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今日浙江
分享到:

以環境整治倒逼小城鎮轉型升級

——浙江部分縣鄉負責人談小城鎮建設

2016年12月12日08:5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把整治行動作為“一把手”工程

■姜 軍

中共杭州市富陽區委書記

富陽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作為黨政“一把手”工程來抓,建立工作機制,明確目標任務,強化責任落實,全力打造江南韻味小城鎮。

堅持潔淨環境為基。富陽借勢借力,統籌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兩路兩側”“四邊三化”環境整治組合拳。在堅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長效機制的基礎上,富陽區對標杭州主城區,對標城市現代化,把環境整治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緊密結合起來,持續打好治水拆違攻堅戰,抓好小城鎮生活污水處理運維機制、拆違控違機制落實。把環境整治與“美麗庭院”、“衛生鄉鎮”等創建活動結合起來,動員全民參與庭院清潔整治及小城鎮環境衛生大掃除,以庭院清潔帶動村庄清潔,以村庄清潔帶動小城鎮清潔。把環境整治與推廣垃圾分類處理、環保酵素處理生活垃圾等工作結合起來,養成城鄉居民良好的衛生習慣。

堅持規范秩序為先。繼續堅持以杭州主城區的標准,統籌開展以治堵、治亂、治差等“六治”為重點的城鎮綜合治理,進一步淨化、序化、綠化、美化、靚化鄉容鎮貌、提升城鎮宜居水平。深化智慧城市建設,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完善城鎮智慧管理服務,建設智慧政務應用服務、智慧民生服務體系,提升城鎮運行效率,方便市民生活。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合理規劃交通體系,加快城鄉路網建設,完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科學規劃建設停車場,確保城鎮道路暢通。充分運用好“數字城管”運行機制,重點整治臨街建筑物亂搭建、亂停放、亂堆放、亂張貼現象。深入推進文明創建,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創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鎮文明程度。

堅持完善功能為要。近年來,富陽區堅持“兼田園之美、具城市之利”的城鄉統籌發展理念,一手抓保護,留住農村原有田園風光,傳承村鎮歷史文脈,展現農村最本質的美﹔一手抓配套,把城市功能向農村布局和延伸,讓農民享受到現代城市的便利。下一步,富陽將按照撤市設區后的發展定位,進一步編制完善城鄉規劃,注重區、鎮、村三級協調發展,以規劃來整合資源要素、優化功能。同時把小城鎮建設與產業培育、功能提升等緊密結合起來,通盤考慮鎮村一體的基礎設施建設,注重區域間的生態保護、產業優化布局、文教衛等社會事業發展的有機銜接,不斷增強小城鎮的綜合實力和功能布局。

堅持彰顯風貌為本。近年來,富陽區秉承人與自然和諧理念,充分保護和利用富春山水資源,注重傳承和弘揚地方歷史文化,在古村落保護、新農居建設中引入設計理念,建成了一批以文村、東梓關、望仙等為代表、既延續傳統文脈又兼顧現代功能、具有江南韻味的富春民居示范村鎮。下一步,富陽將堅持以國際先進理念和標准規劃設計城鎮,從整體平面和立體空間統籌協調全區城鎮景觀面貌,促進山水人文元素與城鎮建設的有機融合,形成具有江南韻味的城鎮特色風貌。堅持示范引領、由點帶面,加大文村、東梓關、望仙“富春民居”設計方案的推廣應用,抓好諸家塢、金竺、青江、江濱等富春民居示范村鎮的建設,促使富春民居由“盆景”轉化為“風景”。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照“一鎮一韻、一村一品、一居一案”的方式設計小城鎮、村庄風貌,更加凸顯地域特色,實現村居建筑價值和審美價值相統一,外形美和實用美相統一,重構鄉村的美與生活。

堅持問題導向 主攻薄弱環節

■卞吉安

中共慈溪市委書記

慈溪是民營經濟大市,市場主體超過13萬戶,“一鎮一品”塊狀經濟特色明顯,但城鎮面貌相對落后、城鎮秩序相對混亂。慈溪市將堅持問題導向,主攻薄弱環節,全面提升小城鎮環境質量,努力把城鎮建成人們向往的幸福家園。

針對規劃碎片化問題,進一步完善城鎮規劃體系。城鎮總體環境不盡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規劃碎片化,缺乏前瞻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慈溪將把完善規劃體系作為重中之重,一方面督促指導各鎮完善鎮域總體規劃,緊密結合產業發展規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的“多規融合”,努力構建科學、合理、嚴密的規劃體系。另一方面加快科學編制環境綜合整治規劃,將環境衛生、市政管道、公共廁所、停車場所、園林綠化、沿街建筑物等整治內容納入其中統籌實施,以總體規劃統領整治規劃的實施,以整治規劃推動總體規劃的落實。

