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黨的文獻

西行

(一九三六年五月五日——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蕭向榮
2015年09月29日11:0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准備執行新的任務

5月5日

轉移至壙子裡地區。我軍決以六號至十五號之十天,為教育部隊、總結經驗,及准備新行動之時間。政治工作的任務是:1.深入回軍陝北的政治上的解釋﹔2.加緊部隊的鞏固工作﹔3.開展連隊的文化娛樂工作。

5月8日

我軍團移至延水縣以西文安驛、雨珠、馬家灣附近一帶地區,執行原任務。政治部宿雨煙灣。

5月11日

軍團黨務委員會開會,師一級的首長參加。目前的政治形勢和黨的任務,由洛甫(洛甫,即張聞天,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黨內負總責。)同志作了一個很明顯而動人的報告。其次就是反對軍團目前一個嚴重的不良傾向——本位主義,作了激烈的斗爭,到會者都有很熱烈的發言。數年來遺留下來的,有其歷史根源的,早已覺得厭惡,而沒有受到激烈的火力,以致不僅沒有鏟除,反而直至今日,竟登峰造極的本位主義,今天開始宣布了它的死刑。其赫赫昭著的罪惡,今天在高級的干部面前宣布出來!人們心裡好像掉了一塊很重的壓石,無不快慰!

5月13日

方面軍召集全方面軍團以上黨團積極分子會議,到300余人,其熱烈的狀況,迄數年來所未見。其時間之延長及會議之組織性說來,是前此所未有。首由毛主席報告目前形勢與任務。十四日上午為張浩(張浩,即林育英,曾為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1935年冬回國。1936年1月中央政治局決定林育英參加政治局的工作。)同志之“共產國際的作風”及彭司令員(彭司令員,即彭德懷,時任西方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之“紅軍中的傾向”二個報告。下午分組討論。十五日下午結論,共歷二天又一下午。

5月17日

下午約五時許,狂風驟作,微雨中帶雹,片刻,風愈大,雹像雨一樣打下來,大的比“衛生丸”還大,歷十余分鐘,群眾對下雹表現甚恐慌,因雹害庄稼。

5月18日

各師送紅大訓練學生,到軍團集中,全軍共400余人,踴躍熱烈之至。

5月19日

今日部隊開始西移,預期以七天行程,到吳起鎮集中。軍團組織參觀團共八人,今日往瓦窯堡參觀,計程125裡,下午一時即到達,赤色的首都,令人興奮。軍委熱烈的招待我們,宿於招待所。

5月21日

今日由瓦窯堡回隊,計程180到安塞,晚八時才到。

5月22日

全軍在安塞附近休息一天。從此便開始了西行的記錄!

西行

5月19日

行動命令

一、蔣賊似以四個師以上,企圖由吳堡入陝,進攻蘇區。南線東北軍,抗日情緒甚高,並同情及贊成我軍之抗日主張,可能爭取為抗日的友軍。

二、我軍的任務,為爭取迅速對日作戰,目前的具體步驟,決猛烈鞏固擴大陝甘蘇區,在陝甘寧廣大地區作大規模的活動,爭取與外蒙更加接近,以一部在吳堡附近遲阻蔣敵之西渡,以一部進至神府蘇區活動,擾亂陝北敵軍后方,以有力之支隊,轉至陝南,與我陳先瑞(陳先瑞,時任紅軍第七十四師師長,在陝南地區堅持游擊戰爭。)部取得聯系,以一部組織渭北支隊,鉗制渭北敵人,主力組織西方野戰軍。

三、部署區分及各兵團任務:30A(A,英文“Army”的簡稱,即“軍”、“軍團”或“方面軍”,下同。)——在吳堡附近之宋家川集中,以游擊方式阻止蔣敵西渡。

31A——進至神府蘇區,擾亂陝北敵軍后方。

28A——轉至陝南,與我陳先瑞部會合,開展陝南斗爭,創造新蘇區,活動於陝鄂豫三省。

29A——一部仍留韓城活動,一部組織渭北支隊。

西方野戰軍——15C(C,英文“Corps”的簡稱,即“軍”或“軍團”,下同。)有佔領安邊、定邊及赤化該地區之任務。1C有佔領環縣、曲子並赤化該地區之任務。野戰軍均於5月19日西移,以七天行程,到達吳起城及其西北地區。繼續執行上述第一步任務。

圖14原注:

十九號到蘆海,廿號到(原文未注明具體地點。),廿一號到安塞,廿二號休息,廿三號到白庄,廿四號到保安,廿五號到任家寨子,廿六號到金佛坪附近,廿七號休息(15C今日向寧條梁前進),廿八號到張家溝門(大休息地是林葉邊)40+35,廿九號經小城子到廖家35+40,卅號在廖家坪休息,卅一號經五角到張家溝35。

聶政委關於西行任務及工作的報告(5月27日金佛坪附近)

I西行的任務是:創造西北抗日根據地,實現西北國防政府,以達到爭取迅速對日作戰的總任務。

主要地區:陝甘寧,首先恢復幾個縣(保安、慶北、吳起鎮、華池、環縣及三邊),使戰略上取得廣大的回環地區。

友軍在北面,向寧條梁前進。我軍團為南路。

雖然地廣人稀,物質條件困難,但這同樣使敵人的進攻困難。

II怎樣實現新蘇區的創造?

A.要堅決消滅敵人。

馬鴻賓(馬鴻賓,時任國民黨軍第三十五師師長。)N(N,原文如此,疑為俄文字母“И”,“Инфантерия”的簡稱,即“步兵”。)35D(2Br(Br,英文“Brigade”的簡稱,即“旅”,下同。)、6R。另二補充團、一K(K,俄文“Kaвaлepия”的簡稱,即“騎兵”。在這部日記裡,“K”有兩類意思,一類為“騎兵”,一類為“軍”或“軍團”。)R)主力在慶陽,分布於曲子、環縣。

這是進擾蘇區的主要敵人,要堅決消滅他。

何柱國(何柱國,時任國民黨軍東北騎兵軍軍長。)KA,注意政治上的爭取。

毛炳文(毛炳文,時任國民黨軍第三十七軍軍長。)8D,不放棄爭取工作、發展到遇著他時,仍要堅決消滅。

B.要用艱苦的工作、模范的紀律,來爭取群眾。

一)在邊區,應注意群眾的失敗情緒,堅定其信心。

二)甘肅群眾政治的認識比較落后,經濟發展已進到土地革命階段,發動群眾,應以日常斗爭聯系到抗日。特別抓住春荒,號召群眾打土豪,反捐稅。

三)在創造蘇區的地區,以建立地方武裝為主。

四)回民問題。

1.經濟發展已進到土地革命階段,所以我們應發動回民起來打土豪,必須嚴格注意發動群眾問題。

2.回民有絕對自由來組織自己的政府和軍隊(民族自決)。

3.尊重回民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

4.培養回民干部。

5.注意防止回漢民族的民族仇恨,加緊階級教育。

III部隊本身的工作。

A.有組織的進行干部的軍事政治教育,提高文化水平。

1.團以上干部成立黨的討論小組。

2.以團及直屬隊為單位,組織干部政治討論會,吸收連級干部參加。

3.方式:測驗、指定作報告、競賽。

B.任務的傳達、解釋。

C.開展思想斗爭。

D.培養大批軍事政治干部,供給自己,供給整個抗日戰線。曲子戰斗

6月1日

1.悅樂有馬敵三個團(205R、206R、208R)及K(2)K,曲子有馬敵之KR團部,慶陽有到東北軍(於學忠(於學忠,時任國民黨軍第五十一軍(東北軍)軍長。)部)訊,多少及企圖未明。

2.我軍以襲佔曲子之目的,部署如下:

