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優一先典型)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何積豐:“積”成“豐”收 圓軟件中國夢

記者  姜泓冰

2016年06月28日07: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我1983年入黨,想法很簡單:做共產黨員就應該為國家富強多做貢獻。”面對記者提問,沒有一絲遲疑,何積豐(見圖,資料照片)這樣回答。

何積豐的名字,連著一長串頭銜和榮譽:著名計算機軟件科學家,國家可信嵌入式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國家自然科學獎、省部級科研成果獎、英國女王先進技術獎、法國國家棕櫚教育騎士勛章等眾多獎勵獲得者﹔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高校教學名師……他從來沒有忘記的是,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

隻要沒有出差,每天早上8:30,年過70的何積豐都會准時出現在他位於華東師大中北校區的研究室,一直工作到晚上6點左右。“我這個人算不上聰明,惟一的訣竅就是每天都不脫離專業工作。”何積豐說。

196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的何積豐,是我國最早從事計算機科學教學和研究的人員之一。1972年,他就和同事們一起,參與了上海市第一代國產計算機的研制。上世紀80年代,國門初開,他被派赴國外進修,也是在牛津大學期間,他正式成為共產黨員。

“中國的計算機學科太落后了,我們有責任把它帶到國際前沿。這是國家送我們出去學習時的期待。”

何積豐與英國計算機科學家、圖靈獎獲得者托尼·霍爾一起創造性地提出了軟件領域的程序統一理論,開創了程序統一理論的國際學派,奠定了軟件語義元理論基礎﹔他建立了數據精化的完備理論,被國際計算機科學界譽為“面向模型軟件開發的一個裡程碑”﹔他系統性地構建了基於模型的可信軟件設計方法與開發技術,被稱贊為在軟件工程的科學理論與工業實踐方面“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回國后,他更多關注國家與社會的發展需求,積極推動產學研融合。為國產汽車電子操作系統進行驗証,使之通過歐洲認証並出口﹔為航天領域研發嵌入式系統需求分析技術,應用於重要型號的軟件開發過程﹔領銜研發數字互動教室系統,推動學生教材形式與教學方法的重大革新……

“科研人員的中國夢,就是讓中國在專業領域站上國際前沿。不要大聲喊口號,隻要每年進步一小點。”何積豐這樣自律,也這樣告訴年輕人。

2001年,時任華東師范大學領導找到正在國外任職的何積豐,希望他牽頭組建軟件學院。他接受了任命。把最初5個人的團隊辦成國家首批示范性軟件學院、我國高校計算機軟件工程領域名副其實的“領軍團隊”,他僅用了十來年。

“以學生為中心”,是軟件學院一成立就有的“院規”。何積豐率先在學院實行協同創新培養模式,與國內外高校及中國電科集團第32所、英特爾等成立了多個合作研究實驗室,與微軟等名企共建10余門課程﹔學生學業評價從單一考試變成考試、研究項目、學術論文的綜合評價……

“好文化是生產力。”說起這個,一直謙遜平和的何積豐就嘴角挂笑,做好學院的文化建設,匯聚一支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發團隊,顯然是他最為重視和自豪的事。

當了51年教師,何積豐高度注重青年教師與青年學子道德品性的塑造,每當有青年教師入職,他都會與其溝通交流、一起制定發展規劃。他大膽向學校提出人才計劃體制改革的設想,為青年教師設立專門的幫扶基金,創造寬鬆、良好、和諧的工作環境。

在他帶領下,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學院發展迅速,近三年來,申報的多個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研究基地先后獲批﹔在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學院的軟件工程學科榮列全國第四名,並列入上海市一流學科建設。

《 人民日報 》( 2016年06月28日 06 版)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精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