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干部論壇

(微觀)

廣西崇左市江州區委書記黃雲革:黨建插壯秧 發展谷滿倉

2016年05月13日09: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廣西崇左市江州區委書記 黃雲革

縣區委書記要想有“下河不怕漩渦多”的氣魄、“打鐵不怕火燙腳”的膽色,就要摒棄短視思維,以全局的高度、戰略的定力,擔起黨建“第一責任人”的職責,牢牢夯實黨建基礎。

有的地方有些同志,搞項目津津有味、說發展眉飛色舞,對黨建卻“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為啥?他們認為:黨建工作虛而不實,看不見、摸不著,是軟任務,做做樣子、走走形式,也能應付﹔不像經濟工作,看得見、摸得著,是硬任務,不真抓不行,有成績立竿見影。這種認識,思想錯誤,實踐有害。

實現全面小康,黨的領導是關鍵。黨的執政基礎,是由一個個縣、一個個鄉、一個個村的基層黨組織,和由其聯系服務的廣大黨員、群眾構建而成。江州區12253名黨員,861個基層黨組織,這是體現區委執政能力的細胞、載體。黨建強,發展才能真的強。黨員思想“貧血”、黨組織精神“缺鈣”,打不了硬仗,贏不得真發展。

作為“一線總指揮”,縣區委書記抓改革、謀發展、保穩定,事項林林總總,工作千頭萬緒。要想有“下河不怕漩渦多”的氣魄、“打鐵不怕火燙腳”的膽色,就要摒棄短視思維,以全局的高度、戰略的定力,擔起黨建“第一責任人”的職責,牢牢夯實黨建基礎。

在實踐中,我們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持續強化“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不稱職”的意識,推動黨建工作由“虛”到“實”、從“軟任務”向“硬指標”轉變,真正把黨建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結合江州區實際,我們統籌推進社區、農村、機關和“兩新”組織黨建四路並進。在農村,推行“黨群產業聯盟”模式,促進精准扶貧、“雙高”蔗糖基地建設﹔在機關,組織市區兩級2500多名黨員進社區開展志願服務,建立“機關服務基層、黨員服務群眾”長效機制﹔在社區,推行“網格黨建”服務模式,創新“聯戶增收、聯戶盡孝、聯戶和諧”載體,強化城市社區綜合治理﹔在“兩新”組織,推行“服務聯姻”模式,服務非公經濟發展。

“要砌牆、先打夯,插壯秧、谷滿倉。”黨建和發展同頻共振,開啟了江州發展的“紅色引擎”。(記者 謝振華整理 馬國英繪圖)

《 人民日報 》( 2016年05月13日 11 版)

(責編:楊麗娜、閆妍)
相關專題
· 縣區干部談黨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