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聽栗戰書講毛澤東周恩來與中辦人的故事

2016年08月12日10:0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秘書工作》雜志第7期刊發栗戰書同志文章,題目是《繼承弘揚中辦優良傳統和作風 推動“三服務”工作再上新台階》。該文摘自栗戰書在中央辦公廳“七一”專題黨課上的報告,文章多處講述了毛澤東、周恩來與中辦人的故事,從中辦的角度展現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對黨政領導干部具有深刻的啟示。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編發其中的精彩內容,與廣大網友一起學習領會中央領導同志為黨和國家事業所付出的辛勞。

中辦成長發展軌跡和黨的發展歷程緊密相聯

中辦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手締造的。中辦成長發展軌跡和黨的發展歷程是緊密聯系的。有了黨就有了秘書工作、檔案工作、機要交通工作和無線電通信工作,也就有了中辦的工作。黨成立初期,由於沒有專門秘書機構,黨的領導同志往往都是自己承擔秘書工作。黨的三大決定建立秘書制,后來又設立了中央秘書處,1941年成立中央書記處辦公廳,1948年5月23日在西柏坡成立中共中央辦公廳。新中國成立以后,中辦提出了為黨中央服務、為人民服務“兩個服務”思想。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形勢和任務的發展,又進一步形成了為黨中央服務、為地方和部門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三服務”思想。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中,中辦始終忠誠於黨、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為黨中央和中央領導同志提供了高質高效的服務。

毛澤東為中辦題詞"艱苦奮斗" 鄧小平要求"不准出一根頭發絲的差錯"

毛澤東同志多次為中辦題詞,為中辦機關題寫“艱苦奮斗”,為機要科題寫“埋頭苦干”,為印刷廠題寫“艱苦奮斗”,對保密工作、文件版面、抄寫報告等都專門作出要求,還在中南海創辦業余大學,擔任名譽校長,體現了對中辦作風建設的高度重視。鄧小平同志對怎麼寫報告、怎樣開會,以及信息、保密、督查等工作都有明確要求,他說,“開會要開小會,開短會,不開無准備的會”,要求機要人員“不准向黨說謊話,不准出一根頭發絲的差錯”。

毛澤東的舊軍裝補丁摞補丁 大大小小16塊

我們黨的老一輩革命家,留下了許多艱苦朴素的感人故事。在延安時,毛澤東同志穿的一套舊軍裝補丁摞補丁,警衛員數了一次,大大小小有16塊。據警衛員馬武義同志回憶,在開國大典這一天,毛澤東同志所穿的內衣衫左右兩個衣袖一邊一個大洞,而且還是在西柏坡時,衛士長李銀橋的妻子韓桂馨用襪子頭給補上的。在開國大典的這一天,毛澤東就是穿著這樣的衣衫,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解放以后,從上世紀50年代初到1971年,毛澤東春秋兩季的睡衣,穿了整整20年,領子全換過,衣袖、前頁、下擺等處補丁連補丁,有73個之多。

周恩來患病體重剩30.5公斤 堅持同中央負責人談話161次

周恩來同志的一生,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有時甚至超過18個小時。1972年周恩來患病以后,隻要身體尚能支持,他就堅持工作。從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共做了大小13次手術,平均40天左右一次,到1975年6月,他的體重隻剩下30.5公斤。這期間,除了批閱、處理文件外,他同中央負責人談話就有161次,與中央部門及有關方面負責人談話55次,會見外賓63批,在會見外賓前后與陪見人談話17次,在醫院召開會議20次,出醫院開會20次,外出看望人或找人談話7次。

同時,周恩來是嚴謹細致的典范,他一生養成了精益求精、細致入微的嚴謹作風。現在保存著一張1962年至1963年度糧食包產產量和征購的估算報表,這張表上,周恩來用紅藍鉛筆作標記145處,調整和修改數字40處,在表格邊上進行計算6處,批注數字70處,批注文字7處。郭沫若說,周恩來“思考事物的周密如水銀瀉地,處理問題的敏捷如電火行空”。

張思德聽黨話 從班長調至警衛戰士他堅決服從

張思德同志身上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講服從,聽黨的話。張思德犧牲時,毛澤東同志親自參加追悼會,還題寫了“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詞,並發表了重要講話,曾以新聞稿的形式在延安《解放日報》發表,后以《為人民服務》為題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張思德經歷過艱苦的長征,3次過草地,負過傷,會打雙槍,被譽為“小老虎”。1943年3月,已擔任3年通訊班長的張思德被分配到毛澤東身邊當警衛戰士,他堅決服從。1944年9月,張思德在安塞燒木炭時光榮犧牲,中央機關和中央警備團共1000多人參加了他的追悼會。張思德的這種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警衛戰士以至中辦的黨員干部。

老黨員任廣振退休不退崗 19年來義務出工8000多次

中直管理局有一名老黨員叫任廣振,79歲,57年黨齡。他在紀念建黨95周年的獻文中寫到,“因為我生長在舊社會,舊社會給我的烙印就是挨餓受凍,是共產黨毛主席把我從舊社會苦海裡解救出來,翻身得解放,做了國家的主人,過上了富裕生活,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他還說,“我從內心裡感激共產黨領導得好,中國共產黨真正是我國勞苦大眾的大救星。1959年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我立志跟著共產黨走,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一生!”

