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溫馨如家的邊城婦幼保健院——記額敏縣婦幼保健院黨支部

2016年06月29日16:31    來源:新疆日報    手機看新聞

讓黨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閃耀

額敏縣婦幼保健院黨支部,是一個年輕的、充滿活力的基層黨組織。在保健院日常的各項工作中,到處都可以看到這支隊伍的先鋒模范作用。

院黨支部書記那麗麗對記者說:“作為一名基層黨員,要了解群眾真正需要什麼。黨員的口碑和黨性,都會體現在她日常的舉手投足之間。我們院本身就是個多民族大家庭,年輕人又多,僅以口號和標語是不能真正起到凝聚作用的。所以,我們制定了一系列切實可行、適合年輕人特點的規章制度並開展各種活動吸引他們參加,在參與的過程中內化和提高她們的意識和覺悟。”

最近一個時期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保健院充分運用微信平台,建立黨員學習群,隨時發布理論學習知識點、專業學習內容、學習要求。黨員干部可以在微信平台上暢所欲言、相互交流。她們還針對“黨的歷史”“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等進行了專題輔導。還在學習中開展“課堂大練兵”活動,讓黨員干部輪流講黨課,從婦幼保健工作中的問題入手,有針對性地設置課題,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

在保健院二樓一面以“我們是一家”為主題的照片牆上,貼滿了院內職工參與和舉辦各種活動的合影。這是院黨支部在院內大家庭組建的八個小家庭,分別以幸福之家、友愛之家、和諧之家、誠信之家、健康之家、勤儉之家、快樂之家、溫馨之家命名,每個家庭的“家長”都由一名黨員擔任。成員由各科室和各族職工相互交叉嵌入組成。以每個家庭為單位開展交往交流交融為主題的喝茶、做客、慰問等系列家庭活動。每個月,照片牆上都會更新各個家庭活動的內容。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有愛心公益的,有扶貧幫困的,也有共同參觀學習的。這些活動使得各族職工間增進了相互了解、關心和信任。

去年8月從河南南陽醫專畢業的婦科年輕醫師耿三巧,再過一陣通過入職考試便可以成為保健院的正式員工了。她說,最開始她選擇來新疆工作,家裡父母都不同意,但見到她在這裡每天工作都開開心心的,生活起居都受到細致入微的照顧,也漸漸同意了她留在新疆。“在這裡與同事相處得都很融洽,院裡的姐妹們對我都很關心,我在這兒生活得很愉快。今年過年回家探親,家裡人都說我皮膚變好了,人也變得更加開朗和自信了,我在這裡他們也放心了。”

為婦幼健康撐起一片藍天

額敏縣婦幼保健院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科研培訓為一體的公益性醫療保健機構。在現有的70名在崗職工中,除4名男性外,清一色都是70后、80后和90后的女職工,並且是由漢、哈薩克、維吾爾、蒙古、回、俄羅斯等6個民族組成。保健院院長張國榮和院黨支部書記那麗麗,都是70后黨員,而全院18名黨員的平均年齡也隻有36歲。2013年,額敏縣婦幼保健院被自治區婦聯授予“自治區巾幗建功先進集體”和“自治區巾幗文明崗”稱號。

或許是因為女性居多,而服務對象又都是女性和兒童的緣故,走進額敏縣婦幼保健院,粉色的牆紙、粉色的標示牌、粉色的宣傳欄、醫護人員的粉色工裝,以及被布置得舒適溫馨的粉色系母嬰保健科室,都令人感到一種情緒上的溫暖和放鬆。保健院入口的左側是一間放置著數套休閑沙發的“孕婦沙龍”,方便前來就診檢查的孕婦和母嬰在這裡辦卡、歇腳、吸氧和哺乳。這裡每周還舉辦一次“孕婦課堂”,用雙語為孕產婦普及生育知識。保健院還為首次來此建卡驗血的孕產婦提供一份“愛心早餐”,因為她們中有許多都是從較遠的農牧區趕來的。

為了便於少數民族患者就診,額敏縣婦幼保健院還推出“一卡通”便民服務項目,安裝了“一卡通”查詢機,患者隻需插卡便可打印出自己的化驗單、診療結果和收費明細表。在服務大廳安排有會雙語的醫導護士為就診者指導就診流程,減少了因語言不通而造成的就診障礙。

在保健院四層樓裡每一層的醒目處,都備有嬰兒床、暖水瓶、取藥筐等便民設施,便於放置嬰兒,為嬰兒沖泡奶粉。入院的地面上,每層樓梯的入口處、台階上都盡可能詳盡地用漢、哈薩克雙語和箭頭標示出就診方向,以免患者走回頭路和冤枉路。看見有患者挺著大肚子氣喘吁吁地爬樓梯,院長張國榮帶著一絲歉疚對記者說:“要是有電梯就好了。”

婦幼保健體系是我國為提高和改善婦女兒童生命質量而設定的一種公益性醫療服務保障體系,它參與一個成年女性從結婚、懷孕、生育到產后康復的整個過程,也對一個嬰兒從出生到上幼兒園、小學成長過程中的各項健康指標進行檢查和記錄。一個縣級婦幼保健院擔負著縣城各社區、鄉場以及全縣鄉村婦幼健康的督導、普查工作。在保健院一樓的一面牆上挂著全縣17個鄉(鎮)場及9個社區裡婦幼衛生督導員的聯系電話,這是保健院為降低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所實施的“綠色通道”項目。院方將高危孕產婦納入動態管理,保証鄉級發現一例,轉診一例。

