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捷克舉行議會提前選舉,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簡稱捷摩共)獲得14.9%的選票,在眾議院獲得33席(共200席),位列第三。捷摩共是東歐劇變后該地區唯一沿用共產黨名稱、保持老黨框架並在捷克獨立后歷次大選中進入議會的政黨。劇變以來,捷摩共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將黨的奮斗目標確立為實現共產主義,並通過艱苦不懈的斗爭和細致扎實的工作,積極宣傳黨的綱領政策,捍衛廣大群眾的利益,尋求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但受主客觀因素及內外環境的影響,捷摩共在發展的征程上仍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在政壇中擴大活動空間尚需不斷進行努力和探索。
一、捷摩共經受住蘇東劇變的考驗,在逆境中艱難前行
劇變以來,原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中的共產黨,部分更名易幟,放棄了共產主義而轉向社會民主主義,部分盡管仍舊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但在政壇上的影響微乎其微,甚至從政壇上完全消失。而捷摩共屢遭打擊但並未喪失信心,不斷調整自己的策略,不僅維護了合法存在,而且逐步走出困境並穩步向前發展。在1993年捷克獨立后舉行的歷次議會選舉中,捷摩共均進入議會,並且一直保持第三或第四名的成績,這在中東歐政壇上是絕無僅有的,成為中東歐政壇獨特現象。捷摩共現有黨員5.6萬人,33名眾議員,2名參議員,4名歐洲議員,有4000多個基層黨組織,部分黨員在地方政府中擔任職務。當前捷摩共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黨員人數減少,年齡老化。為此捷摩共加大對青年人的宣傳力度,希吸引更多青年人入黨。2012年共有806人入黨,其中三分之一為年輕人。
二、捷摩共在理論上進行了新的探索,為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系統總結了劇變的根源和捷共喪失政權的原因。捷摩共認為社會主義制度在捷失敗的主要原因,從客觀上看,一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捷在生產力、生產關系、社會分配等方面的發展水平較低,向社會主義制度轉變的進程受到了經濟基礎和產業結構的制約。二是不完善的所有制關系導致的障礙。社會所有制形式限制了勞動者真正成為社會主義所有者的可能,勞動者因此無法有效地參與政治生活和管理。從主觀上看,一是維護局部利益的現象泛濫。管理機構中的領導和工作人員,不再捍衛全社會的利益,而是更多地維護局部利益,以及企事業單位、集體和個人的短期利益。二是出現了官僚主義傾向。黨的干部壓制批評,向上級部門提交失實的信息,夸大所做的工作及其成績,出現了追求名利、任人唯親和腐敗等現象。從黨建上看,一是民主集中制開始轉變成為官僚集中制,黨的工作中強制下級執行的工作方式漸佔上風。二是黨的領導者逐漸脫離群眾,思想認識出現偏差,黨變成了實現領導干部和黨員權力專制的機器,喪失了其捍衛最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特性。
(二)深刻剖析了資本主義及其全球化對大眾的危害。捷摩共認為,劇變后捷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社會陷入到深刻的政治、經濟、道德和生態危機中。國民經濟中的重要部門轉到少數私營者手中,外國資本大量涌入,參與到對財產的爭奪中,社會保障喪失,失業率和犯罪上升,民族利益受到威脅。資本主義全球化日益陷入到與大多數人的利益相激烈沖突的境地,導致社會保障的發展受到限制。同時由於跨國公司不遵循民主程序開展活動,而是強迫競爭對手按照自己的規則行事,致使跨國壟斷在獲取利潤的同時損害廣大群眾的利益,世界各地區不平衡的發展逐漸加深。因此捷摩共主張在全球化的進程中,應遵循互惠和相互平等的原則,歐洲各國必須為維護自身在全球化競爭中的地位而斗爭。捷摩共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認為捷克的未來不是封閉的,但認為歐洲一體化的步驟不能束縛捷克自身潛力的發展。
