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紀律:立黨的重要原則

2016年06月28日16:45    來源:浙江日報    手機看新聞

黨的紀律是黨的生命之所系,黨的戰斗力之所在,是立黨的一個重要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紀律建設,強調要嚴明黨的紀律,把黨的紀律建設提到治國理政的重要高度來認識。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科學闡明黨的紀律與立黨的關系,深刻認識嚴明黨的紀律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推進黨的紀律建設,對於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領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共產黨在創建時期就旗幟鮮明地

提出黨要有“鐵的紀律”

馬克思主義者主張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有嚴密的組織,有鐵的紀律。列寧曾經指出:“無產階級實行無條件的集中和極嚴格的紀律,是戰勝資產階級的基本條件之一。”有沒有嚴格的紀律,這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標志之一。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在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過程中,就以列寧創建的俄國布爾什維克為榜樣,主張黨的組織必須集中統一,並且有嚴格的紀律,從理論和實踐上保証了中國共產黨自建立之日起就是一個有著嚴明紀律的無產階級政黨。

在理論上明確提出黨的紀律為“鐵的紀律”。中國共產黨創立之前,有一個理論准備階段。早期共產主義者就黨的性質、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和組織原則等問題在理論上進行了積極的探討,其中就黨的紀律問題明確提出要有嚴密的組織和鐵的紀律。

蔡和森提出“黨的組織為極集權的組織,黨的紀律為鐵的紀律,必如此才能養成少數極覺悟極有組織的分子,適應戰爭時代及擔負偌大的改造事業”,主張以俄國布爾什維克為榜樣,“嚴格物色確實黨員”,規定嚴格的組織紀律。

李大釗主張效法“俄羅斯共產黨”,“所以我們現在還要急急組織一個團體。這個團體不是政客組織的政黨,也不是中產階級的民主黨,乃是平民的勞動家的政黨,即是社會主義團體”,這個團體應該是“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並注意促進其分子之團體的訓練”。

陳獨秀同樣重視黨的組織紀律性,主張黨的組織採取中央集權制,“團體底權力不集中,想和資本階級對抗尚且不能,慢說是推倒資本階級了”,故“權力集中是革命的手段中必要條件”。為了指導開好黨的一大,他寫了一封致各代表的信及向大會提出關於組織與政策的四點意見交陳公博帶到會上,其中就有一點是關於“黨的紀律”,他的意見受到大會的重視並被採納。

正是由於早期共產主義者在建黨過程中所強調的嚴密紀律,使黨完全區別於舊式的團體、行會、幫派之類的鬆散組織,成為一個具有強大戰斗力的革命政黨。

在建黨過程中與無政府主義者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早期共產主義者雖然在理論上明確提出要建立一個具有“鐵的紀律”的無產階級政黨,但在建黨過程中遇到了各種錯誤觀點的挑戰,尤其是無政府主義者的嚴峻挑戰。

無政府主義以革命的面貌出現,在揭露和批判封建軍閥的專制統治方面,在幫助人們了解十月革命和新思潮的過程中,曾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因而吸引了大批追隨者,在青年知識分子和勞工階層中廣為傳播。但無政府主義者從極端個人主義出發,鼓吹個人的絕對自由,反對黨的紀律和職務分工,反對建立有嚴格組織紀律的政黨,主張自由的聯合,人人都可以自由加入,自由退出。

為了解決無政府主義問題,以李大釗、陳獨秀等為代表的早期共產主義者,圍繞包括黨的紀律在內的方方面面對他們進行了嚴肅的批判,著重駁斥他們“絕對自由”的主張,批評無政府主義是“極端的個人主義”,指出在人類社會中,自由總是相對的,所謂“絕對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規勸他們“應該覺悟”。經過論爭,大多數受無政府主義思想影響的人拋棄了錯誤思想,接受馬克思主義。對於少數仍然堅持原有立場的無政府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與他們徹底決裂,把他們清除出共產黨早期組織。

