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助力巴基斯坦電力發展。新華社發
上圖為巴基斯坦風力發電項目一期工程。
左圖為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太陽能電站項目。新華社發
下圖為巴基斯坦卡西姆火電站的效果圖。新華社發
“這條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10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英國倫敦金融城舉行的中英工商峰會致辭時強調,“一帶一路”建設將為中國和沿線國家共同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英中貿易協會總裁傅仲森日前表示,未來數十年內,“一帶一路”倡議可以重塑全球貿易和投資。
開放包容 “朋友圈”越來越大
“絲綢茶葉陶瓷萃,商賈僧人行旅偕。”古絲綢之路的魅力穿越千年,永載史冊。
新時代需要新思維。“一帶一路”倡議以古絲綢之路的夢想和精神為源,並賦予新時代的豐富內涵,鋪展造福於民的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平台。倡議提出兩年來,得到國際社會特別是沿線60多個國家積極響應,正在逐步收獲早期成果。
在國新辦日前舉行的吹風會上,“一帶一路”的英文官方翻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正式發布,明確傳遞了重要信息——“一帶一路”是中國的一個成功倡議。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建平指出,倡議是大家要共同努力和共同推進的,它不是中國一家的事。
“一帶一路”是開放的,源於但不限於古絲綢之路,地域范圍上東牽亞太經濟圈,西接歐洲經濟圈,是穿越非洲、環連亞歐的廣闊“朋友圈”,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加入。
10月1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以“五個一”為標志的“一帶一路”最新成果清單:
一個頂層設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今年3月正式公布﹔
一系列國際共識——把沿線國家黏合在一起﹔
一攬子合作協議——與俄羅斯等國家簽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
一批建設項目——中巴經濟走廊等項目合作有序推進﹔
一套支撐保障體系——一批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啟動。
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指向的,是“發展”——所有國家和民眾的共同期待。
互利共贏 締造國際經貿新格局
沿阿拉伯海北上,在波斯灣出口東翼有一個名叫瓜達爾的港口。它位於巴基斯坦西南角,隸屬該國經濟最落后的俾路支省。
目前,南起瓜達爾港、北至新疆喀什的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正在順利推進,投資規模達300億美元,是“一帶一路”建設規劃的六大經濟走廊之一。2100公裡長的中巴經濟走廊將包括自由貿易港、鐵路、通信光纜等大量基礎設施建設,瓜達爾將成為貿易和交通的樞紐。
道路連通,遙遠的路途將變得便捷順暢。據報道,2800公裡長的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主干道已經基本准備就緒。
“一帶一路”大約涉及全球63%的人口、近30%的經濟總量、26%的面積。沿線各國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一帶一路”建設將為沿線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大變革》作者奈斯比特指出,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和亞太自貿區取得的實質性進展,將成為新國際經貿格局的締造者。
親誠惠容 歡迎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
作為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印尼是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重要合作伙伴。當地時間10月16日,中國和印尼企業簽署雅萬高鐵合資協議。雅萬高鐵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著名城市萬隆,將採用中國技術、中國標准和中國裝備。
“一帶一路”是共贏的。目前,已有近10個國家從戰略規劃層面積極謀劃,很多國家在“一帶一路”平台和中國對接,在不同的產業領域開展合作。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沿線48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達120.3億美元,同比增長66.2%。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一帶一路”倡議從願景向現實推進﹔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起航﹔亞投行將於今年年底開始運作﹔同韓國、澳大利亞兩大經濟體的自由貿易實質性談判結束……在國際規則制定中,中國要做參與者、引領者。
中國聲音、中國方案、中國元素、中國智慧,引領中國對外開放新體制的方向。
(記者 張翼 陳恆)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