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2日08: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4月1日電 (記者趙永新)科技部副部長陰和俊在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科技部將從三方面加快國家自創區建設和發展,以著力打造創新創業生態,激發創新活力,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提供有力支撐。
據陰和俊介紹,2009年國務院批准建設我國第一個國家自創區——中關村國家自創區,截至目前已達14個。實踐証明,國家自創區對區域經濟以及產業牽引能力日益增強,已成為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在新常態下,國家自創區依然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推進,發展動力加速轉換,新產業新業態持續涌現,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成果轉化成效突出。
據悉,科技部將從以下三方面加快國家自創區建設和發展。一是突出創新發展特色、“東轉西進”和引領示范、輻射帶動,積極推動再建設一批國家自創區,進一步優化區域戰略布局﹔二是在國家層面加大政策先行先試力度,破除束縛科技創新創業和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的體制機制障礙,圍繞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新制度新機制﹔三是支持國家自創區大力開展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
3月30日,國務院原則通過了《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 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方案》。在吹風會上,上海市副市長周波表示,上海將通過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共性技術研發和轉化平台、實施引領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項目和基礎工程、推進建設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加快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到2030年,著力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創新驅動發展走在世界前列。
周波介紹,上海市將深入開展六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一是著力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減少政府對企業創新活動的行政干預。二是構建市場導向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技術產權交易、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的高效機制。三是完善激勵創新的收益分配機制,建立尊重知識、尊重創新、讓創新主體獲益的股權激勵、收益分配等制度。四是健全企業主體的創新投入機制,發揮金融財稅政策對科技創新投入的放大作用。五是建立積極靈活的創新人才發展制度,形成集聚人才、培養人才的長效機制。六是構建跨境融合的開放合作新機制,營造更加適應於創新要素跨境流動的便利環境。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02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