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26日10: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毒品流入印尼,打擊毒品走私的形勢非常嚴峻。圖為6月初,印尼緝毒警察在首都雅加達銷毀繳獲的大麻。 |
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發布的《2014年世界毒品報告》,2012年全球因毒品死亡的人數估計超過18萬,相當於每100萬15至64歲的人口中有40人因毒品死亡。遏制毒品生產、打擊毒品走私是國際社會的共同任務。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採取了頒布更加嚴厲的反毒法律、建立專門反毒機構、擴大緝毒力量和掃毒國際合作等措施來遏制毒品蔓延。專家認為,對青少年接觸毒品的現象採取早發現、早干預的措施,可以減少青少年吸毒比例。互聯網也正在成為一個重要的禁毒信息和咨詢平台。
巨大利益驅使
非法交易猖獗
“墨西哥毒品犯罪愈演愈烈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就算在本應純淨的校園裡也有不為人知的毒品交易。”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政治與社會科學系教授特雷薩·布蘭科告訴本報記者,“有美國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在,短時間內很難徹底清除墨西哥的販毒問題”。據美國藥物濫用與心理健康服務局公布的統計報告,2013年,12歲以上的美國民眾約有2460萬人使用非法藥物,1980萬人吸食大麻,巨大的需求和利潤促使很多墨西哥人鋌而走險。預測顯示,美國的毒品市場,96%的大麻,64%的可卡因和58%的海洛因來自墨西哥,這為墨西哥幾大販毒集團帶來每年640億美元的收入。
毒品貿易為“白三角”哥倫比亞、秘魯和玻利維亞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上世紀80年代末期,古柯貿易每年給秘魯帶來近10億美元的出口額,佔全部合法收入的30%﹔玻利維亞的古柯企業每年利潤達6億美元……1999年,哥倫比亞向全世界輸出了市值460億美元的海洛因、可卡因、大麻等各種毒品,相當於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56%。
新老措施並舉
打擊效果初現
歐洲毒品和毒癮監測中心專家范代姆告訴本報記者,目前歐洲各國在防控和治理毒品方面有一些經驗,其中加強基於學校的對年輕人使用毒品的預防和幫助至關重要,許多歐洲國家在學校制訂了全面禁煙和禁止毒品使用條例,對青少年早期接觸毒品採取早發現、早干預的措施,特別是對一些在生活中容易接觸到毒品的“脆弱群體”給予特別關注,從而有效降低了青少年吸毒比例。
同時,互聯網正日益成為一個重要的提供禁毒信息和咨詢的平台,許多通過互聯網接觸到吸毒人群並且對他們提供幫助的項目正在歐洲多國展開,例如一些戒毒互助小組,一些提供咨詢服務的論壇、博客和社交媒體等。歐洲多國也在醫院加強了對一般毒品上癮者的服務以及針對海洛因等特殊毒品的戒毒服務。
東南亞的金三角地區也是一個毒品主要來源地,對此泰國同緬甸加強合作,聯手打擊毒品犯罪,以泰緬友誼大橋為防線,兩國在邊境口岸嚴加防范,嚴查每一輛入境車輛,防止毒品走私。泰國國家政治學院教授派訕對本報記者表示,泰緬邊境的毒品問題一直是兩國的毒瘤,該區域素有“湄公河流域的定時炸彈”之稱,從這裡運往周邊地區的毒品走私時有發生。
為應對毒品犯罪愈演愈烈之勢,墨西哥近年來對內實施了一系列反腐改革舉措,制度反腐將給制度反毒打好基礎。此外,墨西哥對外也加強了打擊販毒組織的國際合作,例如同美國、哥倫比亞、危地馬拉等國都簽署反毒合作協議,共享相關情報信息,加強人員流動的管理等。但墨西哥政府認為,美國政府最需要做的是採取更嚴厲措施,減少美國日益增長的毒品需求。
營造和諧環境
尋找治本良方
專家分析指出,政府打擊和嚴懲毒販的行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販毒集團勢力的蔓延和擴散,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墨西哥的販毒問題。營造一個和諧良好的社會環境,讓孩子都有學上,年輕人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才是治本良方。來自墨西哥政府的數據顯示,該國貧困率高達45%,58%的就業人口沒有穩定的工作。治理的失靈給了販毒集團可乘之機,大量待業青年紛紛加入販毒隊伍。在貧困地區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給貧困人口更多選擇是當務之急。
自上世紀80年代起,拉美諸國即開始布局反毒斗爭。2002年,哥倫比亞實施嚴政控制古柯等毒品原材料的種植,幾年后成效初現,毒品年產量開始下降,由2002年的670噸減少到2009年的410噸。為表彰哥倫比亞打擊毒品走私的成果,聯合國國際麻醉品管制局2011年宣布將哥倫比亞從“需要特別關注”的國家名單中刪除。但該部門表示,此舉並不意味哥倫比亞已經不存在種植、走私或買賣毒品的現象,而是肯定他們為打擊毒品犯罪所做的努力。
(人民網墨西哥城、布魯塞爾、裡約熱內盧、曼谷6月25日電 記者王驍波、李強、劉棟、顏歡、丁子、楊謳)
《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26日 21 版)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