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掀政爭斗法不斷 惹外界狂猜劇情

記者觀察:朱馬王的三角謎題

2015年03月02日09: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片來源:網絡)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近日宣布不再承接台“立法院長”王金平的黨籍訴訟案,台當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失望,並批評是和稀泥。朱立倫2月26日上午面對媒體追問,笑著說:“明天大家放天燈吧!”言外之意是展示團結給大家看。朱立倫從2010年參選新北市長迄今,每年都邀請馬英九一起到平溪施放天燈,馬英九也不曾缺席。但今年,原本應允的馬英九辦公室突然變卦,說他去不了了。

馬王政爭進入馬朱之爭?

讓我們稍稍回顧一下。2013年9月“馬王政爭”爆發,時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指責“立法院長”王金平涉嫌司法“關說”,在未走法定程序的情況下,指令國民黨考紀會撤銷王金平黨籍。不料,王向法院提出確認黨籍存在訴訟后,此案國民黨一、二審均遭敗訴。“馬王政爭”使國民黨內斗爭公開化,並被視為是“九合一”選舉潰敗的禍首之一。

細心的港台媒體發現,如今作為資深黨員的馬發表聲明,可謂對國民黨中央和朱立倫批評尖銳,對王案毫無妥協之意。而國民黨發言人僅以“高度尊重”作為簡單回應。

事實上,朱立倫作為黨主席,處理王金平被撤銷黨籍案,是煞費苦心的。在國民黨黨內“家和萬事興”的大局下,未選擇直接向法院撤訴,而是以檢討考紀制度“緩處理”,間接承認法院見解、被動接受敗訴,既沒有損傷馬英九的面子及國民黨的黨紀,也為久拖不決的王案解套,甚至某種意義上為明年的“總統”選舉“鋪后路”,相對圓滿地兼顧法律、人情與黨紀。

但馬完全不領情。有評論說,他堅持“法匠”潔癖,高舉大是大非的道德之旗,外加上“總統”位置的無形加持,意見和能量自然不容忽視。一個試圖解套,一個忿忿不平。有人說,馬的個人聲明一出來,馬朱的矛盾就算公開化了。再加上馬英九辦公室臨時宣布馬英九取消放天燈行程,更引發“馬朱心結”的聯想。

有意思的是,在馬英九被迫辭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當選黨主席后不久,當記者們追問馬英九,國民黨內是否會出現“兩個太陽”時,馬英九斷然回答說,他與朱立倫是好朋友,也是世交,兩人互動有默契,沒有“兩個太陽”的問題。話猶在耳。

“大選”壓力會讓朱王結盟?

有人說,如今的藍營,權力分配可謂三足鼎立。馬英九作為台當局領導人,掌握有行政大權﹔王金平是“立法院長”,掌握立法資源﹔新晉黨魁朱立倫,自然對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負責,力圖在黨裡說了算。3個普通人就能湊夠一台戲,何況是3個舉足輕重的政壇老將?只是如今的朱馬王,三方彼此間互動免不了扯不斷理還亂,形成一個答案未定的三角謎題,外界往往霧裡看花,當局者也若有所迷。

身為三角轉圜的樞紐,朱立倫有他自己的苦衷。論資歷和威望,馬長期處於藍營共主的地位,但老主席對他處理王案又一百個不滿意。如果朱立倫擺脫不了,把“馬王之爭”概括承接下來,必成為新的“朱王之爭”。朱立倫有一千個理由不給馬的“遺產”背書。試問,如果身為一個被外界“認証”為隻知道聽話的執政黨主席,威望和顏面何在?更重要的是,面對2016年大考,藍營的千斤重擔如今都壓在朱立倫的肩上。如果再踢掉人脈資源和從政履歷豐富的王金平,國民黨無疑是自毀長城。這是正要試圖大展身手拉抬威望的朱立倫萬萬不會去做的。

然而,朱立倫的“好意”,兩面不討好,不僅馬英九反應強烈,部分挺王派也不領情,甚至將其陰謀化,解讀成為站穩黨內共主地位“卡王”的緩兵之計。

跳出三人恩怨,情勢更不容樂觀。2016年“大選”已拉開戰幕,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已鐵定代表民進黨出征,國民黨目前還沒有明確人選。政治情勢發展對國民黨實在不利,國民黨現在團結一致,還不一定能扭轉當前低迷而被動的局面,更何況黨內高層還糾結於王案而鬧不愉快?

有藍營資深“立委”分析,2016年這場仗不好打,朱立倫有言在先,主觀上應該沒有參選意願﹔然而在確定“立委”與“總統”合並選舉后,來自黨內的壓力恐怕會愈來愈大,這麼一來,要人脈有人脈要經驗有經驗的王金平當然是朱合作首選。最新關於朱王結盟的傳言,就在島內多了起來。

團結對於藍營到底有多難?

身為三角互動中最強勢的一方,馬英九也沒有閑著。他的個人聲明除了表明態度,更是佔據道德高地,讓“關說”疑雲重新受到各界高度關注。國民黨中央雖確認王金平黨籍沒問題,卻形成“黨籍沒問題,正當性有爭議”的情勢,對王下一步挑戰2016年或續任不分區“立委”的盤算都是緊箍咒,這正是聲明的弦外之音。

當然,針對高層的種種斗法,藍營內部強調團結的聲音一直沒有止息,並形成一股強大的民意。有人說,當前高層有人缺乏放眼於國民黨發展全局來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大局觀。

國民黨“立委”謝國梁直言不諱地說,“國民黨不管是誰,都很努力想辦法從谷底往上爬”。馬英九沒有連任壓力和包袱,但國民黨有,馬應要顧慮其他人感受。朱立倫現在需要團結黨,他懇請馬英九放手讓朱主席去做。

家和才能萬事興,政壇團結有力量。在島內,這事有正例,也有反例。

正例就在眼前。去年國民黨選舉慘敗后,黨內彌漫著消沉低迷之氣。國民黨在朱立倫的帶領下,一方面推進黨內改革,另一方面聚攏人心和共識,在“立委”補選中穩住了國民黨原有的盤面,慢慢使國民黨聲望止跌回升,展現出團結一心的好氣象。對此馬英九也有充分肯定。

至於反例,最著名的莫過於2000年“大選”時藍營內部大分裂,讓民進黨趁機上台,國民黨此后當了8年在野黨,嘗盡辛酸凌辱。2008年,馬英九依靠蓄勢已久的藍營,一鼓作氣把陷入內部種種紛爭的民進黨趕下了台。如今,又一個8年即將過去。

外界關注到,今年馬英九原本已答允出席2月27日晚間的天燈施放。但事情起了變化,自然引起外界猜疑聲一片。

有人說,馬朱關系拉警報,埋下極大分裂隱憂。當初“馬立強”時代,馬是朱的老大哥,多年來的政治結盟關系,如今因王案生變,朱立倫選擇走自己的路,恐怕再也回不去了。但國民黨實在沒有分裂的本錢。面對民進黨日漸高漲的氣勢,藍營高層隻有著眼全局,抓大放小,摒棄前嫌,消弭“馬王政爭”的后續影響,把當前的危機轉化為重生的生機,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才不會被邊緣化,才可能避免重新坐回在野黨的冷板凳。(記者 任成琦)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