針對供給短缺化問題,進一步加強設施建設完善城鎮功能。基礎設施供給的短缺勢必影響城鎮功能發揮和居民生活品質。慈溪將加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實施建成區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工程。在道路交通方面,以建立城鎮交通微循環系統為目標,加大建成區道路密度,優化改造瓶頸路段和擁堵路段,加強公共停車位供給,逐步推廣公共自行車﹔在供水保障方面,實施區域供水聯網工程,實現鎮、街道供水互聯互通,保障水資源供應和水質安全﹔在排水體系方面,改造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開展河道疏浚整治,提高農村截污納管覆蓋面,加快排水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在燃氣供應方面,完善供氣設備和管網配套,推進天然氣城鄉一體化。

針對風貌同質化問題,進一步強化城鎮特色、彰顯城鎮神韻。圍繞提升城鎮品質內涵的目標,在推進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力求“一鎮一特、一鎮一景、一鎮一韻”。充分挖掘人文歷史、民俗文化、產業特色,著力打造匡堰富硒楊梅、上林越窯青瓷等一批風情小鎮。推進特色街區、特色園林建設,下功夫整改沿街建筑功能配套不齊全、整體風格不協調等問題,花心思打造集風景美、街區美、功能美、生態美、生活美於一體的美麗宜居小鎮。以特色小鎮理念推進城鎮工業園區改造提升,加快推進龍山運動休閑小鎮、鳴鶴國藥養生旅游小鎮、觀海衛智能家電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步伐,促進工業生產、生活居住、配套服務有機融合。

針對機制滯后化問題,進一步理順城鎮建設管理體制。在探索建立城鄉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的基礎上,嚴格對照整治行動工作要求,健全完善現有機制體制。積極探索綜合執法“下放延伸”,健全基層執法體系,強化部門協同配合,形成各方聯動合力。同時依托新引進的大數據雲基地項目,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提升綜合整治的深度和廣度,推動形成現代城鎮治理體系。

針對力量分散化問題,進一步提高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保障水平。為確保這項工作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慈溪將通過每年安排專項財政資金專款專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建設等方式,千方百計拓寬投融資渠道,想方設法優先保障綜合治理資金需求。通過統籌綜合用地規劃、簡化土地報批手續、深化土地整治和廢棄地塊再利用等措施,強力保障綜合治理用地需求。同時,進一步完善督查考核制度,嚴要求、嚴管理、嚴督導,切實發揮考核“風向標”作用,確保綜合整治取得實效。

力爭實現“一年有形象,三年大變樣”

■金明龍

中共德清縣乾元鎮黨委書記

乾元鎮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聚焦短板、精准發力,高標准推進小城鎮綜合環境整治行動,力爭實現“一年有形象,三年大變樣”。

直面短板,謀劃美麗全域藍圖。一是回應群眾呼聲下定大決心。針對城鎮建設投入少,用地功能飽和、建筑陳舊老化、交通停車擁堵、環境臟亂差等現狀,乾元鎮盡早謀劃,著手實施“精致古鎮,美麗社區”行動,並重新制定“美麗城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確定大項目。堅持“修舊如舊”、不搞大拆大建原則,邀請浙江大學設計團隊編制舊城改造總體規劃及項目手冊,圍繞“一心、雙軸、兩環、三片、多節點”總體布局,以“立面改造,老房修繕”來破“舊”,以“違建拆除,節點打造”來破“差”,以“管線地埋,空間拓展”來破“亂”,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確定了109個重點建設項目。三是著眼未來五年謀定大發展。按照“一年出形象,三年大變樣”目標,乾元鎮在積極推進各個既定項目建設同時,對38個小區115條裡弄進行改造,實現舊城改造鎮區全覆蓋,並提升與周邊村庄道路溝通,將美麗城鎮與美麗鄉村融為一體。在建好美麗環境基礎上,立足自身優勢,積極謀劃符合千年古縣城風貌文旅商業、水鄉民宿等新業態,真正把美麗環境變為美麗經濟。

