覺自己“插不上話”。

  三連每周都開展一次名為《士兵大講壇》的演講討論活動,每個士兵都有機會上台分享自己的體悟。不久前,劉冠華終於在台上發表了一次讓自己“能在連裡站得住腳”的演講——關於在馬裡犧牲的中國維和軍人申亮亮。

  劉冠華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回憶那次演講時,右手不自覺地抬起來捂住胸口,激動得有點磕巴:“當時是兩個中將去接申亮亮的。就是那種……你為國家犧牲,國家沒有忘記你,我看了就決定在部隊干下去!我感覺……特別有一種……我想個形容詞……榮譽感吧!如果是我,犧牲了也值得!”

  三連人的另一大特點,也是一種軍人必備的特質——血性和擔當。

  在劉冠華看來,戰友崔鵬在腳踝疲勞性骨折時“爬也要爬去”救災,這叫血性。副班長趙之力在救災前跟大家說,“我們不能后退,我們背后是我們的親人和家鄉,如果我們后退了,讓我們的親人退到哪裡?” 這是擔當。

  “強軍夢裡蘊含著我們每個人的小夢想”

  “大功三連”所在陸軍某旅旅政委劉海成在邊境自衛反擊戰中應征入伍。他說:“在戰場上,信念堅定,槍口就朝前,不堅定,槍口就朝后!想打贏必須有信仰支撐,但這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學來的。”

  “軍人就是要打仗” ,堅定思想信念也是為了打贏,所以士官長張海生“天天琢磨打仗的事兒”,研究如何讓戰士們能夠“上了戰場,完成任務,安全回來”。

  2017年開始實施《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暫行規定》之后,張海生覺得5公裡不能像以前那麼跑了,必須考慮到戰場上需要什麼,電台、救護器材、指揮手旗等全得帶上。

  他總想給三連培養幾個軍事訓練尖子,最開始是為給連隊爭榮譽,后來,他把這些東西當成了自己的夢想。他說:“強軍夢裡蘊含著我們每個人的小夢想。”

  被培養出來的尖子張建秋也有自己的“小夢想”——讓營長認識自己。但令他驚喜的是,他在旅裡組織的比武拿了5公裡第一名之后,連旅參謀長都認識他了。

  張海生特別驕傲,每次比這個項目,“三連的張建秋”總能讓對手聞名生畏。與之相比,連長張繼平的夢想要復雜一些,他覺得“比什麼三連都必須爭第一,不能得中等,中等就是不行”。

  所以在改制和換裝同時進行的艱難處境中,張繼平連闌尾炎手術都不敢做。“病不起”,他要在連隊裡抓訓練。

  果然,“大功三連”以接裝一年的訓練時間,擊敗了全旅接裝5年的其他連隊,在比武中奪下了第一名。

  “如果全旅都像三連這樣,我和旅長睡大覺!” 旅政委劉海成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記者採訪時開玩笑說。在劉海成眼裡,“大功三連”的人,以及他們做出來的事,確實讓人放心。

  事實上,每個即將成為、已經成為甚至是已離開“大功三連”的人,都以這個集體為榮。“大功三連”之於軍人,大約相當於清華、北大之於學生。

  被整編到這裡的周自泳第一次參觀“大功三連”榮譽室時跟自己說,“我也希望有一天能進這裡”。

  這個榮譽室是每個新兵到“大功三連”的第一站,也是他們期待的沖鋒站。(張茜)

(責編:黃瑾、楊麗娜)
相關專題
· 人物事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