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韓立群
2016年02月15日07: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
戲裡,他一腔正氣﹔戲外,他甘於吃虧。程永革(上圖,資料照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豫劇團黨支部書記、副團長,國家二級演員。2015年10月25日,無情的病魔讓他永遠地離開了熱愛的舞台,年僅47歲。
鑼鼓一響,天大的事也不能空場
2012年5月,石河子市豫劇團和市歌舞話劇團聯合演出大型話劇《兵團記憶》。擔任主演的程永革全身心地投入排練。這時,程永革已被淋巴腫大困擾3個月之久了。排練沒多久,咳嗽越來越厲害。不久,單位組織體檢,發現他肺部有一米粒大小的腫瘤佔位。醫生建議,立即實行手術切除。
《兵團記憶》是兵團參演的重點劇目,導演、舞美師、燈光師都是從北京請來的。作為主演,假如他躺倒,全班人馬都要歇著。如果臨陣換將,戲極有可能擱淺。“不能因為我耽誤戲。”程永革將手術單揣進了口袋。
排練在體育館進行,大夏天,沒有空調。每天排練很辛苦,他一天不落,經常是大汗淋漓。“排練間隙,他總會從鋼琴上的一個盤子裡抓一把粉末放進口中,然后喝一口水送下去。后來才知道那是他用來治病的中藥。”市歌舞話劇團話劇隊隊長駱漢泉告訴記者。
當年11月底,演出結束,程永革才住進醫院。此時,他的病情已達肺癌中期。
“父親對藝術的演繹,總是追求完美。他經常說:‘隻要鑼鼓一響,哪怕天大的事也不能空場’。”兒子程琛說。
當干部就應該能吃虧
“當干部就應該能吃虧,能吃虧自然就少是非……”這首豫劇《村官李天成》裡的唱段,是程永革最愛唱的。因為歌詞代表了他的心聲,代表了他做人的標准。
2015年1月,石河子市豫劇團排演的大型現代戲《我的娘我的根》公演后,深受歡迎,並首次赴河南省多地進行巡回演出。“邊疆小城的一個豫劇團能‘打回’豫劇的‘老家’,並贏得一片叫好,這是多大的榮譽。”石河子市副市長樂旸感慨地說。
程永革因做過手術,沒有參加這部戲的表演,但他甘當人梯,沒少辛苦。演出前,程永革帶隊去河南打前站,親自聯系住宿,聯系車輛,聯系大景的制作,還裝卸道具,常常累得汗珠子順著臉往下流。巡演中,他跟著裝車、卸車,還承擔換布景的工作,有幾場還當群眾演員。
“作為黨員干部,能吃虧,群眾才願意跟著你去干。”程永革說。
一封困難救助申請書
在程永革的辦公桌抽屜裡,有一封沒有上交的困難救助申請書:我身患肺癌兩年,病情需要藥物來控制。愛人是下崗工人,兒子在大學上一年級,父親也於今年去世。考慮到家裡實在困難,特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困難職工補助。2014年12月19日。
這份申請,最終被程永革放在了抽屜裡。為了緩解經濟困難,程永革開始在8小時之外找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有時每個星期接三場婚禮主持。
“永革非常堅強。癌症晚期是很痛苦的,可他從不哼一聲。實在疼得不行,他會抓著我的手,捏得很緊很緊。”妻子朱衛華說。
1998年,程永革分了套59平方米的房子。“家裡沒錢裝修。幾扇門刷上漆,全家人就搬進了毛坯房。”
程永革家裡最值錢的是台全自動洗衣機,這是兒子程琛勤工儉學買來送給母親的。讀大學二年級的兒子很懂事,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他一口氣打了三份工。
“父親沒有給我留下多少物質財富,但他的高尚人格將影響我一生。” 程琛說。
《 人民日報 》( 2016年02月15日 04 版)
相關專題 |
· 人物事跡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