全民動員,推進美麗城鎮建設。一是以項目建設新進展,提振干部精神氣。組建6個專業班組,按照1個項目+1個班子成員+1個聯絡員的“三個一機制”開展拆改工作,在一線錘煉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干部隊伍。二是以項目建設新成效,凝聚全鎮向心力。堅持群眾滿意導向,把群眾的要求貫穿改造工作的始終,在設計中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充分展現古縣城“老底子”味道﹔在建設中,定期發布進展情況,倒逼工作進度,贏得群眾認可和支持,特別是對一些違章建筑物拆除和建筑外立面改造工作,促使群眾從開始不願拆、不配合到主動拆、要求改,從集中反映對改造帶來的政策處理、出行不便問題,變為理解支持配合協調。三是以項目建設新形象,告別環境“臟亂差”。堅持舊城改造和環境整治兩條腿走路,緊緊抓住節點打造、環境整治和功能完善等重點,高標准建、大力氣整,使美麗城鎮形象初步顯現。

深入挖掘,展現美麗古城風貌。一是圍繞“有特色”,全力做足山水文章。立足於老縣城的底蘊和獨特的山水資源,堅持保護與開發、整治與建設並重。大力實施乾元山公園、大家山公園登山口和百梁山登山游步道及山頂節點等項目建設,增設百姓日常休憩、健身場所。圍繞水夢苕溪,規劃建設東苕溪綠化景觀帶、游船碼頭、沿長橋河景觀帶和水面停車場,讓城鎮改造留住見山望水的靈氣。二是圍繞“有文化”,全力打造書香乾元。深入挖掘乾元建城1325年歷史中的人文典故和歷史痕跡,邀請有關學者和本地長者成立文化元素挖掘團隊,出謀劃策,深入考究,恢復德清孔廟,修繕集古齋、修吉堂博學圖書館和清溪書經院等古跡,充分展示乾元以“蔡家一門三狀元”和“徐家五世翰林”為代表的書香文化。三是圍繞“有產業”,全力推動產城融合。積極探索符合乾元城鎮發展的新業態模式,引入民間資本開發丁家弄步行商業街、東立花園城市客廳等項目,圍繞河道水系探索以舊宅民屋為基礎的“水鄉民宿”。在已收購的飛雲機械區塊打造“文創”產業基地,讓美麗新乾元煥發生機。

積極探索鎮容鎮貌治理新路徑

■邵煜強

中共嘉興市南湖區余新鎮黨委書記

余新鎮將以建設產城融合、宜居宜業優質小城市為目標,以打好環境綜合整治五大專項行動“組合拳”為抓手,積極探索鎮容鎮貌治理新路徑,力爭3年內建設成為“產城融合、智慧生態”的小城市。

做好“先”字文章,科學謀劃具體目標。以新調整的全鎮總體規劃為總綱,調整完善新的鎮域規劃,產業園區規劃,村庄布點規劃,把鎮區建設進行項目化,清單化。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形成“統一領導、條塊結合,上下聯動、層層督查”的工作格局。加大投入,確定每年投入鎮區環境開發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資金不少於6000萬元。組建“鎮容鎮貌治理”多個微信工作群,延伸工作觸角,提升工作效率。鎮村“牛皮癬”巡查、“四位一體”清理、鎮容鎮貌巡查管控實行專人專群。通過微信群平台,執法人員根據一線巡查人員提供的信息尋找當事人,快速、精准,處罰及時有效,從源頭遏制“牛皮癬”產生。

做好“潔”字文章,統籌推進環境整治。結合新一輪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動規劃,打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清理廢品收購點、堆場,全面實行生豬退養。整改藍色屋面,建造美化廠區圍牆,實施粉牆黛瓦專項行動,推進農房立面改造。以“兩面八區一死角”為重點,全面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鎮區主要道路實行保潔洒水降塵沖洗、垃圾密封清運。鞏固五水共治成果,通過區、鎮、村三級領導擔任相應河道河長,建立起區、鎮、村三級河道全覆蓋的河長制管理網絡,充分發揮河長作用。進一步鞏固“清三河”成果。對全鎮91條、58公裡已整治完成的“清三河”進行定期抽查、督查。

做好“建”字文章,不斷優化人居環境。強化小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良好生態環境。做好鎮區停車場、臨時夜市、臨時菜場、道路等改造工作,全面提升鎮區形象。從今年起,鎮區實行限行工程,全面改善和提升交通監控設施,對主要干道實行全程監控和智能化交通管理,確保道路通暢。改善鎮區主要道路路面環境,大力推進余北大街、余沈公路拓寬拓寬和民新路、鎮西路路面改造等工程。積極打造美麗鄉村示范點和精品路線。有序推進普光村、曹王村、金星村示范點建設,投入1500萬元實施南北湖大道余新段綠化景觀工程,努力使鎮區人居環境煥然一新。