早期共產主義者與無政府主義者的斗爭,有助於在思想上進一步明確把黨建設成為一個有嚴密組織紀律的無產階級政黨。

為建立一個具有統一組織、嚴格紀律的無產階級政黨而努力。早期共產主義者不僅在理論上主張建立一個具有統一組織、嚴格紀律的無產階級政黨,而且也在實踐中為此而不斷努力。

1920年2月,陳獨秀從北京到上海開展建黨活動。5月發起建立了上海馬克思主義研究會,醞釀建黨。參加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大部分是五四運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知識分子,他們對宣傳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有熱情,但不願意受嚴格紀律的約束。邵力子曾回憶說:“在馬克思主義研究會裡,當時有兩種意見:(一)建立嚴密的組織,過組織生活﹔(二)贊成成立有嚴密組織的團體,但自己不能積極參加組織生活。”因此,當陳獨秀召集他們開會商討建黨問題時,就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施存統和俞秀鬆在回憶中都說第一次開會未能就建黨達成一致意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人不願受嚴格紀律的約束。在此情況下,陳獨秀還是堅持原則,與李漢俊一起首先吸收從北京工讀互助團來的3個青年——俞秀鬆、施存統、陳公培共同醞釀建黨問題,並取得一致意見。

1920年6月,中國共產黨最早的組織——上海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建立。作為黨的發起組織,上海的共產黨早期組織為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起到了示范作用。在黨的一大上,與會代表就黨的紀律問題也發生了激烈的爭論,經過討論,明確“要有嚴密的組織,要有中央,指揮各小組,要有紀律,要民主集中制,反對自由聯合”。

正是由於早期共產主義者的努力,黨的一大通過的第一個黨綱就明確規定,在全黨建立統一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使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成為一個具有嚴明紀律的無產階級政黨。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征程中

始終高度重視黨的紀律建設

中國共產黨是用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組織嚴密、紀律嚴明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都始終把紀律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歷次黨章對黨的紀律作出明確規定,黨的領袖高度重視紀律建設,黨對違反紀律的行為進行堅決斗爭,從而確保了黨的團結統一和強大的戰斗力,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偉大勝利。

黨章對紀律作出明確規定。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用黨章的形式對黨的紀律作出明確規定是一個重大創舉。黨的一大雖然沒有通過黨章,但一大黨綱已經包含了黨章的內容,實際上起到了黨章的作用。這個綱領規定了嚴格的紀律,如黨員入黨的條件和手續、黨員身份的保密、黨員要接受黨的綱領和政策、黨員要忠實於黨等等,從而旗幟鮮明地表明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嚴密組織和嚴明紀律的無產階級政黨。

1922年7月,黨的二大通過了第一部黨章,在六章中專門就“紀律”設了一章,集中回答了中央機構職權劃分及黨的紀律規則、審批權限等問題,明確規定“少數絕對服從多數”“下級機關須完全執行上級機關之命令”“凡黨員若不經中央執行委員會之特許,不得加入一切政治的黨派”等。與此同時,二大通過的《關於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還提出了“要有集權精神與鐵似的紀律”等七條原則。

黨的七大黨章第一次把黨的紀律寫進總綱,提出“中國共產黨是按民主的集中制組織起來的,是以自覺要履行的紀律聯結起來的統一的戰斗組織”。

新中國成立后,黨的八大通過的黨章,明確了黨的紀律處分的種類,這種分類一直延續至今﹔強調黨員要“嚴格地遵守黨章和國家的法律”,沒有任何人可以例外﹔規定了黨的監察機關要經常檢查和處理黨員違反黨的紀律的案件,等等。

改革開放后,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把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放在重要位置,明確把“實行在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寫進了黨章總綱。

黨的領袖高度重視紀律建設。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把紀律視為奪取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証。他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指出:“紀律是執行路線的保証,沒有紀律,黨就無法率領群眾與軍隊進行勝利的斗爭”,並要求“必須對黨員進行有關黨的紀律的教育,既使一般黨員能遵守紀律,又使一般黨員能監督黨的領袖人物也一起遵守紀律”。1948年11月,在即將展開與國民黨大決戰前夕,他提出了著名的口號:“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領袖一直把紀律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鄧小平指出:“共產黨員一定要嚴格遵守黨的紀律”,“遵守紀律的最高標准,是真正維護和堅決執行黨的政策,國家的政策”。江澤民指出:“要把整頓和加強黨的紀律,作為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一個重大問題抓緊抓好”,“嚴肅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群眾工作紀律,這幾個方面都要全面加以落實”。胡錦濤指出:“我們黨要始終成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核心,戰勝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和風險,必須發揮紀律嚴明這個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思想深刻、內涵豐富、要求明確的重要論述,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就要靠嚴明的紀律和規矩”,“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這些重要論述對於嚴明黨的紀律、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黨對違反紀律的行為進行堅決斗爭。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執行紀律上比其他政黨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嚴格的標准,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做到嚴明紀律不鬆懈。

