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創建文明家庭>>文明家庭事跡

邱宏濤家庭事跡

2016年12月13日12: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婦聯新聞

邱宏濤家庭,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新集鎮木坪村,家庭成員3人。

邱宏濤於1998年12月入伍,18年來一直在海拔4860米的唐古拉泵站工作,矢志軍營建功業,扎根高原做奉獻,2次被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8次被評為優秀士兵,被原總后勤部表彰為優秀技術標兵,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一等獎,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現任解放軍62217部隊25分隊士官長。妻子丁赟為支持丈夫安心本職,毅然辭去中石油湖州分公司會計工作,到秦巴山區照顧年邁的公婆、患病的小叔子和年幼的兒子,2013年被青藏兵站部評為感動雪線年度人物,2014年被中國雙擁年度人物推選組委會評為“中國雙擁年度人物社會擁軍典范”,2015年被評為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丁赟和邱宏濤的緣分是從書信往來開始的。邱宏濤服役的部隊在唐古拉,那兒是長江頭﹔丁赟的家在湖州,這兒是長江尾。邱宏濤寄一封信至少要15天才能到丁赟手裡。當接到第一封信時,丁赟不曾想過這封來自唐古拉的信,會改變她的人生軌跡。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兩顆心挨得越來越近。丁赟的很多閑暇開始在等信、讀信、回信裡度過。邱宏濤在信裡談得最多的就是唐古拉、他的泵站和他的戰友。從春到夏,從秋到冬,就這樣從他的信中,丁赟第一次了解了唐古拉山,了解了軍人的職責和使命,也第一次收獲了愛情的甜蜜。 丁赟曾在書信中對邱宏濤說:“我希望清晨推開窗的那一刻,你能站在唐古拉的風裡雲裡,感受到我炙熱的心意……”

通信8年后,丁赟和邱宏濤第一次見了面,她跟他上了唐古拉,到了那裡才發現,唐古拉根本沒有邱宏濤信中描述的春暖花開。丁赟看到了戰士洗漱時流出來的鼻血、洗頭時脫落在盆底的頭發、黑紅黑紅的臉、烏紫烏紫的嘴唇。在唐古拉的那段日子裡,強烈的高原反應讓丁赟什麼都不想吃,吐出來的是黃水,好久緩不過勁來。戰士們都叫丁赟“嫂子”,總是變著法子送她水果,有時是凍得像石頭一樣的西紅柿,有時是皺巴巴的蘋果。她明白了,盡管唐古拉沒有春暖花開,但在高原軍人的精神世界裡,這海拔5231米的高原也成了芳香醉人的地方。望著邱宏濤為了照顧她忙前忙后的身影,她覺得眼前的這個人更加清晰、也更加高大了。

丁赟離開唐古拉的那天,天空飄著雪花,邱宏濤把她送到了格爾木。丁赟獨自乘火車回了湖州,卻把一顆心留在了唐古拉。

回到浙江后,丁赟辭去了中石油的會計工作,去照顧遠在陝西大山裡的公公婆婆。來到邱宏濤的老家前,丁赟把所有能想到的困難都想了一遍,覺得自己肯定能應對。沒想到,現實還是讓她一度手足無措。公公婆婆年齡大了,婆婆患病,家裡種了10畝田地,養了3頭豬、30隻雞。她要上山打柴、割草,手上經常拉出血口子﹔用柴火灶做飯、煮豬食,煙熏得滿臉是灰、滿眼是淚。丁赟從來沒種過田,插半畝水稻秧,別人隻要兩三個小時,她卻要一兩天。

更大的困難是在懷孕期間。丁赟拖著笨拙的身體下地干活,在家做飯、洗衣、喂豬。丁赟偷偷地掉過眼淚,想把這一切都告訴邱宏濤。可丁赟心裡知道,年邁多病的公公婆婆、她和肚子裡的孩子,是邱宏濤最深的牽挂。她總是告訴他:我們都很好,安心服役,家裡有我。和邱宏濤通話時,丁赟的語氣一直是快樂的。邱宏濤經常問丁赟,她最想要什麼。丁赟說,作為兒媳,她希望老人身體健康﹔作為母親,她希望孩子茁壯成長﹔作為妻子,她希望丈夫平安﹔作為公民,她希望丈夫為國奉獻。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 創建文明家庭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