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3日13: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婦聯新聞
李玉枝家庭,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石榴崗海軍大院,家庭成員4人。
李玉枝和麥賢得的媒人很特別,是黨組織。
1965年,“八六”海戰中,麥賢得腦部嚴重受傷,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幾乎全部喪失,右邊肢體萎縮,並留下嚴重的外傷性癲癇。組織上經過研究,為麥賢得向當時正在公社擔任婦聯干部的李玉枝拋出了愛的繡球。李玉枝想到麥賢得為了黨和人民,盡了一個軍人該盡的職責,便不顧親友的反對,放棄了公社婦聯的工作,盡力照顧、護理好麥賢得,給麥賢得一個正常人的家庭。
婚后為了能更好地護理麥賢得,李玉枝四處尋醫求教,買回多種醫學護理書籍,然后自學各種藥理和護理知識,並每天記錄老麥的情緒和身體變化情況。時間一長,李玉枝就積累出了豐富的經驗:聞到丈夫口中有異味,便知道他上火了,要煲湯煮涼茶,多加蔬菜和水果﹔看到丈夫情緒煩躁,便知道他頭部不適,要盡量分散他的注意力。麥賢得每天要服用六七種藥,最多時達十多種,每天吃三次,李玉枝總是細心地分好藥片、准備好溫開水,端到丈夫面前,看著丈夫服下才安心。
為減輕長期服用大劑量藥物對麥賢得身體機能的影響,李玉枝省吃儉用,把每月30多元的工資全部用來為丈夫買營養品。后來,李玉枝發現單靠營養品來給老麥調理身體肯定是遠遠不夠的,她決定給丈夫用食療,因為食療是最好的、並且沒有副作用的調理方法。
於是,李玉枝利用下班的空閑時間在房前屋后開墾出幾塊荒地,自己種菜、養雞、養鴿、養兔,保証老麥每天能吃上新鮮的雞蛋和蔬菜,還能用自己養的家禽煲湯給老麥喝。
像麥賢得這種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病人,身體護理只是其中的一方面,精神上的護理也至關重要,為此,李玉枝為老麥買來筆墨紙硯,讓他臨摹、練字、作畫﹔還在家裡養了很多花卉和金魚,讓老麥照顧和打理,陶冶老麥的性情。從那以后,養花和畫畫成了麥賢得的興趣愛好。
李玉枝為麥賢得生了一雙兒女,麥海斌和麥海珊。李玉枝經常向兒女們講述父親在“八六”海戰中的英雄事跡,還告訴他們,父親是愛他們的,只是由於腦部受傷,有時候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希望兒女能多理解父親。與此同時,李玉枝還經常跟老麥聊天、講道理,希望他能更多地讓兒女感受到父愛。慢慢地,四口之家越來越和諧了。
李玉枝還經常教育子女要不怕吃苦、要懂得感恩,為此,夫婦倆把一雙兒女送到海軍部隊去鍛煉,並告誡他們要多用知識武裝自己,適應時代的需要。如今,一雙兒女都從部隊轉到地方,並且成家立業,還有了孩子。一大家人經常聚在一起,其樂融融。
相關專題 |
· 創建文明家庭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