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領導活動

韓正金山區和奉賢區調研:都市農業發展和郊區產業結構調整推進情

談燕

2016年09月10日09:59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韓正前往金山區和奉賢區,調研都市農業發展和郊區產業結構調整推進情況 上海都市農業發展“十年磨一劍” 郊區產業結構調整既靠政策引導,更靠機制倒逼,要花更大力氣在淘汰劣勢產能上

  市委書記韓正昨天前往金山區和奉賢區,調研都市農業發展和郊區產業結構調整推進情況。韓正強調,要豐富上海都市農業的內涵,大力提升組織化程度,促進競爭力、科技水平、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保障農民收入不斷提高﹔郊區產業結構調整,要花更大力氣在淘汰劣勢產能上,淘汰力度越大、發展空間越大、區域環境也會越來越好。

  上午在金山區,韓正和市領導尹弘一行察看了位於呂巷鎮的施泉葡萄專業合作社。這裡是上海第一批葡萄專業合作社,種植露地加上大棚葡萄1500畝,年總產值達1965萬元。合作社成立以來,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打響了葡萄品牌,帶動了周邊56戶社員共同致富。韓正與農戶盧玉金一家親切交談,當得知盧家三代人在這裡辛勤勞作,年收入可達150萬元左右時,韓正非常高興,他鼓勵大家總結完善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模式,示范帶動郊區更多農戶一起增收致富。隨后,市領導還察看了金山現代農業園區萬畝設施良田、廊下鎮楓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對金山區在都市現代農業領域的探索表示肯定。

  在與金山區主要領導座談時,韓正說,通過近十年的探索實踐,上海都市農業已經逐步形成了糧食生產以家庭農場為主、蔬菜生產以“合作社+農戶”為主的生產模式,進一步提高了組織化程度和市場競爭力。組織化程度提高,土地關系穩定,現代農業才能走出專業化生產經營的道路,科技為農業服務才有載體,農業現代化水平才能提高。我們要通過政策聚焦和利益引導,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鼓勵更多農民走上組織化、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道路。在推進組織化生產的過程中,各級政府要重視在流通環節、銷售渠道上的扶持﹔通過政府幫扶、市場運作,引入保險等辦法幫助農戶控制市場風險﹔各項政策都要有利於提高農民收入﹔按照國家法規,不斷完善土地流轉政策。“上海都市農業十年磨一劍,我們要及時總結各區縣的成功經驗,使之成為全市的基本模式,推動上海都市農業走出一片新天地。”

  下午在奉賢區,韓正一行前往星火開發區,了解開發區轉型發展推進情況,並察看了派米雷產業園斯蒂莫斯(上海)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在與奉賢區主要領導座談時,韓正說,奉賢區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要把握好優勢和特點,進一步細化產業布局。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要以點帶面,重點突破,把更大力氣放在淘汰劣勢產能上,既靠政策引導,更靠機制倒逼。淘汰劣勢產能的力度越大,發展的空間就越大,區域的環境就越好,各種負擔也會變小。星火開發區作為上海郊區的老開發區之一,這些年來發展並不理想,結構調整力度不夠、產業轉型滯后,必須從體制和機制入手,充分發揮其本來基礎設施好的優勢,花更大力氣加快調整。(記者 談燕)

(責編:高雷、李源)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