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干部論壇

(聲音)

夏寶龍:改革是為了解決問題

2015年04月08日07: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夏寶龍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突出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對准問題找准穴位來謀劃改革,用實際成效來評判改革,把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增進百姓福祉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改革,是為了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從浙江的實踐看,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突出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以改革破難題、增活力、促發展、惠民生。

突出問題導向,就是對准問題找准穴位來謀劃改革,有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麼問題,一時難以整體性解決的問題先進行試點探索解決。

浙江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發展中往往先遇到一些新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近年來,我們切實貫徹中央精神,以“八八戰略”為總綱,聚焦問題攻堅克難,敢啃硬骨頭,敢用硬招新招,推出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對浙江發展有重大推動作用的改革舉措。比如,針對制約浙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突出問題,打出了包括“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換三名”、“一打三整治”、浙商回歸、創新驅動等在內的轉型升級組合拳。又如,率先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財政專項資金清單和政務服務網“四張清單一張網”建設,僅省級部門就清理原始權力8000多項。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我們在全面分析各領域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又明確了232項重點改革任務和31個重點突破改革項目,不斷把改革引向深入。

突出效果導向,就是用實際成效來評判改革,把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增進百姓福祉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推進改革過程中,我們緊緊圍繞建設“兩富”“兩美”浙江,堅持求真務實、效果至上,隻要是對各項事業發展具有實實在在作用的、隻要是老百姓實實在在認可的,就堅定不移地改、持之以恆地干。比如,積極推進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實行以“畝產論英雄”為導向的要素差別化定價制度,全省盤活存量建設用地10.5萬畝,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9.4%,人均創利稅增長7.7%,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7%。又如,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電商換市,主動關停重污染高耗能企業1133家、高污染小作坊1.88萬家。再如,率先實現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覆蓋,大力推進優質醫療資源“雙下沉、兩提升”,47家縣級醫院分別與省、市級三甲醫院建立緊密型合作辦醫關系,有效提高了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這一系列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改革舉措,釋放了紅利,推動了發展。2014年,全省生產總值突破4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7.6%﹔財政總收入7522億元,增長8.9%﹔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人均40393元和19373元,收入比縮小為2.09︰1。實踐証明,浙江深化改革的打法是對路的,效果也是明顯的。

——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日前接受專訪時說

(記者 王慧敏 顧 春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08日 05 版)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