2D為先頭師,向曲子前進,相機佔領曲子城,消滅該地之敵。

1D在2D后,向曲子前進,到木瓜庄(原文如此,應為木缽鎮。)集結待命。

4D為左翼,進至曲子以南十裡內地區,准備打擊南援之敵。

KR分向悅樂、馬嶺偵察。C直在1D后跟進。

3.馬敵105Br長率一特務連,今日由馬嶺來曲子,原駐曲子有其KR團部及民團五六十人。事前未得我軍消息。

中午開始接觸,即佔領曲子城,敵退守土圍子內,仍在繼續攻擊中。

4.四師十二團擊退由馬嶺前進之敵一個營,俘其連長一,士兵六七十人,佔領馬嶺。計獲槍約百支,迫炮一門,子彈甚多。

6月2日

1.經5R之夜摸,把殘敵最后三個堡壘佔領,敵退入土窯內。拂曉在我火力的壓迫威嚇下,及經

過宣傳鼓動,敵全部投誠、繳械,勝利的結束了曲子戰斗。

2.計捉獲敵105Br旅長冶成章(冶成章,時任國民黨軍第三十五師第一〇五旅旅長。)一名,副旅長(該副旅長為國民黨軍第三十五師第一〇五旅副旅長楊子福。)一名(放俘虜傷兵時放走了),俘士兵百余,

敵連排長全部死亡,獲槍三百余支,子彈萬余,迫炮一門,馬40余匹,軍衣數百套。

3.4D12R已佔領阜城,援敵進至阜城附近,至晚仍在對峙中。

阜城戰斗

6月3日(原文如此。該番號與前文矛盾,疑有誤。)

1.敵2B205R、1B206R、2B209R、1B210R及騎兵R進至阜城附近,2B210R在環縣。2.我軍昨晚連夜運動,拂曉抵阜城之東、西、北面附近,1D13R向環縣前進。3.僅歷二小時的戰斗,將阜城之敵全部擊潰,大部消滅,計俘敵一千五百人,槍同,子彈、戰馬很多。敵之KR,因我一師動作稍遲一刻,致為逃跑。104Br長及各團長,均僅隻身逃跑。十三團亦佔領環縣,敵退洪德城。

6月4日

1.俘兵八連(漢回各半),今早抵曲子,進行工作。2.各師均回原地(4D阜城、馬嶺,2D曲子,1D莫本(原文如此,疑為木缽,下同。))整理休息,准備繼續作戰。3.十三團佔洪德城。

休息整理

6月5日

1.今日部署如下:A.4D主力在阜城、馬嶺之線,派出一個團,西進至三岔。B.2D在曲子附近。C.1D進環縣。D.后梯隊仍在曲子、劉溪,前梯隊進至莫本。2.進行赤化工作及部隊的整理、教育。擴張戰果6月9日

1.軍團佔領阜城、曲子、環縣、洪德城之線,消滅馬敵主力后,已勝利的完成了西進的第一個戰役任務。友軍佔領寧條梁,圍攻安邊、定邊,正西進中。2.馬敵主力被消滅后,殘部猬集固原,近有向毛居井前進說。寧夏敵馬鴻逵(馬鴻逵,時任國民黨軍第十五路軍總指揮兼新編第七師師長。)正在豫旺以北,沿黃河南岸積極布防中。東北軍120D及何柱國KA之6D已達慶陽,114D向鎮原前進中。3.為繼續擴張第一個戰役勝利的戰果,繼續擴大佔領區域,繼續求得消滅二馬部隊,擴大紅軍,爭取資材,遵野戰軍命,軍團留一部在阜城、洪德城之線,繼續赤化地方,爭取資材,和向南偵察警戒,

主力於今日開始西進。

a.4D(-10R)(表示第四師欠第十團。)及13R留阜城、洪德城之線,限七月半完成初步蘇區,負責籌糧,征集資材,

擴紅,后送資材與傷病員。

b.其余各部經環縣、廿裡鋪、毛居井、七營西進,擬以七天到達黑城鎮、楊郎庄,並相機佔領固原城。

c.十三團仍留三岔,進行赤化、擴紅、爭取資材等工作,歸軍團直接指揮。

友軍:

1.15C以一部佔領同心城,主力圍攻豫旺縣。KR向金積、靈武二縣游擊活動。

2.78D攻佔定邊,其后主力攻鹽池,以一個團佔領惠安堡。

3.28A攻安邊,其后攻橫山,向東擴大佔領區域。

總任務是赤化三邊,在黃河以南的寧夏五個縣,創造新蘇區,把馬鴻逵拒逐至黃河以北。

6月日(原文未注明具體日期。)

兩廣獨立(1936年6月,廣東地方實力派首領陳濟棠和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以抗日為名發出通電,組織西南聯軍,並出兵企圖爭奪南京國民黨政權。7月陳濟棠因部下為蔣介石收買而被迫下台,9月李宗仁、白崇禧與蔣介石妥協。),陳濟棠(陳濟棠,時任國民黨軍粵系第一集團軍總司令、廣州綏靖公署主任。)為西南抗日軍總司令。夏威(夏威,時任國民黨軍第四十八軍軍長。)部佔衡州,何健(原文如此,應為何鍵,時任國民黨軍長沙綏靖公署主任。)甚恐慌,蔣採取觀

望態度。李生達(閻部72D師長)因不執行西渡命令,被蔣刺死。(刺殺李生達的幕后主使是何人尚無定論。

6月16日

1.宋哲元(宋哲元,時任國民黨軍第二十九軍軍長。)電西南,受任抗日救國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

桂軍主力到達零陵、衡陽,后援部隊在續到中。

2.蔣連日由武昌運送10D、44D、79D南下,航空隊集中株洲,但表面仍無若何表示。

3.78D昨十五日襲佔定邊城。

4.賀龍(賀龍,時任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總指揮。)在巴東,蕭克(蕭克,時任紅六軍團軍團長。)攻取理化,朱(朱,即朱德。)、徐(徐,即徐向前,時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二千余人進抵德格。

6月20日

軍團本日佔領七營,固守該處碉堡之敵已逃竄。78師今日攻佔鹽池縣,繳獲步槍、馬匹各二百余。

6月23日

今日率回民團歸隊,經木缽到達黃溪宿營。天雨,不大。

6月24日

今日到環縣以北之十五裡灣宿營。

6月25日

今日在十五裡灣休息一天,到野戰軍談話。

6月26日

在十五裡灣休息,天雨不停。

6月27日

今日經二十裡溝口、趙家灣、賈家驛到胡家灣宿營。

彭司令員的講話

甲、時局

1.兩廣在抗日反蔣的旗幟下獨立,但未正式發表通電,其軍事行動是北上抗日,已向湖南前進,蔣調兵到湖南去攔阻。二廣的獨立,對中國的民族革命運動是有推動的作用,使一些尚在考慮及動搖中的分子(反革命營壘中的),能夠積極起來,領導起來﹔使尚在蔣賊欺騙蒙蔽下的某些軍人、政客、法西分子,更能認清楚蔣之賣國真面目,更能促進其覺悟。

2.兩廣北上抗日的號召,毫無疑義的証明英日美帝國主義在中國沖突的加劇,兩廣的獨立,是有英帝國主義為其背景的。

其次,陳(濟棠)、李(濟深)(李濟深,參加發動兩廣事變,時任中華民族革命同盟主席。中華民族革命同盟是由李濟深與蔣光鼐、蔡廷鍇等原國民黨軍第十九路軍將領於1935年7月在香港建立的抗日反蔣團體,以“爭取民族獨立,樹立人民政權”為基本政治主張。)、白(崇禧)(白崇禧,時任國民黨軍桂系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廣西綏靖公署副主任。)、李(宗仁)(李宗仁,時任國民黨軍桂系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廣西綏靖公署主任。)、許(崇智)(許崇智,時任國民政府監察院副院長。)這一群人,是代表中國買辦地主階級的,基本上是反革命的,因此他們懼怕群眾運動,他們不願意吸收廣大群眾參加這一運動,而隻能採取單純的軍事行動,所以有隨時動搖、叛變,及瓦解的可能。

但雖然有這些弱點,客觀上,還並不減低其革命的作用,對抗日反蔣運動,依然有其推動的作用。

3.因此,統一戰線的策略,更加嚴重的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的任務,要在西北更推進一步,來響應西南的發難,援助西南的行動,不使為蔣打落下去。張(張,即張學良,時任國民黨軍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對此事,應有所表示,反對進攻蘇區,反對對西南的軍事行動,要求一致團結抗日,態度採取溫和的辦法,並揭破法西斯蒂對西南所制造的輿論——如說是“幫助日本”“幫助共匪”。乙、佔領區域的赤化隻有鞏固佔領的區域,使之深入的赤化起來,才是完全的勝利。

我們現在地區,有二十萬人,工作的成績,還是非常不夠。

回民的經濟發展,是與漢人有同等的程度,不應以民族的界限,而輕視土地革命的斗爭,把民族界限看得太神秘。

對“蒙人治蒙”“回人治回”的民族治國的口號應該提得很高,爭取少數民族的大多數,上層的分子,可暫時聯絡、利用,但以此為中心是不對的。

丙、部隊問題

1.軍事政治教育須加緊。

2.加強黨的領導作用。

3.解決冬衣問題。

4.擴紅要努力。

6月28日

今日經毛家川到毛居井宿營。

6月29日

今日由毛居井到豫旺堡宿營,名90裡,實約70裡,沿途皆草山,荒涼無人煙,無樹林,有如草地,不禁有今昔之感。

6月30日

今日由豫旺堡到雙井子宿營。天雨,道路泥濘,行人甚苦!

