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創建文明家庭>>文明家庭事跡

劉長英家庭事跡

2016年12月13日13: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婦聯新聞

劉長英家庭,唐山市古冶區范各庄鎮前岳各庄村,家庭成員8人。

劉長英結婚時剛滿20歲,婆婆已去世,留下3個未成年的小叔小姑,最小的小姑僅6歲。婆家欠四千多元錢外債,是村裡有名的困難戶。劉長英沒有抱怨,更沒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她“長嫂如母”,以女性溫暖給了小叔小姑缺失的“母愛”,讓這個淒冷的家庭有了溫度,同時,她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帶領家庭脫貧的重擔。

“嫂子,你到我們家31年了,今天借這個機會,我要代表全家對你說一聲:嫂子,謝謝你!”說完,小姑何麗芝緊緊抱住了嫂子劉長英,眼裡盈滿淚水。這是發生在“善行河北•最美家庭”故事講述活動中的動情一幕。

提起劉長英,村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說那是個“能人” 。1984年,劉長英經人介紹認識了朴實的何友。她早聽說何友母親已過世,三個弟妹還小,日子過得很難。即便有心理准備,劉長英第一次走進這個家,還是傻眼了——土炕上的席子全是窟窿,門上連門帘都沒有,三個弟妹蜷縮在沒有生爐火的炕角。 “我心裡當時打起了退堂鼓,不過當我看到小妹見到公爹回來,一頭扎到他懷裡,哭著說‘抱抱我,我冷’,誰還能狠得下心?”那一刻,劉長英萌生了一個決心:長嫂如母,她要給三個失去母親的孩子以關愛,把這個家撐起來。

為了盡快償還外債,新婚的劉長英憑著裁剪手藝,到集市上接活兒,因技術熟練,性格爽朗,大家都願找她做衣服,生意十分紅火。晚上,縫紉機的聲音一直響到深夜。那些日子,她每天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雖然自己消瘦許多,但一家人能吃上熱乎飯了,弟弟妹妹也穿上新衣服去上學了,劉長英內心非常有成就感。1985年劉長英的兒子出生,家裡日子更緊巴。公爹過意不去,說:“讓你大妹妹退學吧,和你一起料理家務。”劉長英一聽就急了:“不行!絕對不行!”她深知知識可以改變農家孩子的命運,為了讓弟妹安心讀書,劉長英改行干起殺豬賣肉的生意。 每天凌晨4時起身屠宰,然后馱著半扇豬肉沿街串村叫賣。冬天,劉長英手腳都生了凍瘡,一用力就鑽心痛。 “有天下雪,一個溝坎我怎麼爬也上不去,后來一點點挪上去,急得出了一身汗,被風一吹凍得直打哆嗦。”說起過去受的罪,劉長英卻笑了,“一想到家裡的一群孩子,我勁頭又來了,有啥困難過不去?”

讓劉長英欣慰的是,三個弟妹都爭氣,三人都考上了大學,倆妹妹成為優秀教師,弟弟出國深造。生活好了,弟妹們也都各有家庭,為了年邁的公爹安度晚年,劉長英親自給公爹介紹老伴兒。看著老兩口整天有說有笑,劉長英心裡一塊石頭落地。

1995年,劉長英的興義面粉廠開張。她拉著面粉到各個集市上去賣,起初一天下來嗓子喊啞也賣不了幾袋,但吃過興義面粉的人都反映不錯,招牌慢慢打響了。非典期間,面粉廠經受了一次考驗。“那些日子,面粉價格一路上漲,我和丈夫商量后決定,我家面粉不漲價。”價格低質量高的“興義面粉”吸引很多商販上門訂貨。風波過后,面粉廠的生意更好了。

自己富了,劉長英開始想著給群眾做點事。近年村裡糧食連續增產,儲存成了問題。劉長英將廠子的空地提供給村民做糧倉。以前村裡都是土路,2006年當地實施村村通工程,但村裡經費緊張,劉長英投資10余萬元幫村裡修路。近幾年,劉長英又辦起了養豬場、養牛場和觀光園,帶動村民一起致富。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 創建文明家庭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