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舊電視機的故事
2016年06月28日16:40 來源:浙江日報 手機看新聞
施復亮故居的二樓展覽室中,陳列著一台老舊電視機:木制外殼,屏幕小小的,但外圍較大。
這台電視機頗有來歷。“當年,這是毛澤東同志專門特批給施復亮的。”講解員王思怡說,之后,施復亮的家屬又將這台電視機捐贈給了故居。這台“古老”的電視機背后,藏著毛澤東同志和施復亮之間一段令人動情的故事。
陳列展品中,有一件毛筆寫就的信函,則是這段情誼的見証物。這封信上寫道:“廿四號來信收到。全國大考在湘舉行,此間教務會議議決照辦。惟日期主張宜在六月初(或五月底),即在西校大會之后,此點重要,請斟酌為盼!文化要勞動史四百本,請速照發。”收信人為“光亮兄”。
“‘光亮兄’就是施復亮。”王思怡說,這是一封匯報工作的信函,當時施復亮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書記。
這封信件的背后,則是一段革命往事:毛澤東同志很注重從工人中發展團員,僅1921年秋冬,毛澤東就曾三次到安源調查,對青年工人進行思想教育。1922年至1923年,他還派李立三、劉少奇、郭亮、毛澤民、毛澤覃等到安源、粵漢鐵路工人當中發展黨團組織。
在這種正確的方針指導下,到1923年上半年,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湖南已經成為十分強大的組織。全省許多地方,如長沙、安源、衡陽、岳陽、常德等,都有了團的組織,團員近2000人,約佔全國團員總數的三分之一。1923年8月召開的團二大就曾經贊揚過湖南省的青年團工作。
毛澤東還曾給施復亮寫過另一封信函,認為對地方和基層團的干部任期三個月,時間“過促難於收效”,應改為六個月﹔此外,還應速將各省分區,並委任一個地方團為該區臨時區執行委員會,以便在短期內能促成幾個地方團,從速組織正式區執委會。團中央后來接受了這些建議,將任期改為六個月,並確定長沙地方團代行湘區(湖南)團執行委員會職權,負責領導湘區各地方團的工作。“在團工作時期,他們之間有過好多次通信。”王思怡說,之后,在新中國建設時期,兩人的交往也為數不少。
說起這台電視機,背后還有另一個故事。1958年,我國開始研制黑白電視機,經過兩個多月的試驗,在1958年3月初研制成功。當時這台電視機的牌子為“北京牌”,生產地卻在天津,最初時產量極低。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同志給當時任勞動部副部長的施復亮特批了一台,從一個側面反映兩人的革命情誼。(黃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