7月1日

今日回抵軍團——吊咀子。

7月4日

今日晨一時,黑城鎮以南三營一帶之馬鴻賓殘部約三個團,乘夜逃竄,我軍當即追擊,有一部仍退入圍內固守。

據確息,今晨敵僅一部分移動,大部分仍未動。我亦未追。

7月8日

東北軍二個團進至楊郎庄及其以北地區,馬鴻賓仍困守三營附近一帶之土圍。我軍原擬圍困該敵,以期全部消滅該敵之目的,集結於黑城及其以東一帶。但在我緊迫的部署與嚴密的監視之下,馬敵有可能久困不出,而影響我軍整個任務的實現。因此,決今晚解圍,撤回七營及其附近一帶集結,待機滅敵。

整此解圍之行動,我們利用這一機會,寫信給馬鴻賓,一方面提出我們真誠的主張,一方面並說明我們以解圍之行動,來証明我軍對於自己主張之忠實。

7月9日

據聞,何柱國將堅決進攻我們,馬嶺方向為106D、108D﹔固原楊郎庄方向,將以118D,及二個KD,配合馬鴻賓殘部進攻我們,120D有調來增加固原方向訊。

我軍在有利條件下(在有利地區)決給這野蠻的進攻者,予以正當的打擊。

這一時期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務是:

1.加緊干部的教育與高度的鞏固部隊。干部按程度分甲乙丙三組,甲乙組上“世界知識”,每周上一課(滿三次,測一次),丙組上識字課。戰斗員上入伍訓練材料及識字課,什務人員亦專門進行教育。此外,並用課外工作的方式(列寧室工作、討論會)來進行輔助教育,舉行軍事政治的比賽,列寧室的工作,在戰斗中建立起來,糾正形式主義的現象。

2.提高支部的核心作用,加強支部的領導作用,並進行黨團員的教育。3.發展黨的組織,在連隊中黨員達到30%,黨團員達到50%以上。使每個戰斗班中須有三個黨員。及嚴密黨的組織(如開會,繳黨費,介紹信,新黨員舉行入黨式,嚴格執行候補期,黨團員的區別等)。

7月17日

今日晨,敵K10D二個R及一個步兵R,分左中右三路,向七營前進,似系威力偵察的作用。經我軍給以有力的抵抗,當即將其拒逐出去,並俘虜敵兵五人,傷二三十人。

KA的士兵,因過去未與我軍接觸,同時在何柱國的反動欺騙下,對我軍的主張,很不了解,甚至還怕我們俘虜他會把他殺掉。但一般的知識比較高,很容易接受我們的宣傳,給以我們進行工作的一個順利的條件。

7月19日

據雲,何柱國在固原召集二個騎兵師長〔10D、6(?)D〕、一個步兵師長(118D?

120D?)(問號系原文所有。)及卅五師馬鴻賓開會,預期於廿三號左右向我軍進攻。

7月21日

印發給東北軍官兵的信,內容著重說明東北軍與紅軍均是中國人的武裝,在亡國滅種面前,應一致團結衛國。不管打死一個紅軍,或是打死一個東北軍,消耗一顆子彈,都是國防力量的損失,為日本及漢奸所稱快的事。並說,如受蔣介石壓迫,不得不向紅軍進攻時,盡可先行通知紅軍部隊,紅軍是可以予以相當的方便的。

這一傳單,利用俘虜送去。

7月23日

今日軍團黨代表大會開幕。代表:20人以下的支部一人,20人以上的二人。總支書,團政委,師主任、政委指定為代表。

青年團以團為單位選一人,但須是兼黨員。議程:支部工作的報告與討論(上午),反對本位主義的報告與討論(下午),選舉軍團黨務委員會。經過:到會一百五十余人(4D相距遠,無代表來),八時開幕,由朱主任報告最近的支部工作,

指出在中央的領導下,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支部工作引起我們高度的注意,所以在支部工作方面得到很大的轉變和成績。同時並指出在支部工作中尚存在著一些嚴重的弱點,這些弱點的存在,使我們的支部工作沒有達到完滿的成績。第二個報告是聶政委,指出我們反本位主義的勝利,但這個勝利還是不夠,不深入,限於較上層的首長,軍團方面堅決領導反本位主義的斗爭,軍團首長中是克服了本位主義的傾向,但在師、在部隊中,最近又發生許多嚴重的本位主義的現象(如不執行命令,講價錢﹔驕傲,破壞友軍及本身團結﹔破壞群眾利益﹔管理教育上的個別的軍閥習氣,干部不願調動工作等)。

報告之后,均有熱烈的討論和發言。最后通過了軍團黨委七個人的名單及二個候補。***為准備作戰,本日軍團后方(大行李等),稍向后移。工作人員仍全部未動。

7月24日

1.今日軍團均移動,至雙井子、梨花咀之線。為著准備作戰。2.下午敵仍未動,我KR尚在七營、馬連窩之線活動。3.敵機一架,下午飛來,在雙井子附近盤旋數次,投彈五枚,后向東南飛去。

7月27日

今日下午六時,軍團移動至下列地區:1D——梨花咀、皮條溝之線﹔2D——張家咀子、郭家咀子之線﹔4D——由曲子抵豫旺城﹔IC直——豫旺以南五裡坨附近。

7月28日

1.敵今日似進到下列地區:F35D——李旺堡、韓府灣之線,KR在七營一帶﹔東北軍——八營、六營之線,炭山似有其K2R﹔馬鴻逵之一部,似抵同心城。

2.15C在豫旺縣集結,進行工作。野戰軍抵豫旺城。3.我軍以待機滅敵之姿勢,進行部隊與地方工作。

7月30日

討論回民工作及鞏固部隊今日到野戰司令部,彭司令員對我們的意見是:

1.組織的工作做得不夠,沒有組織就沒有力量,以后應加以注意。

2.給白軍官長的信,一般的均沒有問題,不過給118D周光烈信,提出要他不幫助35D事,不大妥當,會給他以不十分好的影響。

3.應出一政治簡報性質的小刊物,經常散到白軍中去,信可以不必多寫。

8月1日

今天八一節,全軍團在豫旺堡附近,舉行閱兵誓師(一師路遠未參加)。下午五時開始,彭司令員參加閱兵。這次的閱兵,除步兵外,尚有騎兵、炮兵(山西繳來的)、工兵,開辟紅軍有史以來閱兵之記錄。