(三)明確提出實現“入閣參政”的長期戰略目標。捷摩共認為,社會主義是公民享有自由和平等權利的民主社會,政治和經濟多元化的社會。社會主義應建立在實行最大限度的公民自治的基礎上,是致力於保持社會的繁榮和公正、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確保人民康寧的生活,以及努力維護安全與和平的社會。社會主義的基礎不是全盤國有化,而是發展機遇的真正平等。社會主義制度的出現是必然的,是符合人類社會發展主要方向的,它代表了獨立的、相對完善的、更高的和進步的社會水平。盡管社會主義制度存在各種不足,它的第一個歷史形式在捷遭受失敗后被資本主義所取代,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仍屬於捷克和斯洛伐克人民歷史上最燦爛的篇章,因此劇變以來捷摩共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將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終奮斗目標。在現階段捷摩共主張建立一個公民平等自由、經濟和政治多元的民主社會,通過合法的議會斗爭逐步實現,將爭取“入閣參政”作為黨的長期戰略目標。
三、捷摩共面對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制定了比較符合客觀現實的策略方針
(一)以議會斗爭為工作重點和主要陣地,表達勞動者的呼聲。捷摩共指出其制定政策的出發點必須是維護勞動人民和非特權階層,特別是工人階級的利益。捷摩共贊成政治多元化和議會民主,提倡各種政治力量互相尊重,平等對話。主張實行社會市場經濟,各種所有制平等競爭,實行循序漸進的經濟改革,反對激進改革和全盤私有化,反對出賣和侵吞國家財產,要求在主要經濟部門中保留一定國家所有制形式。為了順應新形勢的發展,捷摩共提出黨在議會要代表廣大平民階層的利益,反對將權力和財產集中到少數人手裡的政策。為此捷摩共利用議會講壇,揭露利益集團借私有化之機大肆侵吞國有財產、損害廣大勞動者權益的行為,並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主張,以維護勞動者的權利。捷摩共在執政之機尚不成熟的時候並沒有急於直接參政,而是在眾議院中謀求要職,以鍛煉干部,為今后進入政府鋪路。
(二)注重黨的思想和組織建設,增強黨的凝聚力。捷摩共清醒地認識到,不能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當作僵硬的公式和護身符,援引其中的術語而已,應該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同實踐相結合,並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此捷摩共通過思想宣傳來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統一全黨的思想認識,防止黨內重新出現思想混亂的現象。在日常工作中,捷摩共通過黨報、黨刊宣傳自己的政策,把注意力放到提高黨員素質和人才的培養上,使有能力和才干的人擔任領導職務,並且在經濟政策、社會政策、歐洲一體化、生態和生活環境等方面分別成立中央直屬各專門委員會,協調黨的方針政策的制定。充分發揮現代化媒體的作用,設立網站,將黨的綱領目標、對重大問題的看法、近期的主要活動,以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選集中的重要觀點上網,聽取意見,開展討論,提供發表觀點的空間。捷摩共還利用擁有普及全國的眾多基層組織和擁護者的優勢,拓寬基層組織的工作,加強同工會的合作。
(三)參與同世界上進步力量的國際合作,不斷獲取有益的經驗。捷摩共認為,歐洲社會主義陣營解散后,一些國家企圖推行霸權主義,建立新的國際秩序,利用各種方式,阻礙別國自主的政治和經濟選擇,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同時企圖消滅當今世界中的社會主義制度。面對國際關系的新形勢,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應團結起來,適應時代的要求,共同維護世界的穩定與和平,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建立和保護良好的生存環境。因此捷摩共強調,歐洲真正的左翼黨、工人黨和共產黨加強相互聯系具有戰略意義,左翼政黨的合作不僅是一種相互的支持,還可以更多地了解新思想、新知識,以及其他政黨在理論和實踐中的新經驗。目前捷摩共已同全世界100多個共產黨、左翼組織、工人黨保持聯系。
雖然捷摩共在逆境中求生存謀發展的征程中,已擁有相對穩定的群眾基礎,但受多重因素的制約,要實現黨的長遠目標,仍面臨諸多困難和阻力。如何使干部隊伍年輕化、擺脫發展后勁不足的困境將是捷摩共未來發展的新課題,而如何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使黨的綱領更加適應新形勢的變化,使黨的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將是捷摩共發展道路上面臨的嚴峻挑戰。
(《當代世界》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