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飄揚——紀念建黨95周年)

繪就恢宏歷史畫卷的精神底色

2016年07月03日0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2015
  陳堅2016年創作的水彩畫《二〇一五年九月三日大閱兵》,彰顯出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強大決心。

  2013
  黃堅2016年創作的中國畫《中國夢·探月》,通過嫦娥三號無人登月探測器軟著陸成功,描繪了世界月球探測史的中國冊頁。

  2008
  雷波、白羽平、馬琳、秦秀杰、鄧樂民、陳毅剛、白冰洋等2009年創作的油畫《奧運組畫》之五,以剪影及疊加的手法,既突出了北京奧運的精神,又表現出中國擁抱世界的寓意。

  1997
  廖宗怡、張樹軍2007年創作的油畫《1997·香港防務交接》,表現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這一令人難忘的歷史時刻。

  1978
  王少倫1992年創作的油畫《1978年11月24日·小崗》,以質朴無華的語言和人物性格的細致刻畫,再現了這個影響中國農村改革進程的事件在當時前途莫測的場景。

  1949
  董希文1953年創作的油畫《開國大典》,以現實主義為基調,借鑒吸收敦煌壁畫的雍容華貴、唐代人物畫的造型氣質,刻畫了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庄嚴喜慶的時刻,呈現出朝氣蓬勃的時代精神氣息。

  1949
  陳逸飛、魏景山1977年創作的油畫《佔領總統府》,選取解放軍佔領偽總統府這個特定情節,表現了人民的勝利。畫面採用俯視構圖,既突出了豐碑一般的戰士形象,又展現了宏大的場景,濃郁的歷史感、形象的真實性,將英雄主義理想與革命浪漫主義情懷交織在一起。

  1947
  古元1947年創作的版畫《燒毀舊地契》。抗戰勝利后,華北、東北解放區展開了土地改革運動。當時古元離開延安轉入東北解放區參加了土改,創作了多件反映土改斗爭的作品。這些作品內容真切、形象朴實,具有一種簡約剛健的審美品格。這件作品表現的是貧下中農燒毀地契的場景。人物歡快的情緒與熊熊燃燒的火焰相融、升騰。

  1937
  王迎春、楊力舟2009年創作的中國畫《太行烽火》。抗戰時期,八路軍在山西、河北交界處的太行山建立革命根據地,堅持抗日。畫面採用超越時空的表現手法,以不規則的幾何形分割、布局多個情節和場景,塑造了英勇奮戰的抗日軍民形象。

  1935
  劉向平1983年創作的中國畫《一九三五年·遵義》。作品綜合運用散點透視與焦點透視,將人物群像塑造和心理建構相結合。

  1935
  張文源1977年創作的油畫《紅軍過草地》,既描繪了紅軍艱難前進的場面,又突出了前途光明的寓意。

  1927
  韓碩2009年創作的中國畫《南昌起義》,舉重若輕的筆墨處理使畫面擺脫了以往歷史畫過於沉重的負擔,視覺上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1921
  何紅舟、黃發祥2009年創作的油畫《啟航——中共一大會議》,以光影的變幻暗示環境艱險和時局動蕩,烘托“啟航”的庄嚴主題。

  版式設計:蔡華偉 

  本版作品分別收藏於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等地。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03日 12 版)

(責編:程宏毅、楊麗娜)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精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