部隊之整齊、嚴肅,偽裝的得法,顯示出我們的偉大力量。宣讀紅軍抗日誓詞后,彭司令員及軍團首長講話,最后有“戰士”及“火線”二劇社的晚會。至夜十二時始散。

8月2日

1.今日召集團以上干部會,左參謀長(左參謀長,即左權,時任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代軍團長兼參謀長。)報告關於提高部隊紀律,嚴肅部隊管理問題,並決定這一工作為八月份軍事部門的中心工作2.八月份政治工作中心是:支部工作﹔肅反工作﹔保証紀律的提高與部隊管理的嚴格。3.彭司令員報告:I紅軍的作風——嚴肅、活潑、□□、緊張。干部應以身作則。II怎樣提高戰斗力:嚴肅紀律,加強政治教育,加緊戰術的教育。III西征戰役中戰術的缺點:把陣地戰當作運動戰打。IV對敵人聯合兵種的戰斗:對敵騎作戰最好是夜間,迫敵騎下馬。戰斗時用我們的騎兵去襲擊敵人后方的空馬。對陸空配合的敵人,主要的是對地下的敵人精確的射擊——技術、指揮、紀律。V夜間教育:嫻熟,排除恐怖,嚴肅紀律,指揮藝術(密集)。

8月3日

1.總支召集黨代表大會﹔2.保衛局決與政治部合並。

8月4日

決定我到13R幫助一時期工作,今早跟4D出發。

8月7日

今早由廿裡溝口起程,到新營灣大休息。首次經過此地時,群眾多不在家,相隔一個月,群眾全部回家,全鄉共三村,百余戶,六百余人,有兒團十人,少隊廿人,赤衛軍六十人。群眾情緒很好,適他們赤衛軍開會,到三四十人,他們懷疑赤衛軍編好后,要編入紅軍,他們對各方消息很關心,最后他們要求同他們講話。晚上宿群眾家裡,群眾為我們煮水煮飯,備極熱烈。

8月12日

今早108D別動隊(法西斯蒂)送了一封信給iD之1R,末后竟無恥的聲言“寧亡日,不亡俄”,真不要臉!

iD電話,二、四方面軍之先頭部隊,已抵甘南岷州、西固之線。在部隊中作了一個深入的政治鼓動。

軍委關於八月份任務的指示

甲、兩個月來西方野戰軍以其機動的指揮與英勇犧牲的戰斗,完成了在西方創造根據地的任務,東方的游擊戰爭,是堅決的支持著,南方的統一戰線是發展中。中央與軍委的三大戰斗任務,已完成了一階段的要求。

乙、目前情況是蔣介石壓迫陝北各派軍隊,為阻止我野戰軍的發展,為了阻止一、二、四方面軍的會合,為了摧殘蘇區,指揮了何柱國、馬鴻逵、湯恩伯(湯恩伯,時任國民黨軍第十三軍軍長。)、楊虎臣(楊虎臣,即楊虎城,下同。)等對於我野戰軍、陝甘寧及陝北的進攻,並布置王均(王均,時任國民黨軍第三軍軍長。)、毛炳文等對於二、四方面軍的攔阻。

丙、我們的任務是爭取三大任務,在第二階段上的勝利。西方是打破馬、何的進攻,猛烈擴大紅軍,鞏固根據地,並向沈克(沈克,時任國民黨軍西北“剿匪”總司令部沈克縱隊司令兼第一〇六師師長。)、何柱國、馬鴻逵三個集團中進行統一戰線,並把統一戰線的任務,提在政治上更加高的地位。雖然打破進攻是野戰軍目前的中心任務。在東方亦是把爭取湯(湯,即湯恩伯。)、陳(陳,即陳誠,時任國民黨軍晉陝綏寧四省邊區“剿匪”總指揮部總指揮。)、二高(二高,即高桂滋、高雙成。)加入統一戰線,作為第一等任務,同時游擊戰爭的堅持,以保衛老蘇區。在南方最主要的是發展統一戰線於楊虎臣、王以哲(王以哲,時任國民黨軍第六十七軍(東北軍)軍長。)、劉多荃(劉多荃,時任國民黨軍第一〇五師(東北軍)師長。)各部中,總合這些任務在第二階段上的完成就能使我們更有力量去創造西北大聯合,與打通蘇聯。使我們有一切優良條件去准備打擊蔣介石,在兩廣問題結束后,可能增加兵力到西北的陰謀,以爭取迅速對日作戰。

丁、野戰軍在集中時期,應注意如下幾點:

1.檢查統一戰線的成績﹔2.檢查擴紅與訓練的成績﹔3.檢查干部教育的成績﹔4.檢查創造根據地的成績﹔5.進行積極的訓練﹔6.完成對馬、何作戰一切准備。毛(毛,即毛澤東。)、周(周,即周恩來。)、彭(彭,即彭德懷。)、楊(楊,即楊尚昆,時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主任。)7月30日(此處時間有誤,應為7月27日。參見《毛澤東軍事文集》第1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頁。)

南征、東征、西征勝利統計(從1935年進入陝北到1936年8月1日):

1.繳獲:步槍7600余支,輕重機槍200余架,迫炮20余門,山炮三門,戰馬2000匹,無線電六架。2.俘獲:師長二(何立中(何立中,曾任國民黨軍第一一〇師(東北軍)師長。此處記錄有誤,1935年10月1日,紅十五軍團在陝西甘泉縣勞山地區設伏,殲滅第一一〇師主力大部,擊斃(而非俘獲)師長何立中。)、牛元峰(牛元峰,曾任國民黨軍第五十七軍(東北軍)第一〇九師師長。此處記錄有誤,牛元峰在1935年11月直羅鎮戰役中斃命而非被俘獲。),師參謀長一(高虎年(高虎年,所屬部隊番號不詳。),師政訓處主任一,旅長二(冶成章、楊(楊,原文如此,應為楊子福。)),團長六,團以下軍官400余,士兵8550余名。3.佔領:十幾個縣城,活捉縣長數人,擴大蘇區90余萬方裡。

8月22日

阜城之敵108D全部配合著民團,襲擊我三裡橋駐地。因天霏迷濛,咫尺不見,致敵繞過連哨位置而未覺。拂曉時,敵即佔三裡橋左邊一帶高山,向三裡橋團部射擊。我軍起床不久,剛到操場集合,下早操,一聞槍聲,團首長即率第一連,企圖增援第二連連哨陣地,但因濛霏不能見敵,連哨后已發現槍聲,所以第一連改由三裡橋左側登山,此時二連連哨亦已回來,團首長即派通信員及吹號叫一連下山,跟馬路撤退,並叫二連掩護一連撤退。但一連因命令傳錯,號音沒有聽見,未下山撤退,而正面敵已進至三裡橋,左翼山上之敵已繞至三裡橋后之高山,有截斷我歸路危險,所以我軍主力已向雙廟河撤退,一連已陷於敵之重圍中。

正面敵進至三裡橋,左翼山上之敵,由張家塬下山,到馬路旁集結后未動,即在該處停止。我軍則撤至河溪警戒。

至下午敵已退回阜城,三裡橋約留一團在警戒。我第一連隊伍,在敵重圍中,亦陸續回來。

這次敵人的行動,是襲擊的性質,其奏效的原因,是由於我警戒的疏忽,及敵人遇著天時的機會。以致使我受著不應有的損失。

第一連因連長指揮失當,最初不堅決登山,到半山后又下來,下來后在敵人的火力下,又不能確實掌握隊伍,致自己一個人走,隊伍不能跟來,以致受到不應有的損失。

8月25日

今日由iD轉來2個電報,一個是野戰軍來電,要13R准備接受新的行動,一個是軍委來電,傳達二、四方面軍勝利消息。我二、四方面軍於本19日佔領漳縣,又於22日擊潰毛炳文部三個團,斃敵旅團長各一,俘獲甚多,正向隴西乘勝追擊中。***

連日來阜城方向之敵,日夜派出便衣偵察,我們不能不加緊嚴密戒備。但估計敵之行動,是由於我二、四方面軍的北上,紅校移來木缽,敵以為我在這個方向增加兵力,致發生恐慌,而加強其偵察、警戒的動作。三裡橋之襲擊,大約亦是戰略上的偵察作用。

8月31日

十三團八月份工作總結大綱I鞏固部隊

A.做了什麼?1.引起干部的注意﹔2.解決實際問題(公審,二、四方面軍的北上鼓勵,給養、物質的解決,解釋,落后分子的教育等)﹔3.管理上的查鋪查哨制度、帶班,與必要的衛兵。B.嚴重的現象:曲子逃3,三裡橋逃3,投敵1,戰后五(一連2,二連2,三連6,四連1,團部1),黨2,團1,非黨團7。東北來2,陝北來1,山西來9。