2014年5月20日,喀拉也木勒鄉衛生院發現一名患重度子癇前期的哈薩克族孕婦,病情危急。保健院得到消息后立即開通“急危重症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安排“母親健康快車”火速前往接送至縣醫院急救中心予以救治,確保了母子生命安全。綠色通道開通以來,共挽救了數十名少數民族孕婦及新生兒的生命,有效降低了該縣的孕產婦死亡率和新生兒死亡率。

張國榮對記者說:“婦女是半邊天。讓廣大婦女,特別是少數民族婦女在我們服務的每一個環節,真切地感受被尊重、被關心,從而懷著愉悅的心情面對家庭,懷著感恩的心態面對社會。”

額敏縣是塔城地區面積最大的縣,轄區內的農牧民婦女佔多數,一些偏遠鄉村的育齡婦女缺乏完善的產前產后健康檢查和指導。從2014年開始,額敏縣婦幼保健院為全縣15個鄉(鎮)場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監測設備及配套試劑,支持鄉場衛生院設立孕產婦艾滋病、梅毒、乙肝免費監測點,為1260名少數民族孕產婦提供了免費咨詢檢測服務。他們還到殘疾婚檢群眾家中上門提供服務,組織人員到鄉(鎮)場集體婚禮上開展免費婚前體檢服務。同時與“訪惠聚”工作組配合,組成醫療小分隊利用冬閑時機,深入各鄉(鎮)場實施宮頸癌、乳腺癌篩查項目﹔深入各鄉場開展“安全分娩健康行”宣傳服務,鼓勵少數民族孕產婦摒棄在家分娩的陋習,提倡她們住院分娩,科學育兒,保障母嬰安全。他們還利用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免費補助少數民族婦女941人,補助金額47萬元﹔實施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為少數民族兒童疾病篩查968人。

額敏縣玉什哈拉蘇鎮的牧民也勒點,一年前生育二胎時患有嚴重貧血,是高危產婦,生產時有生命危險。因為家庭經濟困難,也勒點一家對此束手無措。婦幼保健院雖然可以為她申請項目救助基金,但因為辦理手續繁雜,等待救助基金的時間有可能耽誤救治。婦幼保健院黨支部毅然決定先由黨支部成員為患者墊付和擔保,及時挽救了也勒點的生命,保障了她們母子平安。也勒點的丈夫哈勒蘇爾現在提及此事,還在不住地抹眼淚。這對他們一家來說是最刻骨銘心的記憶。

自2012年以來,全院上下齊心協力給予兩名患苯丙酮尿症的兒童幫助(維吾爾族患兒巴合德爾、回族患兒馬町),通過各種渠道為他們申請特殊奶粉400余份,為每個家庭節約費用16萬余元。院內職工自發為馬町捐款1030元,定期對他們進行免費上門復查和採集血樣送檢,保証了及時有效的治療,使兩名患兒能有望回歸社會,避免了智障的嚴重后果。

把春天留在患者心裡

米熱古麗·玉努斯是額敏縣婦幼保健院的一名婦科醫師,在她美麗的臉上總是洋溢著盈盈笑意。婦幼保健院裡傳頌著許多關於米熱古麗關愛患者、踐行民族團結的小故事。

去年9月17日,米熱古麗一行到杰勒阿尕什鄉為當地婦女做免費宮頸癌篩查。一位躲在牆角哭泣的哈薩克族婦女引起了米熱古麗的注意。米熱古麗用哈薩克語向她詢問后得知:她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因為丈夫嗜酒,她隻能靠自己打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前一陣發現自己懷孕后,因為沒錢去醫院,她就自己到藥店買藥藥流,可是吃完一周后還流血不止,這讓她很害怕也很無助。米熱古麗讓她立即來保健院做B超,發現是宮內殘留,需要做清宮手術。因為患者家庭困難,米熱古麗經院領導同意后,免費為她做了手術。那位患者流著眼淚握住米熱古麗的手,不停地說:“熱合買提!熱合買提(謝謝)!”

米熱古麗對記者說:“做一次清宮手術的費用只是兩三百塊錢的事,可對她來說卻是一件影響終身健康的大事,我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兒科醫師、黨員扎依達·吐爾遜畢業於新疆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從2001年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她就告誡自己: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一天凌晨三點多,急診室來了一名漢族孕婦分娩,腹中胎兒隨時面臨缺氧窒息的危險。已在睡夢中的扎依達接到電話后,迅速趕到醫院協助產科醫生為孕婦分娩。胎兒產下時,小臉青紫,無法呼吸。扎依達立即將臉貼在嬰兒臉上,嘴對嘴為她吸痰,吸氧。“哇……”孩子終於哭出來了,呼吸到了她來世界上的第一口新鮮空氣。扎依達抱著孩子露出燦爛的微笑:“多漂亮的女兒啊。”直到新生兒睡去,同事們勸她回家休息,“等孩子情況穩定了,我再走。”她還沉浸在新生命誕生的喜悅中不肯離去。事后患者家屬拿來現金感謝她,被她婉言謝絕了。

在額敏縣婦幼保健院各族醫護人員中,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院長張國榮說:“這些是我們每天都有可能遇到的事情。比起一些發達省區的婦幼保健院,我們的硬件設施還不夠完善,但我們可以完善自己的‘軟件’,那就是全院醫護人員能夠為患者付出的愛心、耐心和善心。”

(責編:姜萍萍、楊麗娜)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精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