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以人民為中心 以改革作動力——十八大以來文化建設成就述評

2013年12月05日16:3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以人民為中心 以改革作動力——十八大以來文化建設成就述評

在商場購物累了,看一看陳列在櫥窗中的齊白石、吳昌碩等大師書畫“養養眼”﹔小憩喝茶時,耳邊悠然響起韻味清幽的古琴演奏﹔走進商場美術館,趕上了一場免費的收藏講座或是熱火朝天的藝術品拍賣……通過“文化”和“商業”結合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這樣的創新模式已在一些地方顯現端倪。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一個國家文明體系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這是黨中央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

十八大以來,全國文化工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深刻把握文化改革發展的新階段新形勢新要求,樹立新觀念、確立新目標、採取新舉措,形成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正能量,不斷推動文化建設取得新進展。

滿足文化需求、改善文化民生,是適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方面。

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免費開放工作深入開展,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全部免費開放,基本項目健全並免費提供。

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深入推進,今年在商業影片版權場次訂購、主題放映活動、室外放映向室內放映轉變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績。

廣播電視從“村村通”向“戶戶通”推進,截至目前,全國有23.6萬個行政村被劃入直播衛星服務區域,已開通戶戶通用戶近1200萬戶。

當前,文化改革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落實和完善文化經濟政策面臨新要求。

“簡政放權”是十八大以來文化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

新組建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3月22日挂牌亮相。新機構共取消了舉辦全國性出版物訂貨、展銷活動審批等21項職責,下放了音像復制單位、電子出版物復制單位設立審批等8項職責。

文化部也放權網絡文化企業內容自審,網游和網絡音樂先行試點……

所有這些,著眼於把該市場做的放給市場,社會能辦好的交給社會,在更高層次上為文化產業的發展釋放利好。

截至11月25日,今年全國電影票房已達193億,其中國產片票房107億元,佔比超過55%,全國城市影院新增銀幕4500多塊,銀幕總數已達1.76萬塊。從2003年起,全面推進產業化進程的中國電影產業,從2002年的不足10億元票房,擴大到2010年的101.72億元。3年后,又將邁過200億元的門檻。

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正在成為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升級的重要推動力。

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賦予了文化建設新的使命、新的要求: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文化既是重要內容,又是重要支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文化的引領凝聚,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

不斷向縱深拓展的文化體制改革,極大地解放了文化生產力,催生形成新的文化業態。各地和各有關部門積極推進文化與科技、旅游、創意、信息等產業的融合,大力發展數字內容、網絡文化、手機電視等新興文化產業,促進文化產業結構升級,各類新興文化業態發展迅猛,各種新的文化產品形態和文化服務業務層出不窮,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圍繞文化改革發展新目標,一系列新改革舉措正在或即將實施——

深化經營性文化單位改革,探索建立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結合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的具體實現方式﹔

規范文化市場秩序,加強和改進網吧、娛樂、演出、藝術品等市場監管,制定藝術品市場經營規范﹔

擴大對外文化貿易的規模,探索形成中國演藝和藝術展覽“走出去”交流交易新機制,加快建立推動中國演藝和藝術展覽“走出去”的企業聯盟、保稅物流倉庫、電子商務平台,提供更好的“走出去”公共服務平台……

改革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直面文化改革發展的新階段新要求,公共文化建設、管理和運行模式需要回答一系列新的課題。

解放思想、堅定信心、凝聚共識。隻有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把文化體制改革推向前進,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文化力量方能迸發噴涌。(新華網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白瀛、周瑋、廖翊、徐硙)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