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三:在華工中宣傳馬克思主義

2016年07月01日17:57    來源:湖南日報    手機看新聞

   李立三(資料照片)

  1919年,李立三在北京法文專修館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學習之后,靠著父親賣掉16畝祖傳土地籌得的200元銀洋作路費,12月在上海登上郵船,40多天后輾轉到達法國蒙達尼,開始了勤工儉學生活。

  在蒙達尼,李立三一邊做工讀書,一邊積極參加政治活動。他思想活躍,擅長演講,對舊世界充滿憎恨。每當與同學討論國內政局,提及軍閥政客時,他總是憤懣地大聲喊叫:“推翻!打倒!殺掉!”

  到法國初期,李立三曾經傾向無政府主義,但他很快就開始向馬克思主義方面轉變。他的法語水平較高,能直接閱讀法共的《人道報》,攻讀法文版的《資本論》,不長時間就埋頭讀完了好幾本馬克思主義著作。

  李立三在蒙達尼公學補習了一段時間法文,花光了從家裡帶來的錢,於是離開學校,到一家紗廠做工。他認為,通過勤工儉學堅持學習十分必要,在法國能夠比較方便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而且這裡有十萬華工,中國學生應當在他們中進行工作,為將來中國革命准備干部。他和趙世炎打算在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同學中倡議,成立“共產主義同盟會”作為勤工儉學和華工運動的核心。后來組織成立了勞動學會,明確提出其目的是要革命,而革命的第一步是要把在法的華工組織起來。

  勞動學會和它影響下的勤工儉學學生積極聲援“二二八”示威運動,號召全體勤工儉學學生團結起來,並建立勤工儉學學會,在法勤工儉學的學生多數報名參加了這個組織。趙世炎、李立三是勤工儉學學會的主要領導者,而勞動學會又成為勤工儉學學會的核心。

  勤工儉學學會成立后,它的領導成員馬上帶頭離開巴黎,到華工集中的施奈德工廠做工。這個廠招收中國勤工儉學學生,主要做廠裡的雜工,搬運鋼鐵,裝卸貨物﹔另一部分則到消耗體力很大的翻砂和鍛造車間做工。李立三帶領第一批學生100多人先來到工廠,他被分配去當翻砂工,在熔鐵爐旁,面對著白熱的鐵水,經常搬動百多斤重的鑄件和工具,“工作一天汗流一斗”。李立三后來回憶說:“1920年我在法國一個鐵工廠做工,受當時法國工人運動的影響,並與一個信仰共產主義的工人有接觸,逐漸相信隻有馬克思主義能救中國。”又說:“我是個翻砂工人,我的法國師傅是共產黨員,我受他的影響很大。當時我們要革命,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是明確的,但是如何革命,這是不大明確的。”為了探求解決這個“如何革命”的問題,李立三等決定到華工當中去活動。

  施奈德工廠有2000多華工,李立三和趙世炎首先在華工中建立了華工俱樂部,創辦了《華工周報》,趙世炎親自刻版,李立三印刷,在華工中宣傳馬克思主義。勞動學會規定會員每周要用一天的時間為華工服務,交工人朋友。趙世炎和李立三還為解除一些華工的包身合同進行了有效的斗爭,許多華工因而獲得了自由,他們同工人群眾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旅法勤工儉學的艱苦生活,特別是在工廠和工人中的鍛煉,為李立三日后回國從事工人運動的組織領導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撰稿:省委黨史研究室科研處處長 肖綺暉 湖南日報記者孫敏堅 整理)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精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