做好“管”字文章,探索實施長效管理。積極探索“四位一體”保潔長效考核管理辦法,保潔工作實行區域全權負責制,採取“周巡查、月檢查、季考核、年考評”相結合的考核方法對保潔實效進行監督,確保保潔工作長效化。積極探索和創新小區管理模式,出台《城鄉一體新社區管理辦法》,明確管理主體職責,強化人員配備,促進自治隊伍建設,重點對8個已具有一定規模的自建小區成立自治組織,配備管理和工作人員,制定自治章程、建立公開公示制度等。進一步推進各村(社區)依法自治,積極開展制定修訂村規民約社區公約活動,目前已全面完成村規民約制訂,通過將行政監管與村民自治管理相結合,加快引導村民向居民轉變。

經濟強環境衛生也要強

■項雲明

中共台州市路橋區橫街鎮黨委書記

橫街鎮是浙江省百強鎮、全國千強鎮。但曾經經濟“強”的背后是村鎮環境的“弱”。盡管橫街鎮位於路橋城區10分鐘通勤圈、經濟圈的東側,但是社會功能卻沒有與經濟功能相匹配,環境基礎設施較差,全力打造清潔衛生的小城鎮,成為鎮黨委、政府的重要任務。

比如,環衛市場化運作后,實際效果並不好。保潔公司為了多掙錢,對環衛工人壓縮減員,每位環衛工人負責的路段比較長,精力不到位,路面掃不干淨。

今年1月,我們決定採取自主管理環衛運轉模式——集鎮范圍的4個村(居)和2個工業園區都由該鎮環衛所全面負責,另外17個村(居)實行本村(居)雇人清掃,由鎮環衛所負責清運的管理模式,鎮裡根據各村(居)村民人數按照每人每年30元進行補助。鎮環衛所對村(居)清掃情況實行月考核制度,以片為單位,每月組織村(居)主要負責人進行相互檢查、評比和打分,對清掃不合格的村(居)扣除相應的補助。同時,鎮裡還對村(居)環衛工作實行網格化管理,將環衛工作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實現層層管理,不留死角。

經過努力,小鎮的面貌有了明顯改善。但是,打好清潔仗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需要綜合治理,多管齊下。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我們動員干部群眾共同參與到清潔家園的行動中,家家戶戶簽訂“三包”責任狀,積極開展“門前清”活動和清潔衛生戶、優秀監督員、清潔村評比,實現宣傳發動的常態化。建立鎮村兩級環衛監管聯動機制,建立和完善垃圾清掃清運監管隊伍,健全環衛所日常監管、監督員專門監管和群眾動態監管。對機關干部和村居干部衛生保潔實行目標考核制度,實現激勵考核明細化。在五個工作片,確定一個村居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示范村,實現典型引領示范化,全面提升轄區衛生保潔水平。

不讓一個村居掉隊,不放過任何一個藏污納垢的角落。工業垃圾曾是湖頭村的“難題”,村裡成立環衛檢查組 ,上村民家中做工作,輪流監督檢查作坊垃圾是否亂傾倒。后尚家村與鄰村的交界地有一塊荒地,常年垃圾成山。為了解決這個“爛瘡疤”,鎮裡狠下決心,集中將此地的700多噸垃圾清理掉后,改建成了停車場,不僅讓環境從此干淨起來,還緩解了村道擁堵。

“看得見”的環境改善了,還有“看不見”的群眾期盼。“五水共治”工作推進以來,河道疏浚、沿河綠化、禽畜養殖廠關停、五小行業工業整治,農村水環境有了改善。但是要從根子上保持水的干淨,還應當從源頭上抓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我們組織施工單位多次到現場踏勘施工環境,並多次召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對接會和業務培訓會。目前,全鎮21村(居)截污納管工程已基本完成。

通過努力,橫街的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善,群眾對我們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但我們覺得,這才是“清潔小鎮”萬裡長征邁出的第一步。橫街的生態基礎較好,山水景觀兼備。接下來,我們要發揮橫街的生態優勢,對重點區域、重要節點進行綠化提升,打造形成立體綠化林網。加快精品河道建設,打造10公裡的“回”字型沿河綠道,推進鳳凰山整體綠化彩化工程,以九龍花海、鳳凰源為依托,建設集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環山精品綠道,逐步形成“城在綠中、綠在城中”的格局。 

《今日浙江》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王金雪、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