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員樹立了好榜樣
2016年06月27日14:20 來源:青海日報 手機看新聞
我叫尕巴,今年66歲,是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哈勒景鄉永豐村的村民。我是1979年1月入的黨,曾經擔任過永豐村黨支部書記。
在建黨95周年的日子來臨之際,回憶過往,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16歲那年,由於父母臥病在床,我不得不從青海衛生學校輟學回家,承擔起養家糊口的重任。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當時,大隊干部、村裡的黨員在自己家的生活也很不景氣的情況下,紛紛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幫我照顧父母,教我如何放牧。特別是大隊干部,他們還騰出有限的名額,讓我學習綿羊改良和人工培育等技術。
這樣的幫助持續了好幾年,讓我深深體會到,黨就是我的家,黨員就是我的親人。那時,在我稚嫩的心中,已經對黨組織和黨員產生了深厚的敬意。
永豐村是尕布龍的老家。在1985年前,每年春節期間,如無特殊情況,尕布龍都要回老家過一個“特殊”的年,就是將直系親屬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已參加工作的晚輩召集在一起,自帶干糧,為村上的鄉親們放牧一天,讓忙碌了一年的鄉親們過個好年,他還自備年貨到貧困人家去拜年。當時,我也是春節放牧隊伍的一員。
那時,每次見到尕布龍,有一個雷打不動的規矩就是,他會給我們上黨課,教導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要時時刻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上、要聽黨的話、要為黨做貢獻……
這些耐人尋味的黨課和尕布龍那一心為民的情懷,還有平凡而又偉大的事跡,讓我深深地懂得了黨員的精神追求,體會到了“黨員”這個稱呼的價值,也更加堅定了我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
永豐村是全省牧區成立黨支部較早的一個村。在我的記憶裡,村黨支部成立以來,歷屆黨支部班子都始終把推動發展、改善民生、維護和諧作為首要任務。他們的努力,使永豐大隊成為了全縣人均收入最高的一個生產隊,並開創了民族團結、鄰裡和睦、生產發展、生活水平攀升的良好局面。
在這一幕幕往事中,我是參與者,更是受益者。通過那些經歷,我切身地體會到,什麼是黨的宗旨的生動實踐,什麼是為人民服務的真實寫照,黨員應該怎麼做。
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激勵著我加入共產黨的熱情愈加高漲,1979年1月,我的“入黨夢”終於得到實現。
從那以后,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當中。我帶著鄉親們搞畜種改良,爭取項目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打造高原現代生態畜牧業的發展架構,完全把群眾的事情當作了自己的事情﹔
從那以后,我更加注重加強學習,悉心領會老一輩共產黨人特別是尕布龍的教誨,嚴格按照黨章要求自己,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把黨員的標准、黨員的義務,體現在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始終走在前、干在先,用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黨員、一個村支書的神聖職責和使命。(講述人 尕巴 記者 何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