任廣振在管工崗位上工作了35年,1997年退休時他決定“退休不退崗”,19年來為小區居民義務修管道、給老人理發,共出工8000多次,平均每年420多次。子女們看到老人年紀大了,又患有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膝蓋骨老化等疾病,擔心身體吃不消,就勸他以身體為重,不要再去做修管道、理發等義務工作。他卻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就是黨的人,入黨時就立志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黨,為黨的事業奮斗終生。”最近,他從電視上看到貧困地區生活還比較困難,就建立了一個“節約小存折”,主要靠自己省吃儉用、撿廢品來積攢點錢,專門幫助貧困人群。他還決定捐出特殊黨費1萬元,作為獻給黨95歲生日的禮物。任廣振同志身上體現的就是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和對黨的始終追隨。

中辦很多老同志“捧著一顆心來 不帶半根草去”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辦很多老同志,在平凡崗位上默默無聞一干就是幾十年,干了一輩子,也奉獻了一輩子,“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總書記還說,“奉獻精神,是中辦人的鮮明特質,中辦是有這方面優良傳統的。”這是總書記對中辦人的最高獎賞!

2000年北戴河暑期,中辦一位老主任的夫人患肺癌住院,醫院幾次下了病危通知,當時正好有很多要緊的工作,兩三個小時的車程他都沒有趕回北京看一看,直到夫人去世他都沒能見上最后一面,回京料理喪事,前后也就待了三天又趕回了北戴河。

還有一位長期在秘書局工作的同志,后來調到另一個單位,剛到這個新單位時,每天下午5點下班,還挺不習慣,那麼早就到了家門口,自己都不相信。有一次這位同志無意中看到自己家的門牌號,才知道自己住的准確地址。原來在秘書局每天都是早上上班天沒亮就走了,晚上回家天黑了也看不見,因此以前從來沒有看到過自己家的門牌號。

中直管理局食堂的一位同志40多年如一日,從未休過假,從未離開過三尺灶台。

中辦像這樣的同志還很多,秘書局文印中心的同志們,經常是通宵達旦工作,文通處的小伙子們一天不知要跑多少個來回﹔法規局擬文核文,字斟句酌,那麼大的工作量要做到“零差錯”﹔紀念堂管理局的技術人員,常年在地下室工作﹔還有其他局室館院等,都離不開一大批無私奉獻的同志。

習近平中辦調研 為新形勢下繼承弘揚中辦優良傳統和作風指明方向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百忙中到中辦調研,召開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對包括作風在內的中辦建設提出全面系統的要求,還多次對中辦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包括“五個堅持”“六種意識”“打造守紀律、講規矩的模范機關”,以及對警衛局提出的“四個必須做到”,對機要密碼工作提出的“三個不動搖”,對機要交通戰線提出的要做“黨的紅色傳令兵”,對紀念堂管理局提出的要當好“共和國守陵人”,在參加所在支部生活時提出的“四個一定要”等,既是對中辦優良傳統和作風的深刻總結和凝煉升華,概括出中辦優良傳統和作風的時代內涵,又為新形勢下繼承弘揚中辦優良傳統和作風指明了方向。

栗戰書在文中指出,中辦在黨中央身邊工作,受到黨的教育最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中辦體現得也最為充分。黨的性質、綱領、宗旨和由此產生的奮斗目標和歷史任務,決定了中辦必須要有一個好的作風,這是中辦優良傳統和作風形成的前提和依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樹立的光輝榜樣,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為中辦優良傳統和作風植入了紅色基因﹔一屆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諄諄教誨、嚴格要求,為中辦加強自身建設特別是養成良好作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一代代中辦人拼搏奉獻、接續奮斗,使黨的許多優良傳統和作風首先在中辦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栗戰書強調,好的、過硬的作風,是黨中央對中辦的要求,更是黨員干部自己的“護身符”。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以實干立身,靠作風吃飯,推動“三服務”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不辜負黨中央和總書記的期望!

  相關新聞


  習近平教你如何做“領導身邊人”:秘書人員應做到“五不”

  栗戰書:忠實踐行“五個堅持” 做黨性堅強的中辦人

  秘書、警衛、機要……5個鏡頭揭秘中辦的日常工作狀態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