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全球首台眼科手術動力裝置獲准上市

2014年04月01日04:48    來源:重慶日報

原標題:全球首台眼科手術動力裝置獲准上市

  3月31日,重慶西山科技有限公司產品陳列室,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向大家展示“眼科手術動力裝置”。

  記者 梅垠 實習生 董郝成澤 攝

  本報訊 (記者 張亦筑)3月31日,記者從市科委獲悉,由重慶西山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台眼科手術動力裝置近日獲得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証,准予生產上市。同時獲得注冊証的還有我國首台脊柱微創手術動力裝置。

  據介紹,手術動力裝置主要是在外科手術中對骨組織進行處理,如鑽、銑、磨、鋸、刨等,可用於神經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等很多領域。

  “現在很多椎間盤突出患者,都會選擇保守治療方式,直到嚴重得難以忍受了,才會想到外科手術。”西山科技董事長郭毅軍說,實際上,保守治療的效果很有限,但之所以病人不願意選擇開刀,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傳統開放式手術創口大、恢復慢,使患者需要承受較大的痛苦和負擔高額的醫療費用。

  他表示,近年來,以椎間孔鏡為代表的脊柱微創手術逐漸興起,主要針對脊柱疾病中佔80%的椎間盤突出和椎管狹窄,具有創口小、感染風險小、愈合快、痛苦小等優勢。但由於椎間孔鏡技術發展時間不長,在脊柱微創手術器械開發上,國內幾乎是一片空白,主要被國外兩家大企業壟斷。

  為此,西山科技在自身已有的手術動力裝置技術基礎上,經過一年多的研發,成功推出我國首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脊柱微創手術動力裝置,並申請了15項專利。

  “相比現有脊柱微創手術器械來說,我們的動力裝置能更好地進行手術處理。”西山科技研發部經理柳長風告訴記者,比如,射頻刀頭、手術鉗等手術器械,可以很好地對軟組織進行處理,但處理骨組織卻很困難。而他們研發的動力裝置,刀頭直徑大約2.5-3毫米,最高轉速能達到4萬轉/分鐘,通過椎間孔鏡進入人體后,對軟組織和骨組織都能實現快速、有效、穩定地切除。此外,他們還研發出一種萬向脊柱磨頭,可以多角度轉動,擴大椎間孔鏡的手術使用范圍,讓有些以前必須在開放式手術下才能進行的病例,可以通過椎間孔鏡完成,從而減輕更多患者的疼苦。

  據郭毅軍估計,該動力裝置的價格將隻有國外產品的一半左右,這也將降低醫院的醫療器械採購成本,進而降低患者的手術費用。

  另外,由西山科技研發的眼科手術動力裝置,也是全球首台為眼科手術量身定制的專用手術動力裝置,目前已申請了22項專利,可在視神經手術、眼眶手術和淚道手術中進行應用,相比過去通用的手術動力裝置來說,它設計的手術器械規格更有針對性,集銑、削、刨、鑽、磨等功能於一體,其中最小的磨頭直徑隻有0.5毫米,在眼科手術中進行組織切除的精准度和效率都更高。

  據透露,目前,脊柱微創手術動力裝置已有大坪醫院等3家醫院在應用,預計年產值將達到3000多萬元;眼科手術動力裝置今年將進行試銷,預計明年產值將達到1000多萬元。

(來源:重慶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