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黨的歷史,一部創新的歷史

戴焰軍

2016年06月29日11:10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95年的歷史証明,中國共產黨是富有革命創造精神的黨﹔是密切聯系群眾,為中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奮斗並作出巨大犧牲的黨﹔是與時俱進,站在時代前列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的黨。她歷經磨難,斗志彌堅,千錘百煉,更加堅強。

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95歲生日。一個具有95年歷史的大黨,特別是像中國共產黨這樣經過28年艱苦奮斗奪取政權,又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執政60多年,並成功領導這個國家實現由一窮二白的農業國向現代化國家轉型的政黨,其成長歷程中所經過的各種風風雨雨,所遭遇的各種曲折坎坷,所獲得的各種成功輝煌,所積累的各種政治經驗,所沉澱的各種人間智慧,已經不是今天看到的各種文字和畫面所能夠充分表現的了。一個最初隻有50多個黨員的政黨,發展到今天有8700多萬黨員的執政黨,其間一次次涉過險灘,走出絕境,穿越低谷,創造了數不清的人間奇跡。其化險為夷靠的是什麼?是信仰、理想、信念,是意志、團結、無私,是紀律、擔當、忠誠,是進取、開拓、無畏,還有很多很多。但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創新無疑都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原因。縱觀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也就是一部不斷創新的歷史。

眾所周知,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入中國是黨建立的前提條件。正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才有了一批先進中國知識分子對中國前途的正確認識,才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但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產生於西歐和俄國條件之下的,它必須和中國實際相結合,才能真正指導中國革命。而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形成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形成毛澤東思想,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最大創新。正是這個創新,使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目標,對中國革命的主體力量,對中國革命的道路等根本問題有了正確的認識,從而走出了一條自己特有的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革命道路,並在中國革命的推進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對革命成功至關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成果。

能否把自己建設成一個勝任於領導中國革命的先進政黨,是黨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在這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根據黨的隊伍構成的現實特點,提出把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黨的建設首要位置,通過黨內教育,把進入黨內的各種非無產階級出身黨員改造成為無產階級先進分子,從而保証黨的隊伍構成的純潔性,保証黨在整體上的先進性。在中國這樣一個農村人口佔絕大多數的國度,建成一個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保証了中國革命始終具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在黨的發展中,圍繞中國革命的中心任務和完成任務的環境、條件,中國共產黨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等一系列優良傳統作風,形成了具有政治性、原則性、戰斗性的一整套黨內生活制度,形成了嚴格的黨內紀律和才德兼備、五湖四海的干部政策等具有實效性的系列黨內制度法規,這些合乎國情黨情的創新,都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傳統優勢,成為中國共產黨保持自身先進性的重要條件。

中國革命是武裝奪取政權,建立一支忠實執行革命政治任務的武裝力量是革命成功的基本要求。在這一點上,我們和俄國革命走的道路不同。在長期的革命過程中怎樣建設由黨領導的軍隊,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毛澤東提出支部建在連上,我們黨形成一整套軍隊黨的建設制度和方法,保証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保証了我們的軍隊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始終保持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頑強戰斗力。

中國革命最深厚的基礎在民眾,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黨能否始終保持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決定著黨所確定的各項目標能否順利實現。在如何動員組織民眾,如何深入扎實地做好群眾工作,如何把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在黨的周圍,如何把黨為人民謀利益的根本宗旨貫徹到一切實際工作之中這樣一系列問題上,中國共產黨經過長期探索,不斷總結經驗,形成了具有自己特點的群眾路線和群眾工作方法,把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群眾觀點中國化,也為黨的事業成功奠定了最為可靠的基礎。

中國革命需要團結一切力量,結成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為此,中國共產黨從中國革命每個階段的實際任務要求出發,及時調整黨處理和各社會陣營、社會階級階層關系的政策策略,在革命每個階段,最大限度地團結各種可能團結的力量,領導實現民族獨立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的解放戰爭取得勝利,並形成了被稱為三大法寶之一的統一戰線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執政以后,這種理論和實踐被進一步從根本制度上確立下來,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中國共產黨在執政以后,保持革命時期敢於創新、勇於創新和善於創新的精神傳統,再一次把我們中華民族這個鮮明的民族稟賦發展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中,黨領導人民不懈探索,在成功中反思不足,從挫折中總結經驗,終於找到了一條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且沿著這條道路在具體工作實踐中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經過60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特別是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經濟社會建設和改革開放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著。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精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