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18日08: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
|
![]() |
|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處於下降階段,但中國企業卻逆勢而行,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最新公布的《2014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創下1231.2億美元的歷史新高,連續3年位列全球第三。今年以來,對外投資趨勢依然向好。據商務部統計,今年8月,對外直接投資同比增長7%。專家指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內生動力日益增強,未來中國對外投資會超過吸引外資。
遍布全球近八成國家
隨著經濟實力不斷壯大,曾以引進外資為主的中國,也開啟了企業走出國門的新時代。《2014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自2003年中國發布年度對外直接投資統計數據以來,連續12年實現增長,2014年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2002-2014年的年均增長速度高達37.5%。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中國吸引外資僅差53.8億美元,雙向投資首次接近平衡。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介紹說,目前中國企業投資地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國家和地區。截至2014年底,1.85萬家境內投資者設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近3萬家,分布在全球186個國家(地區)﹔投資行業分布廣泛,門類齊全,第三產業投資流量、存量均超七成。
對外投資方式上,並購項目亮點突出﹔由於境外融資成本低於境內,2014年中國企業通過境外融資再進行對外投資的活動日益增多,由境內投資主體直接給境外企業提供的貸款減少,債務工具投資較上年下降了40.7%。
“一帶一路”沿線成“吸金石”
近幾年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中國企業投資的新寵,投資增速明顯高於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增速。
2014年底,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流量為136.6億美元,佔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11.1%。根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8月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0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2665份,合同額544.4億美元,佔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43.5%,同比增長33%﹔今年前8個月,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8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合計107.3億美元,同比增長48.2%。
在“一帶一路”等區域合作倡議下,亞洲基礎設施領域吸引外國投資不斷上升。聯合國貿易發展組織發布的《2015世界投資報告》顯示,中國企業在亞洲的基礎設施投資日益活躍,成為區域基礎設施最大投資方之一。
“自從兩年前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以來,得到了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現在‘一帶一路’的願景已經發布,我們是在實施的開始階段。”張向晨表示,我們會根據“一帶一路”的總體規劃,跟沿線的國家來商量,由企業按照他們的投資意願和市場需求最終作出決定。相信在“十三五”期間,“一帶一路”的建設能夠取得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拉動東道國就業與稅收
為何在國內外經濟低迷之時,中國對外投資還能逆勢上揚?張向晨分析認為,與國家的發展階段有關。他說,“我們國家也到了一個資本輸出的階段,所以對外投資保持了這樣一個比較快速增長的勢頭。當然,為了促進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政府也做了一些努力。”
政府的努力表現在不斷深化境外投資的管理改革,為企業對外投資提供便利化環境。去年9月出台的商務部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其核心是簡政放權,減少審批﹔金融支持也是一大亮點。據了解,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大了對“走出去”企業金融信貸的支持力度,特別是推動“一帶一路”和周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建設。
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僅促進了本國經濟結構調整,也提高了東道國的稅收和就業,是一件互利雙贏的好事。統計顯示,2014年境外企業向投資所在國繳納的各種稅金總額達191.5億美元,雇佣外方員工83.3萬人,來自發達國家的雇員13.5萬人,較上年末增加3.3萬人。
未來國際市場對中國投資的需求仍然旺盛。張向晨預測,從總的趨勢來看,中國的對外投資會超過吸引外資。國外的經濟環境復雜,會對一些投資行業比如採礦業有影響,但在其他領域,對外國資本投資的需求仍旺盛,比如基礎設施、制造業、服務業。(記者 羅 蘭)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