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新常態下有新消費

跟風買東西的時代過去了

申孟哲 楊嵩孛 帕哈爾丁·斯坎旦爾

2015年02月05日08: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趨勢
  新華社發 徐駿作

江西大學生“私人訂制”手繪禮品
  新華社記者 周科攝

“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現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証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於經濟新常態下的新消費趨勢,中央下了如此的判斷。

那麼,相較以往,人們的消費有什麼新的變化?什麼產品受到大家青睞?消費人群、消費方式又和以往有什麼不同?這背后,隱藏著怎樣的中國經濟變化邏輯?

1 春節新消費

還有半個月就是農歷新年了,又到家家戶戶辦年貨的時間。提起辦年貨,我們總會想起逛年貨街,買南北炒貨、糖餌果品、茶酒油醬這些關鍵詞。這些經典的場景,也成為一代人的春節記憶。

在北京工作的白領張東升,老家在山東德州。每年過年,他都要和同事商量一個問題:今年過年給家裡買點什麼?

同事給了他一個建議:給父母買點兒健康類的產品。於是,這幾天,張東升正忙著在網上挑貨,指壓板、按摩器、泡腳盆等,都在他給父母購買的清單中。

“這些東西既能用得上,又可以快遞直接送到家裡,方便又實用。”張東升說。

今年,在各大電商平台上,電子數碼產品也成為了年貨中受熱捧的品類。淘寶指數搜索的結果顯示,1月28日至2月3日,在淘寶、天貓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數碼相機等關鍵詞與“數碼產品”相關的搜索指數,環比上升了34.9%,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956.9%。在淘寶等各大電商網站輸入關鍵詞年貨,也可以在首頁中找到數碼電子類產品。

而一向火爆的旅游市場,今年也持續升溫。一般說來,新春旅游呈“一南一北”的趨勢:向南,體驗如春的暖冬﹔向北,體會北國的寒冷。

旅行社數據顯示,以往從北京出發,“四晚五天”的三亞游,通常價格為3000-4000元之間,春節期間,價格能升至6000元左右。而隨著電影《心花路放》的熱映,今年春節,雲南的旅游市場也頗受青睞,比如芒市騰沖線路,大年初一到初三從北京出發,售價為6680元﹔過了春節,同樣的線路,價格就能大幅下降50%。

2014年,我國出境游的人數首次突破1億次。加之今年春節與情人節臨近,許多年輕人都選擇到國外度假。

而瞄准中國巨大的市場,國外也紛紛出招“搶”客源。比如代表超過150家歐洲旅行社的歐洲最佳旅行地網站,最近就票選出了“歐洲十佳歡慶中國新年目的地”,吸引中國游客在歐洲過春節﹔而荷蘭、比利時、法國、德國等,則優化了對華簽証政策,意大利更是推出了“免面試、36小時簽發”的方案。

即使是年貨中的老品類——食品,消費者的口味也變得越來越“挑剔”而多樣。

在許多地方的超市中,諸如泰國果汁、韓國燒酒、德國啤酒等進口食品大受年輕人歡迎。在江蘇最大的連鎖超市蘇果超市中,進口水果的近期銷量同比增長都超過30%﹔從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引進的3000多種進口商品,這幾年的銷量增幅也達到年均70%以上。

電商在這個領域也“蠻拼的”。比如順豐優選,就和智利政府合作,推出了包含“車厘子”和“葡萄酒”的新年禮盒,禮盒還附贈智利總統的祝福DVD。

春節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年夜飯。年夜飯吃什麼、去哪兒吃,是每個中國人都要操心的問題。在家吃,就得准備一桌大餐,費心費力﹔外出吃,年夜飯的預訂也讓人不省心。於是,一種折中的方案——半成品年夜飯,就成為消費者熱衷的新解決方案。

上海公務員周女士今年就在網上訂購了半成品年夜飯。她告訴本報,淘寶上的半成品年夜飯,送上來免切、免洗、免調料,還支持自己選菜品,在家裡就能吃到星級酒店廚師做的菜,很方便,“也是嘗個鮮”。

“半成品年夜飯熱賣証明了當前消費正在向著便捷、理性和個性化的趨勢發展,國家也鼓勵這樣的新興消費形式。”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國家行政學院信息技術部主任丁文鋒如是說。

2 多元化 個性化

春節消費的多樣化,是中國消費的一個縮影。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人均GDP約為7485美元。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處於6000-10000美元的區間,意味著國家進入由工業化后期向后工業化社會轉型的階段。收入水平提高到6000美元以上后,人們對健康更加關注,對休閑娛樂、文化旅游、信息通信等消費的需求明顯提升。

張東升對於健康產品的青睞,在民眾中並非孤例。報告顯示,空氣淨化器正成為最受關注的家電產品,空氣淨化器市場的需求激增。2014年,我國空氣淨化器銷量大約240萬台,同比增長90.5%﹔零售總額達到了大約26億元,同比增長達160%,到2018年,銷量預計將增至634萬台左右。

而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4年變頻空調數據來看,銷售和銷售額同比增長的水平增速高於平均水平7.08和8.5個百分點,變頻空調在整個空調行業中的佔比在35%-40%。同時,節能電視、綠色冰箱等商品市場佔有率也明顯提升。此外,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比上一年分別增長3.5倍和3.2倍。