回顧95年黨的歷史,黨內多次出現違反黨的紀律、破壞黨的團結的嚴重事件,全黨與之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即使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處於最艱難困苦的歲月,也沒有放鬆對黨的紀律的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周永康、薄熙來、令計劃等破壞黨的紀律、大搞腐敗活動的行為進行了揭露和斗爭,維護了黨的紀律的嚴肅性,增強了黨的團結和戰斗力,真正做到了紀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紀律沒有特權、執行紀律沒有例外。

中國共產黨在今后的自身建設中

必須進一步嚴明黨的紀律

嚴明黨的紀律對於奪取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勝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當前,黨正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加強黨的紀律建設,進一步嚴明黨的紀律就顯得更加迫切而必要。

嚴明黨的紀律有利於鞏固黨的團結統一。黨的歷史已經証明,黨的團結統一是黨的生命,什麼時候黨內緊密團結,黨的事業就興旺發達﹔什麼時候黨內團結出了問題,黨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對黨的團結統一最大的威脅是黨內派別活動,派別活動必然導致黨的分裂。為了杜絕黨內派別活動和防止黨的分裂,就必須嚴明黨的紀律,不允許任何人超越於黨的紀律之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黨的團結統一越來越重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必須嚴明黨的紀律,堅決維護中央的權威,統一全黨的意志和行動,把全體黨員最大限度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把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在黨的周圍。沒有嚴明的紀律,就不可能有黨的團結統一,必然給黨的事業帶來嚴重危害。

嚴明黨的紀律有利於增強黨的戰斗力。黨的紀律是黨的戰斗力的保証。95年來,中國共產黨正是靠著嚴明的紀律,保証了強大的戰斗力,從而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勝利。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非常復雜和激烈,黨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還會面臨更加復雜、更具挑戰性的考驗。為此,需要進一步嚴明黨的紀律,不斷提高黨的戰斗力,以應對前進道路上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和挑戰。否則,紀律鬆弛,黨就會變成一盤散沙,就不可能形成強大的戰斗力,必然對黨的事業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嚴明黨的紀律有利於黨和國家的穩定。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不斷顯現﹔國內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利益格局的調整,不安定因素也在增加,這一切都給國家和社會的穩定帶來了新的挑戰。面對新形勢,穩定是壓倒一切的任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賴於國家和社會的穩定,更有賴於黨的穩定。隻要黨自身不亂,國家和社會的穩定就有了堅定的基礎。維系黨的穩定,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嚴明黨的紀律,黨的歷史和國內外政黨盛衰興亡的歷史都証明了這一點。如果黨組織和黨員不把黨的紀律放在眼裡,不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約束,都按照自己的意願和主張行事,黨就會亂,甚至土崩瓦解。因此,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一定要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的穩定,進而維護國家和社會的穩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的保証。

嚴明黨的紀律有利於進一步推進反腐倡廉。隨著改革的深化、開放的擴大、經濟的發展,黨所處的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少數黨員紀律鬆弛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他們對紀律置若罔聞,搞“四風”無所顧忌,搞腐敗心存僥幸,許多人成為腐敗分子都是從違反黨紀開始的。如果不改變這種狀況,勢必導致紀律鬆弛、組織渙散、腐敗蔓延,不僅會損害黨的紀律的嚴肅性,更會動搖黨的執政根基。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靠教育,更要靠法治和紀律。嚴明黨的紀律,已經成為新形勢下保持黨的先進性、解決腐敗問題的迫切需要。當前少數地方腐敗現象糾而復生、查而不絕、禁而不止,與執行黨的紀律失之於軟、失之於寬有很大關系。因此,必須用鐵的紀律來整治各種違紀行為,把加強紀律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進一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作者為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曾林平】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精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