C.原因在什麼地方?1.解決問題不迅速﹔2.給養差,物質困難﹔3.管理不周,警戒疏忽﹔4.政治工作的弱點(不及時,不深入,不經常)。

D.以后怎麼辦?1.政治教育(啟發階級覺悟,提高對革命勝利信心,忠實於革命的精神),深入的討論,了解每個人的表現及情緒﹔2.個別的檢舉與洗刷﹔3.解決困難﹔4.加強管理。II支部工作

A.支部的活動:1.了解下層情形,解決困難,會議匯報制度,黨員幫助學習,戰斗中表現勇敢、堅決,警戒任務,這一切証明支部的活動加強了﹔2.黨團員的教育﹔3.發展組織轉變了(先入團后入黨),一連50%,二連41%,三連41%,四連34%,團部42%。B.缺點在什麼地方?1.支部核心作用不夠(支委不能成為領導核心,不能根據每一時期的中心進行小組的討論,支委委員工作停頓了)﹔2.新黨員教育不夠﹔3.對黨的認識模糊(黨團的分別,繳黨費)。C.今后要求什麼?1.加強支部的核心作用(支部成為領導的核心,領導小組討論實際問題,建立支委各委員的工作)﹔2.新黨員的教育﹔3.經常的生活。III政治教育

A.概況(戰士、干部、什務人員、列寧室工作)﹔

B.注意活的方式,求深入,如各種輔助的材料,及上課以后要讀﹔

C.發展課外活動。

IV管理與紀律

A.有規律的生活,查鋪查哨制度的建立,清潔衛生運動,禮節,周圍的警戒,內務的整頓,戰斗員的活躍等。

B.嚴重的弱點表現在:

1.警戒疏忽(擋了好人,看不見壞人,群眾送東西給團部不准進來)﹔2.保管武器不注意,甚至經常失火﹔3.干部對所屬人員的了解。

V總結:

有進步,是建筑在工作有計劃進行、工作的經常性上面,及團的負責同志的深入下層。

弱點是表現在許多工作不能深入,解決問題不迅速。

9月1日

一個人出了警戒線,目的在找一些群眾來談談,走了幾裡路,群眾都在田裡做工,已是麥子下種的時候。一家窯洞門口,有一對老年夫婦和他二個年輕的兒女,在那裡挑糞,看見我來,叫我是團長,招呼我進他窯裡談談。我於是跟著他進去。

原來這老漢是四川人,客居此地,為地主耕田,自己也弄了一些家業,在四五年前,也是當兵的,而且當了二十余年的老兵。據說靠自己的勞力,還可以弄來夫妻兒女四五口過活。他說他是一個“忠厚”人,不喜歡和他人鬧事,就是壞人,他也不惹他,也不說他人的壞話。因為座中有一個哥老會的人在,是馬嶺來的,不便多談。在那老漢的話裡頭,說出我們工作上的許多嚴重的錯誤和缺點。他說,庄子裡的人跑走很多,一種人是地主,怕我們打他的土豪﹔一種人是富農,因為我們執行策略上的錯誤,沒收了好幾家富農的財產,因此也跑了。還有一種人,真令人痛心,那是當過游擊隊員的,他在游擊隊裡開了小差回來,怕政府去捉他,結果引著一家人跑。所以現在正是麥子下種的時候(在塬上的地,已經過了些時了),還有許多地沒有做,明年的收獲要受到相當的影響。

這裡是第四鄉的一個村,鄉政府的辦事人都是新提拔的,他們在國民黨統治時代,從官僚們那裡學來了剝削群眾的辦法,所以當我們駐在這個鄉時,政府便向群眾攤派糧食,不管什麼人,一樣的攤派,這真是糟糕,他竟把蘇維埃和紅軍的鮮明的旗幟都弄臟了。

然而,問題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已經在此駐了相當的時期,為什麼今天才得到這個材料?!

9月7日

今日軍委來電,東北軍之一部(106、108D),有進攻曲子之企圖,要嚴加戒備。

傍晚移至武家塬(曲子東南之塬上),准備抗擊進攻曲子之敵。

9月18日

今日曲子紀念九一八,到13R、獨立師部隊,及地方群眾,相當熱鬧。會后工作委員會二個同志合演武術,技術很不錯,博得觀眾熱烈的鼓掌。

9月19日

今日開始行動,向七營歸隊,預期經過環縣、二十裡溝口、毛居井到七營,約五天半的時間。

(一)蔣之內部分化,亟思表面抗日、實際妥協的政策上,融洽和統治各派,解決西南,並壓迫我們更向西北,以表示國內的統一。坐待日蘇戰爭先爆發,或紅軍被日擊破,同時極力經營西南之“堪察加”,這是蔣目前之政治方針。

(二)西南方向,蔣已解決廣東,雖然內部矛盾很多,但蔣可以控制。廣西方面,李(李,即李宗仁。)、白(白,即白崇禧。)已與蔣、蔡(蔣,即蔣光鼐,曾任國民黨軍第十九路軍總指揮。蔡,即蔡廷鍇,曾任國民黨軍第十九路軍軍長。1932年日軍進攻上海,蔣光鼐、蔡廷鍇等指揮十九路軍進行淞滬抗戰。1933年二人參加組織抗日反蔣的福建人民革命政府。此時二人均為中華民族革命同盟主要領導成員。)合作,但如果沒有外力的援助(主要是雲、貴、川方面),無論攻與守,難支持到三個月。像用紅軍所採用的辦法以支持廣西,這在李、白,今天尚難想像到的。至於西北的行動,則決定於日寇侵綏的進展如何,二馬對聯合抗日的態度如何,東北軍及十七路軍的領袖的決心如何,蔣軍入西北與否,以及我三個方面軍目前戰略方針如何而定,而不能建立在西南對我之希望上。因此西南的前途,凶多吉少。

應先求內部深入革命行動,改造部隊,不必急於建立對抗南京的政府。對外求與蔣在表面上暫時妥協為上策。堅持則隻有採取紅軍的辦法才有可能,但對蔣仍不必表面破裂。

(三)1.團結西北力量,抵御日寇邁進,防蔣軍的壓迫和破壞,以保衛西北,打通國際,仍為我們目前急務。這些任務的執行,是從建立和促進全國抗日統一戰線的總任務出發,而不是相對立的。

2.在日寇指使偽軍向綏東邁進,其航空總站設於定遠營,分站則遍設於陝甘寧青各處。蔣有以湯縱隊於必要時開綏東抵御企圖,以獲取政治資本。但這並不是對日宣戰,也沒有准備到全國的動員。不過如果蔣真能這樣做,將給我們以極大的便利,以爭取湯縱隊,爭取全國蔣系之軍隊,求得統一戰線之更廣泛的發展。即使蔣不這樣做,我們亦將聯合二馬及其他實力,以一部開綏抵御。現時我兵團向海原、靖遠行動,是為求得與二馬合作,以便進入寧夏之步驟。

3.二、四方面軍現正求得在隴南站腳,向北迫近西蘭大道,向東取侵入陝南姿勢,以阻止蔣軍續進甘肅,以便西北聯合及打通國際。4.對南京方面,我們加緊促使其內部分化,使CC派、法西左派、歐美派、元老派等與政訓處對抗,推動蔣走向抗日,所謂“迫蔣抗日”之策略也。歷史也有偶然性,也許蔣軍大部參加抗日,而蔣個人跌到歷史車輪以外,隨著漢奸垃圾投降日本,或消極逃走,但目前尚不能如此估計。

9月24日

今早由梨花咀出發,回到吊咀子軍團政治部。

9月27日

今天跟13R出發,到界石鋪、硝河城、馬連川一帶地區進行工作。有一個同志到K3D去。預計四天行程到達硝河城。經過紅羅壩、王家壙、放羊坪到曹家瓦宿營,行程約百裡。因海原與鄭旗堡有馬敵一部,軍團特派KR掩護13R通過放羊坪之馬路線。一天的急行軍,沒有帶中飯,但戰士也不見疲勞,精神還很好,掉隊的隻一小部分,且很快就跟上了。一個東北軍來的同志說,“我在白軍從未看過這種艱苦耐勞的情形,這隻有紅軍才能做得到”。

