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為全面深化改革打下牢固精神根基

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4年01月05日10:49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為全面深化改革打下牢固精神根基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順應時事,順乎民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再次強調了這一點。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總體謀劃、深入實施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宏大工程,其意義非同小可,必將帶來深遠影響,為全面深化改革打下牢固精神基礎。

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觀要求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戰略部署,旗幟鮮明地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用什麼樣的精神旗幟團結帶領全體人民開拓奮進、中華民族以什麼樣的精神面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問題。時隔七年之后,中央又出台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意見,體現了我們黨在樹立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方面的持續努力和深入探索。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進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願景、新目標,匯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反映了社會呼聲、社會訴求、社會期盼。自覺培育、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於不斷增強人們對全面深化改革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有利於化解社會矛盾,統籌協調各種利益關系,不斷凝聚和擴大社會共識,為全面深化改革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在全社會形成期盼改革、謀劃改革、推動改革的思想氛圍,為確保如期完成各項改革任務、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重要精神保証。

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內在要求

改革開放35年來,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開辟出一條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道路,創造了一個把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市場經濟運行規律有機結合的體制,形成了一套為實現現代化提供根本保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治理成效。同時,要解決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我們還要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善,從而把各方面制度優勢轉化為管理國家的效能。

如果說制度是一個國家的骨骼的話,精神就是這骨骼裡面的鈣﹔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需要“強筋壯骨”,也必然離不開豐富的鈣。

歷史和現實反復証明,沒有核心價值觀,一個社會就缺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一個國家就缺乏凝神聚力的思想共識,一個民族就缺乏有力的精神支撐。價值觀作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貫穿於社會活動的全過程,滲透於社會生活的各領域,引導、制約、規范著人的實踐活動和全部社會生活,直接而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基本道德規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這有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順暢運行,有利於提升國家治理體系的整體績效,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能量。

打造穩定的改革發展環境的必然要求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各項具體措施的不斷推進,社會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生活方式、組織方式、就業結構必然更加多樣化、復雜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進一步增強,社會價值觀領域也呈現出更加復雜的多樣性態勢。同時,經濟全球化、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進而引起價值觀的深刻變化,還使得世界范圍內的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的交流和競爭加劇,相互激蕩和碰撞,局面錯綜復雜。特別是西方一些政治勢力借助其在經濟、政治、國際文化和國際輿論方面尤其是傳播手段上所佔有的優勢,極力推銷其意識形態、價值觀和社會制度,給世界造成了新的不安定。體現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中,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各種矛盾訴求相互交織,各種力量競相發聲,開出各式各樣的“改革藥方”,甚至自行其是地對改革進行所謂的“解讀”,推進改革的敏感程度、復雜程度前所未有。

對此,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確方向,增強戰略定力、樹立底線思維,排除各種干擾,確保改革不變質、不走樣﹔另一方面,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戰略任務,緩沖、對沖各種不良社會輿論和價值觀念的干擾,確保改革在一個良性有序、溫和理性的社會文化生態中穩步推進。總的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於在全社會形成呵護改革、支持改革、寬容改革的思想輿論氛圍,有利於糾正對各項具體改革措施的理解偏差,有利於增強改革的信心和勇氣,有利於增強加快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使改革的各項成果固化為社會的基本認知和價值取向。

總之,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既要消滅物質上的貧困,也要實現精神上的富足。一個現代化的中國,既需要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又需要實現精神面貌上的現代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為此也。可以想見,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各項措施逐步落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漸顯實效,二者在相互作用中必將形成強大的正反饋效應,共同致力於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中國。

(執筆:黃相懷)

(責編:吳斌、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