2014年,也是中國優勢的4G產業大發展的一年。這一年,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我國4G用戶總數已達9728萬戶,淨增智能手機超過2億部。

在上海工作的大學教師許嘉嘉告訴本報,她現在不僅自己用4G手機,還給母親買了一部最新的蘋果6的4G手機。“老人家很時尚,天天拿著手機看視頻、發微信,對流量需求也比較大,所以我就給她辦了4G套餐。跟4G剛推出那會兒動輒一個月100多元的套餐相比,現在的價格已經大幅下降,每個月也就幾十塊錢。”許嘉嘉說。

瑞銀估算,在過去的一個季度裡,蘋果售出了6930萬部iPhone手機,其中中國區的銷量佔到了35%,遠超美國區24%的佔比。這是中國第一次成為iPhone最大消費市場。IDC數據則估計,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4.5億部,這其中,將有3.3億部是支持4G的手機,佔比達71.7%。

有多樣化的消費內容,也有多樣化的消費方式支撐。

比如,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中,“私人訂制”就持續走俏。想讓自己和家人的合影出現在自己的杯子上?沒問題!對賣場裡的家具、裝飾不滿意?

沒問題!想在自己的婚禮上演繹紅色經典、公主王子、才子佳人的主題?也沒問題!訂制,可以將這些問題統統解決。

在電商平台上,搜索“私人訂制”,出來的結果五花八門。畢業時印著院校logo的T恤和棒球衫、簡約時尚的手包首飾、可以刻上自己名字的水杯筆筒、喜歡明星的手機殼與貼紙以及隻要提供尺寸數據就可以做的家具……應有盡有。甚至連車子和房子,都是可以訂制的。

消費者的需求,也在促使生產者的轉型。以汽車為例,賓利、日產、菲亞特和寶馬等汽車廠商,2014年便紛紛推出針對年輕人私人定制式的購車服務,福田汽車更是以眾籌的方式,推出一款針對年輕消費者的定制越野車。

“在消費能力偏低時,大家從眾心理強,看到別人買什麼,自己就買什麼,模仿的人多后,一種商品的消費大幅增長,形成了模仿型排浪式消費。當大家轉而消費另一樣商品時,前一種商品銷量則大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時不再從眾,來自不同社會階層、文化背景、民族的不同男女,會根據自己內心的感受和需求進行個性、理性消費,在市場上形成多個消費熱點。”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說。

3 消費新主體異軍突起

消費內容和方式多樣化的背后,是消費主力人群的悄然變化。

餓了叫個外賣,日用品在網上訂購,等著快遞送上門﹔和朋友聚餐、唱歌、看電影,先用手機團購一下﹔有了新產品,用手機“眾籌”,享受“價格低”、“提前體驗”的便利﹔買衣服不一定去商場,而是在網上貨比三家,或者是從國外“海淘”國內沒有的款式……這種“足不出戶,買到一切”的消費模式,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日常生活。

尼爾森公司2014年底的報告顯示,泛“90后”(出生在1985年到1995年間)的一代人正在成為主流的消費人群。這一代人“學歷高、收入高、信心指數高”,他們的消費觀念更加開放隨性,非計劃性購物頻率高,也更願意使用信用卡移動支付功能,完成轉賬、團購、預訂酒店、打車等消費。

個性化的消費,背后是觀念和社會心理的變化。“90后”消費者吳欣然就對本報說:“既然要花錢,為什麼不花得有個性一點,而要跟別人一樣呢?”

她舉例說,很多時候,年輕人消費,已經不再停留在“滿足需求”的層面了,而注重產品本身延伸的意義和價值。喜歡足球的她,就喜歡買一些俱樂部的衍生品,諸如圍巾、手套等,“有時候走在街上,看見穿同樣球隊衣服的,就知道我們是‘同好’,大家會打個招呼、笑一笑,甚至能交上朋友。這就是一種身份認同。”吳欣然說。

相較於年輕人這一新消費的主力群體,新晉“老年”的人群也是新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

剛從韓國旅行回來的齊女士告訴本報,在她參加的旅行團中,70%都是老年人,“購買力特別強,隻要聽說是對健康有好處,就特別大方地買下了。”

這並非孤例。中消協一項調查顯示,45.2%的老年消費者有外出旅游的意願,其中13.8%的老年人經常會外出旅游,老年人已經佔據了淡季旅游市場80%的份額。除了旅游景區,交通、購物、娛樂、保險、住宿、餐飲等產業鏈相關領域,都享受到了老年人旅游的紅利。

咨詢公司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年收入在15萬美元以上的高收入人口中,有一半是40-50歲的人群。而隨著40-50歲的人逐漸開始達到退休年齡,他們將成為旅行機構、養老院和網絡購物領域新的增長點。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義平則分析指出,老年消費群體購買力不可低估,在攝影、旅游休閑、健康養生等消費領域,銀發一族都是不可或缺的“生力軍”。

“無論是喜歡個性消費的‘80后’、‘90后’,還是兼具購買力與購買意願的老年人,未來都會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消費主體之一。互聯網信息和電商的迅速發展,也使個性化、多元化消費的成本降低,使老百姓有能力去獲得此類服務。這種消費方式可以說是大勢所趨,未來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丁文鋒說。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