9月28日

今早三時半出發,經楊明堡到趙家庄宿營。

9月29日

今日經白城子到新營宿營。

此地漢民五十余家,回民卅家,系海原第三區,區公所設於新營街上。我軍到白城子時,群眾即派人來探,因群眾對於馬鴻賓痛恨入骨,如馬部來,則群眾完全跑走。后得知紅軍來,群眾即集中百余人,吹吹打打來迎,極其高興。

9月30日

在新營休息。舊歷八月十五日。武崇福是本地哥老會的三爺,由馬二大爺提拔的。馬大爺在沙溝,黃土箭兒。馬二爺在打箭兒。馬四爺在西居潭(原文如此,疑為西吉灘,下同。)(長春山的)。黑城子河王殿英(大爺)。木家英鮮成祿(當家)(原精華山的),許丁甲又名壽山(西孝)。硝河城馬福海(萬隆山大爺)。常家集劉化堂(大爺)。

10月1日

經黑城子河、木家英到夏家寨子宿營。

10月2日

經硝河城、將台堡到興隆鎮宿營。

10月3日

經公易鎮到平富鎮。

10月4日

由平富鎮回戴家岔。

10月5日

移興隆鎮成立工作委員會,進行工作。

10月8日

前方來電,4方面軍今日先頭可抵界石鋪。

馬善人的門客馬玉樞,今日應邀由謝家塔來興隆鎮談。馬是貴州人,讀過書,在軍界干過事,有點知識。渠尚同情我軍主張,並願往見馬二爺,轉達所約諸事,並要求我們能派人去面商。但渠覺得二爺無多大用處,深惜四爺不在家,未能襄成大事。

10月9日

KR及2D今日回常家集,准備南出至庄浪一帶地區。

KR在會寧與4A先頭會面,據雲:該部較之我軍去年情況有更甚者。

10月10日

今日劉希炳(117D648R開小差的,派其送信至649R第1b(b,英文“battalion”的簡稱,即“營”,下同。)長)回來,信送到營長后,該營長將人及信轉送至團部,團長與他談后,即叫他回原隊,因此未得復信,亦未收到若何顯著之影響。

這次因為劉同志對統一戰線的工作了解太差,沒有膽量,不敢承認是紅軍代表,又不敢公開向士兵說話,是極大缺點。

10月11日

今日用興隆鎮與常家集二地回民解放會及抗日會的名義,並派群眾代表三人,帶羊子16隻,去慰勞K3D,並寫信給他們,表示群眾願意你們二家停戰,一致聯合抗日。

軍團前梯隊及2D及騎兵團抵此,據雲二方面軍昨日在甘谷、武山間渡渭水,一周后可到達此間。

南京方面之廣播,有謂“犧牲已到最后關頭,中日戰爭不可避免,廣東軍隊北上到江浙集中,湖南軍隊集中武漢”等語。

10月13日

今日去西居潭,准備去大寨,與馬二爺會面。

10月14日

今日到大寨,與馬二爺談:一、紅軍對回民主張﹔二、紅軍對抗日主張﹔三、目前紅軍的行動。結果頗好。

10月15日

今日回抵硝河城,宿2D政治部。

10月16日

到軍團,談:因日寇侵綏的緊迫,全國形勢的發展,蔣軍入西北,及何柱國企圖進攻等原因,我軍有提早行動的可能。

10月19日

二方面軍今日抵青江驛,擬在該地休息數天,再行進至興隆鎮一帶。此間准備歡迎及慰勞等工作。

10月21日

與東北軍K3D來的幾個人談話,均以為我們不相信他,要他送信到東北軍以試驗其是否真誠。同時關於我們對東北軍的策略,絲毫不了解,即使經過多方解釋,但舊的印象還是很深,總覺得如果東北軍的士兵知道紅軍如此優待,當有大批來投誠也。在騎兵部隊中,對紅軍的影響,極其微弱。

10月23日

二方面軍今日抵將台堡,其6A今日到興隆鎮、常家集,1D與其連以上干部開會及舉行同樂晚會。

10月24日

軍團今日移動,到馬營一帶集結籌糧,准備北進。

10月25日

今日由興隆鎮起程,趕回軍團。四方面軍之30A今日由靖遠南已渡過黃河。

10月28日

今日到下馬營,軍團駐地。

10月29日

馬敵今日有一個團步兵,一個營騎兵,從鄭旗堡出來,經放羊坪到海原。軍團本決集中主力消滅該敵於放羊坪,但敵已先走過了。

10月30日

今晚黃昏時,向古西安州前進,准備在海原、打拉池以南,集結三個方面軍主力,消滅胡(胡,即胡宗南,時任國民黨軍第一軍軍長兼第一師師長。)敵之先頭部隊。

10月31日

今日K6D全部,由紅井子向古西安州我1D警戒陣地攻擊,起初我方尚不明是K6D,激戰數小時,即將該敵解決,十六團大部被俘。被俘人員,今晚抵此(十七團亦有一個連)。此次戰斗,全由於白鳳翔(白鳳翔,時任國民黨軍東北騎兵軍第六師師長。)之貪心,企圖獲得我二方面軍之掉隊落伍人員,甚至截斷我二方面軍,以至發生此不幸之事件。

11月1日

今日率十六團全部向李旺堡移動。

11月3日

本晚抵李旺堡以北五裡之木家台庄,即在該地休息、整理,候命處置。

11月6日

我一、二方面軍全部,四方面軍一部,集結於雙河堡、關橋堡之東北,准備消滅胡敵之先頭二三個師,本日已聞槍聲,但不激烈。

白鳳翔二次遭打擊,尚不知悔悟,反而惱羞成怒,企圖向李旺堡前進,側擊我們后方,十六團即移至木家台庄通豫旺堡之間的蘇家溝口一帶宿營。

11月10日

騎六師十六團,今晚送至七營附近,旋即經馬連窩向黑城鎮去。

11月11日

聞蔣敵企圖分二路進攻我們,一路為胡宗南部,經同心城向豫旺縣前進,一路為王以哲部,經李旺堡向豫旺堡前進。我軍決集中豫旺堡附近。

11月12日

劉培植(劉培植,當時受周恩來指派,以中央聯絡員身份在紅一方面軍政治部從事爭取東北軍的工作。西安事變后,任東北軍工作委員會組織部部長。)同志今日回來,據雲親見108D的部隊由黑城鎮向馬連窩前進,進攻我們。

晚,敵K10D佔領白咀子、六營之線。

11月13日

敵K10D、108D今晨向李旺堡前進,我教導營離開吊堡子,在東邊山上警戒,及晚移至雙井子、紅溝門之線。

107D及K3D似由六營向雙井子方向進攻,但不急進。

11月14日

今日到豫旺堡,回軍團。

11月15日

今日移豫旺堡東卅裡地之石羅子。

11月16日

今日移至臥牛灣宿營。

軍團決以三天行程到達河連灣、環縣之線,准備消滅尾追之敵胡宗南部。

改任宣傳部工作。

11月17日

今日到東溝門宿營。

11月18日

胡敵尾我后追擊,企圖進擾蘇區,我三個方面軍有消滅該敵之任務。消滅胡敵,關系於開展統一戰線之局面很大,必須堅決的克服一切疲勞和困難,執行這一戰斗任務。

轉至董子溝、楊家岔之線,待機滅敵。

11月19日

今日經當家瓦向羅山溝前進。宿營於紅井子溝。

胡敵一部今日到雙河堡,明日有向易家灣前進可能,我軍明日決到易家灣以西集中,相機滅敵。

11月20日

今日軍團作戰部隊,向易家灣前進,並以戰備姿勢,准備戰斗。一部分后方經大樹塬、陳家灣到趙家瓦附近宿營。

我四師十團一個連,到八裡鋪布置警戒,遇敵一個營來偵察(F78D232B463R1b),我軍當即實行一個沖鋒,便將敵全部打坍,消滅其一個連,俘連長以下數十人。

11月21日

敵似已發覺我軍主力集中在其附近,故前進之敵,今日又退回山城堡。我軍團本准備今日敵如前進,即不惜一切以消滅該前進之敵,但敵不進,至上午十二時還未打響。下午敵先與我15A接觸。我軍團趕到時,太陽將西沉,當即進入戰斗。黃昏后15A因地勢不好,已退出戰斗,隻1A繼續與敵作戰。至晚十二時許,始將該敵全部擊潰,大部消滅。

計:俘虜及千,步槍約二千支,輕機、自動步槍三十余,重機五挺,迫炮,子彈二十萬發,軍用品甚多。

這次戰斗,敵死傷很大,我10R一個連,向敵堡壘沖鋒三次,受最大之傷亡,約佔全連1/2,而敵人一個團卻為我一個連擊斃其1/2。敵人的疲勞、飢餓,士兵的不滿,簡直不堪一擊。

這次勝利,關系於整個戰局很大,在三個方面軍的配合之后,給了二、四方面軍及蘇區群眾一極大之興奮,給蔣之企圖以嚴重的打擊,及使其洋洋得意之“剿匪”計劃,瀕於破產,給我們友軍一個極好的印象,而使其中尚與我軍敵對之分子,予以良好之教訓。

11月22日

我軍團主力之一部及KR,今日乘勝追擊,並准備繼續戰斗。俘虜已送來,計:2D175、4D240。

11月23日

前敵指揮部召開各軍團以上干部、政治部部長以上干部會議,討論當前戰役政治工作。

11月24日

胡敵之周、孔(周,即周祥初,時任國民黨軍第一軍第四十三師師長。孔,即孔令恂,時任國民黨軍第一軍第九十七師師長。)二師,繼續向鹽池、定邊前進,企圖進擾蘇區,屠殺人民,摧殘革命。中央及軍委發布緊急命令,動員紅軍及蘇區人民,堅決消滅胡敵,保衛蘇區,開展統一戰線之新局面。前敵指揮部決將1A、4A編為一個縱隊,歸1A首長指揮,15A、31A為另一縱隊,歸15A首長指揮,擬以三天行程,經黑城岔向羊圈山前進,以最高度的戰斗勇氣和決心,消滅周、孔二師。率俘虜兵編為五個連,移河連灣。

11月25日

67A今日有佔河連灣之企圖,省委及省一級機關已向巴州塬移動。俘虜五個連移環縣。

11月26日

今日移木缽附近,紅大派人幫助設營及動員糧食。

11月27日

今日移巴州塬第一鄉。

11月28日

今日移巴州塬第二鄉。阜城之敵(大概系106D)今日下午襲佔曲子,我2D移曲子東北。

11月29日

今日曲子方面與敵激戰一天。

12月2日

今日接軍團來電:1.胡敵仍在韋州、惠安堡、大水坑筑工未動。2.我軍在黑城岔、羊圈山、姬家元一帶待機。3.俘虜兵向姬家元開動。但因俘虜中情緒不穩,病員很多,糧食缺乏,已請求軍團暫不開動。

12月3日

今日移元城鎮第七鄉之廉家集。

12月5日

開晚會歡迎俘虜,元城游擊隊七人及群眾自動前來參加,並說話。

12月6日

得軍團來電,同意在白馬川訓練俘虜。

12月9日

今晚李文周率三十名俘虜逃跑,馬上通知縣委、省委派人堵截,估計俘走悅樂方向。並電告軍團。處理俘虜,深深感覺:

1.排長必須是我軍派去的,最好班長也是派去的。2.如班長不是我們的人,必須首先考察班長是否適合、稱職,予以適當配置(經常召集班長開會)。3.連部人員必須有連長、政指、上士、通信員二、伙夫若干,及保衛員(如有衛生員更好)。4.團部必須有保衛部科長一、文書一、通信員四五人、管理員二、上士二、一排以上之武裝。

工作人員三至四人(最好能每人管一個連)。

5.造名冊,清查官長,清查壞蛋,籌劃給養,布置警戒。

6.解釋、上課、唱歌、游戲。

7.連長的會議、排長的會議、班長的會議(或由連召集之)。

8.爭取當紅軍時的解釋:要深入的了解每一個人。

A.為著抗日救國﹔B.回家回不得:當紅軍當白軍二條路﹔C.紅軍是可以當的:政治上、待遇上、生活上。

對堅決要求回家的,要估出,個別的則以允派出工作名義,仍留連上工作,但如不可能時,要堅決洗刷。

12月13日

富春(富春,即李富春,時任中共陝甘寧省委書記。)來信:十二日張學良、楊虎臣在全國抗日運動推動下,已將蔣介石、蔣鼎文(蔣鼎文,時任國民黨軍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前敵總司令。)、陳誠、陳繼誠(原文如此,應為陳繼承,時任國民黨軍豫鄂陝邊區綏靖公署主任。)、萬耀煌(萬耀煌,時任國民黨軍第二十五軍軍長兼第十三師師長。)、錢大鈞(錢大鈞,時任蔣介石侍從室第一處主任兼侍衛長。)賣國賊頭子之一群扣留,邵元沖(邵元沖,時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和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西安事變時受傷,不久后去世。)負傷,嚴孝先(原文如此,應為蔣孝先,時任蔣介石侍從室第三組組長。西安事變時被東北軍官兵擊斃。)槍斃。中央及軍委正在布置全國之軍事政治工作。

軍團來電:爭取之俘虜帶到紅柳溝歸隊,敵情無大變化,我軍仍在待機中。

12月17日

軍團來電(12月16日20時):我軍受領軍委新戰略任務,於明十七日經薛壕口向延安進,你率俘虜團到吳起以北之沙漠兜歸隊,但必須攜帶十天以上之糧。聞南京方面正集中蔣系主力到隴海路,進攻西安。

12月20日

今日開始向沙漠兜行動,經元城到第四鄉宿營。

12月21日

南下今日到張公廟宿營。軍團行動改變,決到慶陽集中,以便機動。KR今日亦抵此,明日向懷安進。1D、2D在后跟進。

軍團直屬隊及第四師經鐵邊城,約廿二號到元城。

12月22日

今日轉向懷安前進,到張玉灣宿營。二方面軍昨日已通過此地向悅樂前進。

12月23日

今日跟上軍團,到五角以南,宿營於劉家灣子。

12月24日

今日到新堡以南,宿營於假山根地。

12月25日

今日到慶陽,宿營於城南二裡之王家元。今日第一次與東北軍公開會面,城內駐129D之一個團。有個別群眾,誤為紅軍投誠東北軍。

東北軍之官長,對於紅軍之艱苦、英勇的精神,深為欽仰。

12月26日

今日在慶陽休息一天。任政委(任政委,即任弼時,時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政治委員,下同。)報告西安起義的意義及前途。聽說蔣介石已放回去了,到了洛陽。

12月27日

今日經西華池到吉崄宿營,90裡。

12月28日

今日經南義井、寧縣到早勝宿營,90裡。

12月29日

今日經南庄到西牛家堡宿營,60裡。蔣釋放后,即下令親日派停止進攻,各路軍似向潼關撤退。我軍前出到栒邑、淳化一帶,整理休息,擴紅籌募,進行群眾工作。

12月30日

今日經底廟到太峪鎮宿營(40裡)。太峪鎮屬栒邑,有聯保辦事處及保甲隊二十余人,是東北軍的政權及地方武裝。關中原來蘇區,即在栒邑之東南。

12月31日

今天召集保長會議,商量籌募工作。熊正平(115D長)九縣督察專員,兼保安隊司令,今日來太峪鎮,到軍團司令部談半天。關於東北抗日情形,述之頗詳,及談及西安起義經過。晚,繼談地方工作,渠倡立維持舊局面,實行新政策等。***

一九三六年,又告一結束。回憶往事,歷歷如在目。自從黨的一九三五年十二月決議案(即1935年12月25日在瓦窯堡會議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決議全面分析了當時國內外的形勢和階級關系的變化,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通過后,這一年是為實現黨的統一戰線的策略而奮斗的一年,又是為爭取對日直接作戰而奮斗的一年。從英勇的東征、回師、西征,爭取少數民族(回、蒙),三個方面軍會合,以至山城堡粉碎賣國賊的進攻,英勇的紅軍,始終是在勝利中堅強壯大,一直成為全國愛國人民與愛國軍人團結的中心。這是黨的路線的成功,也是全體紅色指戰員忠於黨、忠於民族、忠於階級的結果。

1937年

1月1日

伙食單位舉行晚會,報告一年來勝利的總結及爭取一九三七年更大勝利的任務。全體照相及會餐。

1月3日(左,即左權。)(聶,即聶榮臻。)

直屬隊排以上干部會,除左、聶之報告外,尚有女文學家丁玲同志之講話,別饒興趣。蔣釋放后,南京各派,斗爭甚烈,親日派以何應欽(何應欽,時任國民政府軍政部部長、國民黨軍“討逆”軍總司令。)為首,企圖繼續進攻。野戰軍命令,我軍有協同友軍打擊由潼關西進之敵的任務,明日開始行動。2方面軍為左側隊,七號前到淳化以北之通潤鎮。31A、4A為中央隊,六號到太峪、織田二鎮。

15A,八號到土橋、張洪地域。1K,五號到淳化縣城附近。總部七號到栒邑。

1月4日

今日到土橋以南之果廠村宿營(69)。

1月5日

今日經通潤鎮到淳化縣宿營(60)。通潤鎮生意頗盛,比縣城還好一點,適十團在該處召集群眾大會,留該處參加,並與關中游擊第七支隊談話。

1月6日

在淳化縣休息。

1月7日

由淳化出發,經口頭鎮、關道到水磨宿營。口頭鎮很不錯,生意有百余家(60裡)。

1月8日

到三原東北之東李家宿營(35),該地有花園(靖國公園),古木參天,惟木葉盡落,甚是凋零。楊虎臣主任在此地有公館一所。

1月10日

今日三原縣開各界武裝自衛大會,到五六千人。

會場中形形色色,特別有趣的,就是遇見幾個十足的投機分子,好像他也是十足的老革命的樣子,真是可笑。“戰士”、“火線”二劇社,在會后表演,頗受歡迎,當演“亡國恨”時,甚至有感而下淚者。

1月11日

總政治部召開團以上干部會,由博古(博古,即秦邦憲,時為西安事變后中共中央派往西安的代表之一。)同志報告西安事變的原因及其客觀環境,與蔣釋放后的形勢與黨的任務。

1月12日

親日派有進攻西安形勢(西安事變后,蔣介石背信棄義,不僅扣留、監禁東北軍領導人張學良,而且派重兵進逼西安,以“討逆”名義准備進攻東北軍和第十七路軍。但由於全國人民和國內外一切主張團結抗日的人們的一致要求,同時紅軍、東北軍和第十七路軍作了對付國民黨軍“討逆”軍的充分准備,西安事變后重新爆發內戰的危險得以制止。),劉峙(劉峙,時任國民黨軍“討逆”軍東路集團軍總司令。)為前敵總指揮。陳誠(陳誠,時任國民黨軍“討逆”軍第四集團軍總司令。)為右路,轄6D、14D、60D、61D。樊鬆甫(樊鬆甫,即樊崧甫,時任國民黨軍第四十六軍軍長。)為中路,轄28D、79D。李默庵(李默庵,時任國民黨軍“討逆”軍東路集團軍第十師師長。)為左路,轄10D、95D。我軍有准備行動消息。

1月28日

今日三原縣開一二八紀念會,劇社參加跳舞,“大眾”劇社演劇二幕。目前時局,尚未確定。月底總結擴紅二千一百人,洗刷后實要1567人。

2月2日

時局有和平希望,但友軍中有些左派分子,不能了解整個局勢,不了解和平就是政治上的勝利,堅決主張戰爭,正在說服中。但如果戰爭爆發的話,我們是要與友軍同進退,共存亡的。我們並要在勝利中求和平。

2月4日

北移今日開始向北移動,以四天行程到達太峪鎮。今日到口頭鎮宿營。時局和平已經確定,故轉移地區,進行擴紅及部隊本身工作。在行動中,有反革命分子的活動,說紅軍與東北軍的團結破裂,有的懷疑不抗日。

2月5日

經淳化到該縣以北之通潤宿營。

2月6日

經土橋到汝章村宿營。該地因首次某部經過時對群眾紀律不很好,所以群眾有些不滿。后我們之解釋及事實証明,群眾極高興。

2月7日

到太峪鎮宿營,進行休息、訓練及擴紅。

二月份三周工作為擴紅及部隊教育。

支部工作中心是使黨員了解黨的策略,運用黨的策略,保証計劃的實現﹔提高黨員的自動性。

2月10日

今日為農歷年宵,惟北方經濟比較落后,不如南方之熱烈,窮人更難。住在一家破落戶,其父其子計五人,不殺雞,也沒有幾斤肉,魚是此地難以見到的,也不見焚香祭祖,也沒有鑼鼓喧天,平平凡凡,就度了個年宵。紅軍當然不為奇異,窮人將何以處之。

2月20日

太峪鎮為31A駐地,我軍向西移至宮河、南庄一帶。今日移動,到底廟宿營。

2月21日

今日抵宮河鎮。

3月6日

今日舉行第二次全軍團黨代表大會,楊主任(楊主任,即楊尚昆,時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副主任,下同。)作關於黨中央給三中全會電(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致電即將舉行的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就兩黨合作抗日問題提出五項要求和四項保証。五項要求是:停止一切內戰,集中國力,一致對外﹔保障言論、集會、結社之自由,釋放一切政治犯﹔召集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代表會議,集中全國人材,共同救國﹔迅速完成對日抗戰之一切准備工作﹔改善人民生活。四項保証是:在全國范圍內停止推翻國民政府之武裝暴動方針﹔蘇維埃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改編為一個軍四個師,每師一萬五千人),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與軍事委員會之指導﹔在特區政府區域內,實行普選的民主制度﹔停止沒收土地之政策,堅決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之共同綱領。)的報告。下午進行討論,晚飯后又分組討論。晚七時半舉行晚會,尚熱烈。

3月7日(宣,即宣傳部﹔抗,即抗日戰線工作部。)

今日往長武,與東北軍送別,宣抗二部及宣傳隊全部均往,晚六時抵長武,衛隊營招待我們,極殷勤。

3月9日

舉行長武軍民聯歡會,到約千人,報告黨對時局主張及歡送東北軍東調。會后舉行游藝,甚得歡迎。

3月11日

今日回軍團,此行成績尚好,唯宣傳隊之陳旺昌被鼓動離隊。

3月12日

今日種牛痘。

3月27日

今天直屬隊舉行點驗,六時起床,七時到達司令部運動場。點驗目的,在於檢查部隊中個別有煙癮不能戒,太小不能擔負戰斗任務的分子,給以適當的處理(分配后方或遣散回籍)。

政治部的一個小勤務員,因為年紀太小,點驗員提到他時,竟大哭一場。宣傳隊的崔保珠(13歲),亦大起恐慌,自以為年紀太小,恐被檢出,急得眼淚都快流出來。

(此處有缺失——編者注)

4月1日

全軍團團以上干部的教育會議,討論四五六三個月的教育工作,目的在打下正規操作的基礎,有系統的、有計劃的進行。

4月2日

宿弟來信(3月11日),已悉前信已達。

4月4日

各師宣傳科長聯席會,決定四個月(四月至七月)的教育計劃。

4月6日

關於談判問題,今日悉已得基本上的解決,現正商二黨合作之綱領。

張國燾問題在政治局會議的結論,認為是機會主義的退卻逃跑、土匪軍閥主義,開除政治局委員及離開紅軍。

4月13日

到4D參加運動會。

4月14日

接應弟及伯來信。

4月17日

1K、15K、4A、31A、32A、28A、K1R、K2R、i3R、步校團以上黨的活動分子會議,到百五六十人,任政委報告中央政治局會議的結論。

4月20日

討論政治工作,楊主任作報告。

4月25日

到1D參加運動大會。

4月26日

由1D回軍團。

根據手稿刊印 

來源:《黨的文獻》2015年第五期

(責編:楊翼、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